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筱
张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051
  • 关注人气:1,0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对白(B)

(2007-03-06 17:13:20)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另一种对白方式

                                            生命的修复

房东告诉我,沙果树过些年就会这样,树身上自己裂开一道口子,几个月之后,就会结痂愈合,不会影响树的生长。

房东给我指示着另一侧树身上长长的疤痕,以证明自己所言属实。

的确,在沙果树的另外两侧,各有一道疤痕:一道还很清晰,光滑的树身上,那道粗糙的疤凸起着,显得很剌目;另一道可能比这道要早,已变得若有似无,不仔细看是分辩不出的。

人们常说:时间是愈合伤口的良药。依此来看,确是不假。

沙果树的这一“事件”,对于我的震动很大。启事也很大。

震动之余,扪心自问:自然中任何事物的成长、变化,似乎都深谙着这样的规律:不论是处观(形体),还是内在的生命涵蕴(本质),都再历经着或隐或显的裂变、蜕变、自戕与自残……并在这一或长或短的过程中,使事物(生命)达到一个新的飞跃,实现一种新的突破。最终,完成成长的光荣“使命”。

沙果树如此,核桃树如此,枣树亦如此……

只不过,,是要借助于外界(人)的力量,来完成这一过程。记得在乡下时,当核桃树与枣树在秋天果实成熟之后,人们采撷果子时的“施暴”行为——用杆子狂扫枝头的果实,连同树枝被打折在地。

人们采撷果子时对核桃树、枣树的“施暴”行为,其实是在“收获”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对它们的一次“修剪”。只是“修剪”的工具不是“剪刀”罢了。

对于果树,如桃树、苹果、梨树等,只有不断的修剪,才能让其在来年结出更多的果实。所以,果农们会根据果树不同的生长习性,选择在夏季,还是秋冬季节剪去多余的“徒长”枝,避免果树自身“营养”的浪费。

对于果树的修剪,正是制造“伤口”。

“伤口”的修复过程,正是“成长”的一种阅历。

曾对于那些常青的树木,保持着一种崇敬的心态。对“岁寒三友”梅之外的松树、篁竹;对于柏树、冬青等等。

观察久了,于是发现其“常青”的奥秘在于生命“裂变”于无形之中、“蜕变”于声色不动之中。

新叶长成之时,老叶从枝头“离”去——新旧的“交替”是在同时进行着的,中间没有“断裂”。所以才能保持常青,所以生命力旺盛!

大家喜欢对一个卓越的人,用“生命之树常青”这句话来赞誉,也由此可见人与树——一种生命形态与另一种生命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

而当我回首自己的成长阅历时,似乎又得到了一些更深刻的感悟。自此,与自然对话,与另外的生命对话、对白,我乐此不疲。

                 生命的本真

做为人,生命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完成成长“阅历”的。

在生活中,我们从甲到乙、再到丙、到丁……不管多远,最终都要回到起点,即所谓的“家”。或者从甲到丁,然后再到丙、到乙,最的的“落脚”点则肯定是甲。

生活的规迹是放射状的,也是不规则的,是有迹可循的。

生命的规迹是无序的、不明确的、无迹可循的,只存在于生命成长的过程。

如果人生有规迹的话,那么当是这样的:思想活动→处世行为→实施手段→达到目标→感受愉悦→精神享受(思想活动)。

从内心(思想活动)出发,最后又回归内心(精神享受)。如此往复循环,乐之不疲。

有一首词,被作为电视剧主题曲之后,传唱不衰。这首词,确是对于生命的一种最好写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明)的这首《临江仙》,将人之生命形态演绎得淋漓尽致,大气磅礴!

这时,生命已付诸于流水,付诸于浊酒。一切的功利或者其它都失重、失去意义!只有“笑谈”,才臻至于生命的“本真”。

在重庆市的南边,有一座葱郁的高山。在这个山头,有“一棵树”。

甲申年初夏,我来到了这里。在这里欣赏山城夜色,放飞自己的心情。

一棵树。这是很普通的一棵树,更谈不上“名贵”。

就是这棵树,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个高度,一个地标,一个独特的符号,一个无可替代的生命形式的存在!

因此,这个地方(地域)就叫做“一棵树”。

许多人在这棵树前、树下拍照留影,许多人端详着这棵叫不出名的大树。

这棵树的过去,我是未知的;这棵树的现在,我是目睹了的;这棵树的未来,我相信其中的一点——那就是将肯定成为“文物”被保护起来,被隔绝起来……

我的内心与这“一棵树”有过一次对白。

面对这棵树,我这样问她:

“你快乐吗?……”

“你幸福吗?……”

“你感到了自己的幸运吗!”

她虽然没有回答,但我分明感受到了她幸福的“心跳”。

也许,于她而言,幸福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是存在,是见证……

一棵树,一棵绝色的“生命”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命的对白(A)
后一篇:生命的对白(C)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