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灵的困厄(随笔)

(2012-09-27 08:17:17)
标签:

华文

楷体

再别康桥

我发现了

张筱散文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性灵的困厄(随笔)

                      性灵的困厄

 

     

 

被莫名情绪包裹,心左冲右突,无法着陆。悬着的,那里是心,是无法释放的某种说不出粘稠、滞重的物质。没有尖锐的疼痛,没有沉郁的压制,也没有孤寂的深寒。有一种高举无力又不能放手的悲壮与不安。对,正是这样的情感纠结、交织、缠绕,低烧不退。天雨,天晴,断断续续改写秋的表情,可是,淹渍在这种情绪中的一颗心,还是那样莫名不退低烧。往日的一杯茶,一壶酒,都不能稀释。无以释怀,无以放以任自流。

在尘世,也许是我走得太远,心头时不时会漫起莫名的悲哀,悲人,自悲。

某个夜晚,再次读到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时,这种情绪恍惚落到了最低点,低到比尘埃更低。也就是在这个当口,忽然想到一个词:青春的味道。也想起了不知那本书上看到还是那个电影中的台词,对青春的味道概述为“永不满足,总会后悔”。在反复回味中这句话时,我回过了神。我方知道这样一种重滞不明的情绪从何而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难道,这就是青春?这就是青春的味道。这就是生命情感的变换?回答是肯定的。落花流水,星移斗转中,青春不再。而许多青春激情和青春往事,就如诗句所云,在不知不觉中轻轻走来,悄悄走过。

许是听闻太多的灾难,见到太多的不公,才会延绵出这样的情绪吧。许是生命的苍老,人世的无奈,催生了这莫名的情感吧。生命,究其只是一棵蓬勃茂盛的树木,有生死、有年轮。它生长着情感,成熟着思想;思想是枝头的果实,情感是一片片树叶,有些被风吹落,一些自然凋零。

由《乌鸦》一诗中的死亡意象与生命意味,还有诗人试图阐释的死亡欲望,引起我对爱伦·坡的关注,由之知道这位作家的生平和更,他在《我发现了》一书中喟:“我不在乎我的作品是现在被人读还是由子孙后代来读。我可以花一个世纪来等待读者。”不幸的是,如他所言;所幸的是,的确被他言中了。在他谢世的一半个世纪之后,他的作品终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然仔细想想世界上那些哲人、文学大师的生平,我真的怀疑,这样的一些大师是不是生错了时代?大师的思想,总是超前的,甚至超乎他个人的想象。这是人类心灵的困境,所谓大师,就是试图解放人类心灵的人。

人类从来没有从生存的困境走出过,纵阅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自古到今主权之争,领地之争,财富之争一直是争斗的焦点和热点。人类除了这些争夺,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最后的防线就是生命尊严了。更有人为了捍卫尊严,不惜以牺牲性命为代价;有人为了宗教理想,不惜献身;也有人为了满足膨胀的贪欲,不惜一切。人类,也从来没有摆脱心灵的困境,无论是王侯还是平民,无论是伟人还是圣哲,都试图找到一条通透灵魂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只不过有些人走得近些,有些人走出了很远,然而远远没有走到尽头(尽管有人相信他走到了了尽头)。只有生死,没有终结,从宇宙无限这样一个命题来参照,这是有限的生命一个不完美的结局。

当面对迷宫一样的现实时,我经常自忖:良心只有一个,而阵营永远都是两个,你将良心卖给了谁??生活是意外,还是迷宫?而我们,又如何能拒绝心灵带给我们精神上、情感上的种种困厄呢?面对,解析,接受或者反判。除此别无选择。突又想起鲁讯先生,那么就借先生的一段文字,来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吧: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

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相对于死亡,情感困厄又算得了什么。即是直面着死亡时——我也将大笑,我将歌唱。

 

         2012-09-26 伏龙坪·三合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