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的孩子和白色的迷宫(读书笔记)
标签:
张筱犹太人读书笔记迷宫辅导员泰奥英国文化 |
分类: 评论、杂谈 |
还没有起床,就听外面喊下雨了。我记得很清楚,这是初夏的第二场雨。
就在那天的前一个晚上我如一个游魂,在北滨河路上逛得久了,有点累,便睁开眼睛想夜间遇到的景色:夜色中枯黄的苇草,那些上一季节的旧物,站在这个蓬勃热烈的夏夜,傍着另一排新生的青青苇子,仿佛让人看到某些错乱陈列的旧时光;还有喷泉的音乐,不断变化弧线,梦幻般奇妙的色彩;还有那尊高高地悬于桥头的龙首,对岸城市的灯火,都似乎在制造一种虚浮的感觉。就是在酒后的虚妄中,我从西关什字步行,穿过中山桥,从白塔山脚下的滨河北路一直朝东,再从桥北到桥南,折身返回。恍惚中记得有朋友同行,还记得朋友说闻到了沙枣花的气息。但此刻想来,竟然觉得昨晚的见闻是那么遥远。
见外面的雨得不大也不小,我便从卧室出来,穿过院落里的雨幕来到书房。烧开水泡好一壶茶后,就翻开读了不多几页的《扬·安德烈亚·斯泰奈》。
一如读过的几本书,读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每本书都让人感到新奇。这本书亦不例外。老实说,我的思路很难跟上她叙述(思想)大幅的跳跃,许多章节我得看完一节紧接着回头重读时,才能与她作品的气场衔接。虽然读得涩滞,其中的情节也让人兴奋不起来,但这并不妨碍她这本书的迷人。当用整整一上午时间读完全书时,我感到自已有种走出迷宫的畅快。
书的开头,述说她与扬·安德烈亚的相识。她对他写来的那些信,多是溢美之辞。“信很短,类似于便笺,是的,类似于从一个无法生存的、致命的、荒漠似的地方发出的呐喊。这呐喊带有显而易见的美。”在一个月时间没收到他的信时,她给他写信了。“于是在你留下的空虚里,在没有劳信件、没有呐喊的情况下,轮到我给你写信了。”她回的这封长信,原模原样出现在这本书中。“当我在这本书里淡论我和你的故事时,我才在中央衣柜里找到这封大概从未离开过衣柜的信。”很显然,这是讲述她与扬·安德烈亚故事的一本书。
恰好读到了书中写下雨的一个情景。透过书房窗户,能看到院落里的雨还正不紧不慢地下着,它与我读这本书的氛围相一致。书中是一样温热的夏雨,而我感受到的却是一阵阵风从门外拂帘而来的夏雨的凉意。也许,还有杜拉斯的这本书基调的冷,让人心头时不时会泛上寒意。
见面的动机很简单,为了相互了解。当她问扬来干什么时,回答是和她谈“泰奥朵拉·卡茨”。她说她已放弃这本书的写作,为了她(泰奥朵拉)死亡的恒久长存,把它藏在了一个犹太人的地点,一座坟墓。以次来猜测,“泰奥朵拉·卡茨”一定与犹太人、与集中营之类的事件相关。果然,我的猜测没有偏离大的方向。
黑岩旅馆。八0年有风有雨的夏天。格但斯坦哭泣孩子的夏天。年轻女辅导员的夏天。故事就在这样的场景与背景中展开:支离破碎、不连贯的故事情节。夏令营那个孩子与年轻女辅导员的对话晦涩、凌乱,就是在这海滩一般的晦涩、凌乱中,我触摸到了杜拉斯那颗怜悯的心。最后,看到了一个犹太民族沉默不屈的形象:白衣服、白皮肤的泰奥朵拉·卡茨。
杜拉斯承认“这个年轻女子的一切都是我杜撰的:眼睛的绿颜色、体态的美,她的嗓音,因为我知道她中过毒气……我杜撰了名字,或许是得以谈论被德国人谋杀的犹太人,一个躯体没有任何名字,这毫无用处。”她也承认,她从来不用纳粹来指德国人。
泰奥朵拉·卡茨她总穿白衣裳,一身英国女子的打扮,着白衣,戴帽子,化淡妆。一九四二年,有人每天早晨在德国的一个车站、运送犹太人的编组站见到她。每天,每一个早晨,她都在等同一列火车,犹太人的火车。她一直在那个车站等了两年。“是的,正是这衣裙、这夏季套装的白色使她的故事传遍全球:一位身着洁白衣裳、很有英国女子风度的妇人,等着焚尸炉火车。对全世界而言,这白色端庄形象占了上风”。
夏令营年轻的女辅导员,对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名叫大卫的小男孩同家人乘游艇环游世界,一天海上起风了,惊涛骇浪中所有人和财物都沉海了。想不到有条鲨鱼经过,对他喊:“喂,小孩,骑到我的背上来。”后来这条名叫“拉泰克塔布姆”鲨鱼把大卫带到了“源泉岛”,并告诉他“源泉”就住在一个大铁笼子里。鲨鱼的故事。金色风暴。女辅导员每次续讲着的与前面首尾不同的故事。
男孩他朝前走,独自一人。“女辅导员站起身,看见了他的红毛衣。她低声喊出一个词儿,孩子听出来了,也喊了。一个写不出来,但一万年来,十万年来——人们不清楚——只在犹太人之间讲的讲的词儿。”读到这里,我的内心也掀起了狂澜。
杜拉斯说对一本书而言,泰奥朵拉太多。这白色,这份耐心,这默默无闻、解释不清的等待……“单单她的名字就写尽了泰奥朵拉·卡茨。它以经讲得明明白白。这名字。”读到此,我已意会“还有衣裙的白,她皮肤的白。”
“也许这是件仍不为人知的事,泰奥朵拉·卡茨,是写作的又一次沉默,妇女和犹太人的沉默。”杜拉斯在书的结尾说。
读完这本书的那天下午天气放晴了,刚好朋友来访,还捎来了两盆报春花。虽然是夏天了,虽然花开得迟了些。但这小小的、耀眼的花朵,还是冲淡了我沉浸于泰奥朵拉·卡茨——迷一样的思绪。
2010-05-1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