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浮动的夜雨(印象散文)
标签:
张筱印象散文银川月色枣树花好月圆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一场酒后,独步。银川老白干的余味正好。没有昏馈,没有体软肢疲。此际夜色正好。半夜的月色柔婉,光从头顶倾泻而下,时而左,时而右。也泻满了野枸杞丛还绿着的顶叶。果实,在黝黑的暗影中,那鲜艳之色进不了瞳孔映象。还好,那固有的记忆,让暗藏中的枸杞果显像。那么,大脑是贮存库还是显示器呢?
脑海波起风涌,即或闭上眼帘,一些影像还在面前浮动绰约的生动情节。经验的潜意识,捆绑着无坚不摧的意志。意志是什么?是精神抵御邪恶入侵的屏障,还是为信仰挥泪的慨与慷。是安身立命的支柱,还是搏击苦厄的利器。答案显而易见又似是而非。偿偌生命是一轮并不饱满的月轮,那么意志就是那倾泻着的月辉吧。突然地想到月其实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它的辉光只是反射别的发光体光芒。生命也是一面类似的镜子,心也是一面类似的镜子,被经验的感知反耀。
月色依依,包裹着我的形体,我的姿态。空山,空谷,在月下更显空朦。可是心却被意绪塞得满满。
高低的房屋、楼堂,灰溜溜的轮廓与起伏错落的剪影。目所能及的,就是这些表象,无法进入到某处灯火中,无法进入到谁家灯火深处的幸福中。仿佛这一刻我看到了夜的疲惫不堪。
一级级往上,走走停停中遇到的孤影,是一棵枣树。铁骨蒺藜的枣树本身,是不大招人喜爱的。这是因为它枝上的刺。可是它的果,却让人们分外欢喜。也许,世上的,可能没有吃过枣子的人不多,不认识枣子的人不多。但不认识或没有见过枣树的人却大有人在。如果以枣喻人,那么树就是生命躯体,要站正站直,也许只在一隅不为人知;那么果就是思想,它会被喜欢的人从甲地贩卖到乙地。枣子在半月前就被摘光了,剩下空落的树,连叶子也落得所剩无几了。不说宿命,也不说命运。只说枣树,只说这样的必然。
山居的月色正好。如果就一丛菊也意味花的世界,那么今夜正是花好月圆时。做完惯常的琐事,款款入眠。只是后来在梦中,被窗外淅嗦的声音惊动。初醒时以为是风声。秋深了,西北风该来了吧。后再细听细辨,竟然是下雨了。只是秋夜的雨也如秋天的色彩一样,多了柔和的姿态,如丝竹入耳,回味无穷。
秋雨,真是说来就来,想来就来了。回想昨夜的雨,却来得没一点征兆。那是被月色浮动的夜雨,即在意象之外,却也不乏诗情画意。
2011-10-11 三合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