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情飘逸着灵魂的芬芳

(2008-02-23 13:50:06)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情感梦想

张筱

散文

灵魂的芬芳

文化

              友情飘逸着灵魂的芬芳
 

图文/张筱

 

    亲情之旅·感恩之旅·快乐之旅

 

         之五:友情飘逸着灵魂的芬芳

 

    夜很黑,一条柏油路从小镇伸出来,向着南边的山谷延伸;山顶的雪光在天与地间划了一道清晰的弧线,让天地明暗的对比色更加明显;天上的星子如开绽着的礼花,在辽远中透射着美丽;目及处,村庄星星点点的灯火绰约在两边山峰的暗影中,向我们预示着前行的方向……路上没有车辆,夜也很静了,只有洛河的水,仍哗啦啦地流动着,在静夜里听起来很响。

    从江洛到黄坝的这条路,我曾经整整走过(经过)三年。那三年,让少年的我走向了青年的我。而今夜,当在歌厅门口与老同学永强话别,与另外的朋友往另一个同学家走的路上,我再一次寻找着当年的那种感觉……毕竟,斗转星移,当年的那种豪气已找不到了,但当年一帮同学走在这条路上的情景,倒是历历在目,让人重温了一段旧梦。

    两位朋友相约着在大年初三先后过来看我,这让我很有些感动。他们中一位叫启才,从二十多公里外的江洛镇来(这位朋友在外地工作,也是回江洛探亲的);另一位叫栋梁(呵,俩人的名字都不同凡响)从四五十公里外的黄渚镇来。三位朋友,也是三位高中的老同学再次相聚,肯定是要生出点故事来的……但如果说一个人一生注定要有几位好朋友的话,那么这朋友的出处,注定会从这几个阶段形成:小时玩伴,同学,同事。在这三者中,关键还是志趣,这是决定能否成为朋友的关键。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县第二中学毕业后,除了七名同学考上高等院校外,同学们就各奔东西了;后来听说有的参了军,有人被招工招干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就只有回家种地了,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时隔二十余年,能忆得起的同学已经不多了,经常交往的,掐指算也不到十位,但近两年同学们的联系、聚会似乎多了起来,这样就又零星地听到一些同学的事情。二十年的确只是回首间的事,但同学之间的差距,却拉得很大,对此我真是心生慨叹,感触颇多。

    好友相聚,自然是离不开酒的,特别是象这样在春节期间的聚会,已经许多年不遇了。记得最后一次启才来我家时,我的孩子才刚出生,到现在,都过了二十多年了,真是不容易。倒是栋梁与我一直常来常往,我们之间的交往,从未中断过,也是同学中最好的一对。记得他妻子曾私下向他说:亏得志明是男的,要不我看你俩就成……下面的话不言自明。话犹在,而当初说这句话的人,已离开亲人、朋友们去了另一个世界。前年栋梁妻子在天水住院期间,我多次往返去看望,就这样在我第一次去天水后,“挖”出了启才。两“才”也有二十年没见面了吧。但我们一见如故,在那个风雪之夜,在那个城市的天主教堂招待所我们见面了。后来启才多次到医院去,也为此事出力帮忙不少。其实在那段时间找到他(他们俩近二十年没有往来了),我的目的为的是给栋梁找到一个精神的支撑,事实证明,启才这一点做得很好,没有让朋友们失望。这就是同学情,朋友谊吧!然而,这并不是每个人(同学或所谓的朋友)都能做到的。对此,我很感激这位当过兵、放过羊,后来在部队考入军校,碾转许多地方,最后转干地方的这位老同学,一位真朋友!

    在我家,朋友们一块饮酒叙旧、品茗聊天,午场酒就连着晚场一块喝了。酒至酣处,栋梁打了另个几个同学的电话后,突然提出要去江洛,他已约好了玉良在家等我们。那时天已擦黑,要去江洛得有辆车才行,可我家在乡村,没有出租车可租,只好向我弟弟告急。不到十分钟,弟弟就联系到一辆邻村的小面的,这样,我们才得以按时去赴另一场约会。于是,也才有幸体验了开头的那一幕。

    那晚我们四个人从镇子上走到玉良家,已是凌晨了。玉良还要敬酒,我一听就脱鞋上炕,靠墙先睡了,启才一见我这样也如法炮制,这样才免了老同学纠缠。那晚睡在热腾腾的炕上,我们可是“鹊占鸠巢”。不过,那晚睡在土炕上的感觉真好。次日一大早起来,玉良俩口子张罗着我们吃了早饭,又送我们到小镇车站等我们乘车离去,才挥手依依惜别。

    在去县城的路上,我回想着发生的这一幕幕情景时,如同啜饮了玉露琼浆一般——这是友情的琼浆,令人口齿生香,灵魂也一路芬芳!

 

                               2008-02-19 金城·西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