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画框与生命调色(《情绪的片断或思想短板》)

标签:
张筱思想短板一幅画墙壁画框画卷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一面墙壁,能安放几幅风光画卷呢?有人喜欢挂一幅作品,有人会挂两幅,有人会挂三幅或者更多;数量不等、大小尺寸不等、风格各异。就是这样一些不同风格的画卷,装点着不同的人生风景。那一种情形好呢?如果让主人述说,他们会各自阐述一堆理由,但做为客人或观者,可能会有许多与主人不的看法。审美情趣不同,最后造成审视觉不同,其表现(表达)的方式自然也就千差万别。毕竟,自家这面墙壁上挂一幅什么样风情卷轴,挂几幅,什么风格的画框装饰,只能是主人说了算,别人即或再有理由,若坚持想说服他,就有点越俎代庖了,这并不是什么美事。可类似这般的热心人,在生活中还并不少;当然在别人怂恿下,也有人会按别人的点评,重选、更换画卷,因为他向来就是一个没有原则、没有主见的人。
一面墙壁上,有人一生只挂了一幅画;有人先挂了一幅,后来换了一幅,再后来又挂了一幅别的;更有人经常更换画框,只因为不喜欢陈旧,三年一换、两年一换……这只说明一个问题,是主人的心境变了,情况自然而然跟着变化。这一切,似乎合乎常情。随着年龄增长、阅世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他不再注重事物表面的光洁、鲜亮、美色,更注重的是事物本身呈现出的情致,具有的内蕴、品质。这,当算是一个人开始成熟的标志吧。
如果一个人的心,是这样的一面墙壁,那么又该怎样?
如果一个人的情感,是这的一面墙壁,你想怎样?
一幅画与墙壁营造出了简洁、淡雅之美;两幅画并存,会制造出审美差异性对比;三幅或更多的画堆砌的效果,可能是热情浓烈、华丽美艳,也可能是对内心渴望的、欲望的倾泻与释放。每个人的心中,都固有着某种审美理念,即是同一个人,他的审美理念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修正着,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其不同的风格、标准。“大美无形”,可能是传统的、理想化的最高审美理念了,但又会有多少人真正地认同呢。
如果生命是一幅画呢?你是希望它热情奔放,还是希望简洁自然;是希望浪漫多姿,还是沉郁安憩;是希望纤柔唯美,还是大气磅礴!
如果生命是一幅画?你又将会怎样调色、着墨……
2012-05-13 伏龙坪·三合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