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人风语:八月风语【2013-08-03·06】

(2013-08-08 08:16:48)
标签:

文学

原创

张筱思想随笔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风人风语:八月风语【2013-08-03·06】

 

                  八月风语

  

   

 

 

2013-08-03

沉静着平静,是生活。不然,又会是什么?!

礼花炸响,隆咚声中一溜一绺烟,双休日,对面山庄,总有婚礼在上演,是中国式喜剧,一点都不幽默。我没有观望,只听这声音,就知道。盆中的鱼儿,也知道,它和它不安地跳跃、摆尾。好在,这嘈杂最多也就是一刻钟,然后平熄,归寂。

我不崇洋媚外,但还是喜欢西式婚礼那种肃然氛围。近年参加过一些婚礼,非中非西,或美其名“中西合璧”,其实是不伦不类。闪念,实想到某个未被“现代”的族落、村庄,看一场纯粹的婚礼。

模仿,流媚,饰演。为什么要把一场好端端的仪式,糟践得不成样子呢?也许是,不成样,才象样吧。

其实,许多事,当当事者懂其之时,已经成了过去时。

生命是用来荒废的,荒废中见真情。

生命是用来荒芜的,荒芜中有智慧。

偶尔的荒废,我喜欢。

偶尔的荒芜,心陶然。

 

2013-08-06

一路行来,与风同舞,且歌且吟,原以为可以自慰,回首,方发觉是蹉跎了年华,蹉跎了生命。

不再唱,年轻时唱过的歌。仍在饮,年轻时饮过的酒。许多人与事,可以遗忘,不管有意无意,生命总会掰开人生阶段不同的面目:或张牙舞爪,或狂羁放浪,或理想燃烧,或沉凝独孤之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主张、不同的理想、不同的命运。就是同一代人,也有着各不同的主张、理想、命运。个人命运,说大了,与国族强盛相关,说小了,只与个体生命智慧赢弱相关。

我的乡村,茅屋三十年前就很少见了,现在土屋也很少见。乡村,是新的是面容;乡邻,新换的是居所。可乡村被贫困困扰的根本没变。谁也回不到原乡,无论精神的,还是地理的。但没人能阻遏得了人们对原乡的回味倾诉。

原乡,是美梦,还是梦魇?真不好回答。如人一出生,就回不去一样,人类历史,也是回不去的。

身份的确认,被确认,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关系。对身份的焦虑,无疑是二十一世纪人的通病。权力、地位、名望,一骨脑都要挤上“成功”的快车、飞船,比这个城市挤公交车的场面,要热闹、火爆呢。

世界无隐喻,只是所谓的识见、智慧、哲学这般虚头巴脑的概念,诱人进入,深陷,不能自拔。谁,又真正能走出世界(宇宙)这个浑球。伟大如老子,英雄如拿破伦,神话似比尔盖茨,都没有用。

人是缈小的,我一直承认着自已的弱小。但是,我从不视自已如草芥。这算是我对世界的一个态度,无关他人。

“幸存者都与众不同”。记不清是在那读过,还是听过这样一名话。“幸存者”,自然是指历经劫难,而保全了性命者;与众不同,当是指精神气质以至内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吧。这样一想,我是同意这种说法的。只不过,自已还身在存在者之列,不能更深洞息“幸存者”心理,我也不想,不愿当这样与众不同的“幸存者”,因为与众不同,还有别的路可走。

通常,会这样劝告自已:你想记住的人,可能他(她)才不想让你记住。他(她)正因为不想让你记住,才抛离了你们相互熟悉的那些生活、场景,包括其他彼此都认识的人,相知之事。不能让别人感到你对他构成了威胁,或者是伤害。也不要死乞白赖着,该疏远的、该疏散的人与事,本就是与你不相干的。本来相干的,到头来,不也变得不相干了吗?

善待自已,是要我们彼此善待自已的生命,包括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