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粥与怀念里的初夏味道(随笔)

(2013-03-20 08:33:18)
标签:

永不

不坏

各种各样

温棚

张筱随笔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记忆中的粥与怀念里的初夏味道(随笔)

 

    记忆中的粥与怀念里的初夏味道

 

     ◇ 张 

 

年未过罢,就忽然生病。半月以来,先是腹胀疼不能食,后是食之无味。茶也不能喝,烟也抽不得,恍惚觉得生活彻底翻了个过儿。泡病半坡居中,或早或晚,每日都要到社区诊所打一次吊针。大医院虽然技术先进,可医药费太费,如我辈收入不高,又不是本地户籍的人,总是喜欢到社区医院就诊,这样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医药费。有人说命比钱重要,是啊是啊。可是,对于还有一些人,在生存的天枰上,钱可能或许会更重一点点呢。

好在距诊所不远。出了门,直行出小巷、过马路接着直行,出菜市西街口往左一拐,就是。从居所到诊所,一个大大的直角,远近超不过五百米,倒是方便。先是妻子请假陪伴了两日,后是独一个人去,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往前走,班还是要上的。大夫惯例询问几句,找出前日处方,划价、交费,拿处方给护士,取药。护士扎好针后,我便一手举着药瓶,高高举到头侧,另一只手拎着余下的两瓶药出了诊所。从菜市场穿过时,我便显得引人注目起来,因此也看到那些熟悉的菜贩投来的微笑,还有路人同情的目光。人们,总是在同情着弱者。在同情弱者时,他的心灵因此似乎会变得强大起来。虽然,我看到的同情,是弱者对弱者的同情,但那一刻我没有拒绝,接纳了并向他们回报以微笑。若在往日,这种同情,则是会被我拒绝的。对弱者报以同情,我一直认为那其实是种更深的伤害。人,都是自视强大的,我也毫不例外。

安排好条理,一些事并不复杂。开大门,开房门,挂起药瓶,坐在软椅上看药水一滴滴滴落。挂瓶子的位置高低、钩子,椅子,在出门时,我就调配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一些事,只是调整了一下先后次序,就会变得简单,顺畅,不会被事牵制。半生以来,这是第二次生病打吊针,在家中完成输液过程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病中自已照顾自已。没有无助感,倒是有一些对病痛的无奈,有力不从心的幽叹,有对生命肌体衰败的惋惜。后来几日如此复制,至病愈。

输完液,去菜市场买点菜回来,做饭。因为是肠道毛病,只能食以流汁饭菜。这样就日日轮换做两样食物:十全营养粥,五色营养汤。独创的。先不说这粥和汤如何,倒想先说说在做粥时我想到了什么。我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们煮的粥,一大铁锅碧绿的大米粥。

远年间,一到初夏,年轻的母亲给我们煮粥时,她总会有些新花样,尽管那年月物质贫瘠。记得母亲放工回来,先生上火,然后倒上半锅水,加上米,就嘱咐我去队里的稻田,悄悄地掐一束稻叶来。那时还是大集体,这种事大人不能做,让人看见,会背上破坏革命生产的罪名。当时,我只是七八岁的孩童,这样即使让人发现,也不至于与破坏什么联系起来。

小时候,家乡也能称得上是鱼米之乡。正月,大人们就开始在场院准备,二月在塑料棚中育上稻秧,到三月清明前后,稻秧长到四五寸长,也恰是春暖花开时节,就把稻秧切成长条块,再卷成卷,然后用架子车拉到大田,进行插秧作业。大集体插秧作业的场景,是很热闹的。待到了初夏时节时,稻田已经是碧波荡漾了。

出了村庄,过了小河,中午恰是休工时间,看看四下无人,便蹲在田埂上,开始偷偷摸摸地掐,母亲让我从一株秧棵上只掐一叶,这还是从这片叶的上部掐,这样就不会损坏秧棵。片刻间,就掐到二十多片稻叶,看差不多了,就对折起来扎成束,急急往家赶。回到家时,粥刚刚滚开,母亲将我掐来的稻叶用清水重新清冼后,先团起来,然后投进铁锅,与粥混合一起煮。粥煮熟后,盛上几碗往桌子上一放,让粥凉一会;就在同时,另一个铁锅的馍也蒸好了,一般是苞谷面加了小麦面(很小吃到纯麦面),或是小豆加麦子磨成的杂面。菜是队里切完洋芋种后分的,是洋芋取了芽眼的中心部分,经母亲重新淘洗衣、切成块炒熟即可。到现在,我还能回想起那馍、那炒洋芋的味道,清香、纯味,让人很有食欲。单说那粥凉了一会,碗上面的汤一袭草色的绿,闻到的是淡淡的青草味和粥香,喝上一口,有种甜丝丝的爽劲。可惜,自从三十年前水田不断地全部变成旱田后,这种滋味,只能在回忆中回味了。我心中一直有个迷团,这种煮粥的方法,是年轻的母亲诗意创造,还是乡村生活遗落的一味古风?因为美好,所以我一直都不曾想要解开这个迷。

在病中,我想要是能喝到这样的一碗粥,该是多好!可惜,在西北的这个城生活,这样的粥,无论如何是喝不到的。于是就用别的方法炮制了十全营养粥。备料:红萝卜、白萝卜、蒜苔、香菇、油菜、豆腐等物,均切成丁;取植物油少许烧热,先炒一下大米,然后加入各种蔬菜略炒,加水、加调味料,大火滚开,然后中火煮,直到米煮透菜煮烂而不脱形为好。这样煮的粥,味觉不坏,营养全面。五色营养汤,其实就是面拌汤,也叫拌汤,也是老家人人会做的一个汤。将红萝卜、土豆、香菇、绿花椰菜、豆干一并切成丝;植物油少许,烧热投入葱姜煸出香味,投入其它菜丝,爆炒后出锅;锅中加水烧,取面粉二两,用水打湿,双手十指反复搓拌,以搓成条梭状为宜,然后将其投入沸水中,煮熟,加入炒好的各式菜丝,加盐少许;盛碗中,按口味调酸、调辣,味道很好,很开胃养胃。

说实话,现在无论吃什,都觉得寡味。吃什么,总觉得是一种味道,不香。当然,是现在的物品品种、品质改变了,速生的、温棚的蔬菜,不如大田的好。品质,需要时间结沁,人工养殖,丰富了物品花色,却破坏了人们的味蕾。没有什么味,能回到当初的那种味。现今,只有各种各样调和的味道,如同生活被所谓的美虚饰,放荡,不安分守己;迷幻,意淫着不同的口味。

记忆和怀念那远年的粥味,那是乡村初夏的味道,是少年心上的——永不散逸的味道。

           2013-03-16  半坡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