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晚唱
文/张 筱
古城绚丽的灯火,喷薄在阴郁深沉的天空,也泻满了街衢大地。
暮色中,一个人拖着箱包,从东方大酒店门口出来,朝一辆出租走去。当他把手伸向车门把手时,他的视线似乎被什么牵引住了,随即他犹豫着收回伸出的那只右手,掉头朝大街走去。他辨别了一下方位,就漫不经心地挪动脚步,在夜风中,在长长的朱雀大街,在夜漏下的时光中开始漫步。
车灯如星子,洒满长街,似天河翻涌、滚动……
路灯的散光,晕染着道旁妖饶的法国梧桐。光先从树梢巴掌般肥大的树叶齿状边缘穿过,几经迂回曲折,最后光斑与暗影一同洒在铺着砖块的人行道上,构成奇妙无比的图形:如凹如凸、如阴若阳、相嵌相犄……不由让他联想到了那幅阴阳八卦图。再想想前一夜还在黄河边上一个城市徜徉,此刻却正踩着古都的节奏踽踽而行。真是世事莫测、时空莫测!
一座塔,撞进眼帘、撞入心扉。
眺望着广场上蚁涌般的人流、古色的建筑饰物,仿佛置身唐朝。这就是大唐朝的那座大雁塔,还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佛像舍利而亲自设计督造建成的那座塔?带着疑问,脚步不由自主地穿过了北广场,肃穆于塔影下仔细打量历史烟消云散的遗迹。
夜色中,这座唐代古塔,塔身高大,显得坚固。六层楼阁式砖塔,如同映在天幕上的一幅画图:庄严、朴实、大方,而其特有的斗拱这传统建筑艺术形式,更让人敬叹先人们的智慧与匠心。
关于大雁塔,有着不同版本的故事。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当我站在这里后,那些传说与典故都变得遥远而虚无,只有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座驰名域内外的佛教名塔,是一个真切的实相,是一尊文化传承与文明递进和嬗变的标识。塔外围新修的壁上那一组巨幅浮雕群,依稀在重述着大唐盛世的辉煌乐章,面对他们时,我再一次惊憾了。
在古城的这个夏夜,穿行于各种肤色的人流中,耳畔回旋着优美的音乐,目光对接绚丽的色彩,占据整个北广场“T”字型号称亚洲第一喷泉的“水舞”表演,给时空增添了魔幻般的魅影。忽然觉得,这个城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喧嚣,也从来不缺喧闹!踩着广场上那些书法绝句,感到这里真正是大西安、大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
到古城已经来过四五次了,但每一次去的都是不同的地方。兵马俑看过了,碑林去过了,古城墙登过了,羊肉泡也不止一次地吃过了——秦地、秦人、秦腔,是那么地亲切与稔熟。而今夜,似乎冥冥被一种无形的东西牵引,让我独步古城夜色,让我从朱雀大街一步步到小寨、到大雁塔脚下……
在大雁塔北广场逗留了将近一个小时后,一个人拖着箱包穿过马路,打车朝火车站方向赶去。可是当火车启动,在我用心向古城道别时,心中却依然回响着大雁塔的晚唱。
2007-07-07
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