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闲话二三(杂谈)

(2013-01-11 08:40:40)
标签:

半坡

杂谈

看法

部分

张筱杂谈

文化

分类: 评论、杂谈

文学闲话二三(杂谈)

  文学闲话二三

 

                           

 

新年之后,一直没有下雪,西北的冬天更加干燥。路边的积尘,与斜坡是一种颜色,灰黄掺杂,黯然失色;天上,也没有白云,如贫弱积痼的病人一样,打不起精神。在这个城生活了十多年,看惯也习惯了这样的冬天。这样一种冬的常态,让人的视觉麻痹。面对脏不兮兮的小区空闲地,滑不溜的污浊街区,我怀疑人们是否已经司空见惯,已经懒得抱怨。当然,我也不会抱怨,一个过客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是关于文学创作的。这个以著名作家命名的“路遥文学创”旨在鼓励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创作,据说也筹到了第一笔奖金。当我读到“文学奖专家顾问之一某某建议社会各界所有路遥的读者和粉丝都可以为这个文学奖捐款,10块,20块都可以时”。我心中弥漫起无端的悲凉。我甚至怀疑设这样一个奖项的必要性和设这个奖项之人的目的(当然,我只是说怀疑,没有否定的意思)。有意思的是,在读完这则消息后,又看到另一则开奖消息,这个奖也是以个人命名的,与路遥的不同之处,是这个人还健在,设的奖项很多,获奖者竟超过百多人,咋一看就是以文学奖的名义,搞的分发“福利”的大会。还有许多这样的“杯”、那样的“大赛”,此伏彼起之势恍若文学界一派繁荣升平景象。然我还是觉得,文学奖不是鸡血,即使是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是,它们都救不了文学衰落的命运。文学没有死,也不会消亡,但当把它推举到一个它所不能承载、担纲的地位时,它就会有窒息的危险。

在人类文化史上,有许多大师值得我们尊敬,特别是那些留下经典文学作品的大师,让更多的人在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得到了慰藉和满足,这是文学的幸事。不幸的是,在这个人人称老大、个个是大师的年代,文学是多么地浮躁。这是人心的浮躁,是社会的浮躁,是生命的浮躁。世界,是一个浮躁的大世代,有多少人还能静下心来,坚持、抱守对文学的崇高的信念?

文学就是文学,是文化的一类,是精神文化的一种。文学的社会功用,就是服务人类的文化生活,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这是文学的本意。除此而外,其他的意义,都是人们强加于文学项背的负累。

自然,文学也是社会形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文学,人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无趣。文学有文学存在的形式,有它自然发展的规律。文学的发展,不像物质财富的累积增量,而是如同生命基因的恒定,有着其内在的秩序与序列。文学是人学,是专门针对人,研究人的学问。这种研究,是对意识形意、形而上的解析、解读:情绪的、情感的,性灵的、精神的,一切精神思想层面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究。它包括理想,信仰,命运。文学也是社会学,它纪录着社会的变迁,反映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映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

如同对生活的理解,对文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对文学的价值、意义、命运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析。但对文学的本质,是没有人怀疑的。

爱好文学,能够尊崇自我内心过上一种文学生活,于我而言,于许多如我一样喜欢文学的人而言,它是幸福,也是幸运。但目下的文学,也恰如我开头描述的西北的冬天,黯然、积痼、污浊,让人的心情无法开朗起来。

 

                            2013-01-10  伏龙坪·半坡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