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文学/原创张筱散文诗红尘物事 |
分类: 散文诗·作品 |

图文/张 筱
价值体系
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有价的。
一斤菜、一袋子米或面,一瓶浆油与一包食盐,养活了我们。
货币是一种通用的度量值,这些东西被我们用货币卖出买入,架构价值休系。
一切可量化的东西,都是有价的。
价格,是公共体系的一种约束。
一本书,一件大衣,一辆车子(架子车、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
温暖着心灵快乐着心灵,也温暖着肉体快乐着肉体。
价值是一种度衡,也是一种观念。
对于一个城市拾荒者而言,也许一辆架子车比一辆摩托车更实用。
对于一个靠出卖力气生存的人来说,八小时的收入是一个很小的期望值。
对于一个资产千万的人来说,一条烟或一瓶酒的价值,就是工薪族一个人一个月的全部生活费用。
对于一个穷奢极欲的人来讲,一天的消费可以是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
货币的丰厚,成就了奢华与享乐;货币的匮乏,左右着贫困的生活。
所谓富豪与穷人,是货币与资产划出的一道幽深沟壑,是资本社会制造的硬伤——自古至今,人类社会不能弥合的硬伤。
穷人与富人不在同一价值体系区间。
人也是有价值的。
职位不同,价值则不同;行业不同,价值亦不同。
地位不同,价值又不同;尊卑不同,价值更不同。。
一个修鞋匠的价值怎堪与一位职业经理人相比。
一个显贵又堪与一个达官匹敌。
名星、名人的身价很高。
但那些护卫城市洁静的人们,身价又是若何?
有人在生活之外的消费品中,寄托欢欣。
有人为事业而奔忙,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有人在工作中创造价值,获得快乐。
劳动力是廉价的,它没有获得应有的价值。
资本是昂贵,总是以鸡生蛋蛋生鸡的模式摄取财富。
对于一个饥饿的人,如何尽快改可能解决温饱,是他的价值需求。
对于一个商人,以最小成本谋得最大利益,是他的价值标准。
对于一个仕途中人,仕途通达不断升迁,是他的价值标准。
一个作家,一位诗人;一位演员,一位导演;一位书法家或一位艺术家……都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货币的或安身立命的,社会的或艺术的,思想的或精神的——有形与无形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
俗世,让我们世俗不堪。
世俗的价值体系,糟塌了人们心灵的宁静。
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价值标准,奸污了人们的矜持与自尊。
在我眼里,人是等价的。
同样的高贵,同样有着尊严。
尊重着别人,同样也期望着获得尊重。
生命是等价的。
可事实的悲哀是,现实并不是平等的。
好好活着,羸得心灵对自已的尊重,这也是一种价值认同。
2007-11-28 金城·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