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2013-12-26 06:30:00)
标签:

长屿硐天

温岭

八仙岩

凌霄硐

文圣硐

分类: 中国华东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长屿硐天

应在家乡度假的老同学H君相邀,我们前往温岭做客。H君告诉我们,温岭有一处景点很有特色,叫做长屿硐天,很值得一去。那是一个历经1500多年采石留下的矿硐痕迹,规模宏伟壮观,硐群窟窟互通,硐外山体环绕,世间难得一见,还被列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在温岭住了一宿,早上起来,驱车前往离市区不远的长屿硐天。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温岭市区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长屿镇

来到八仙岩景区,远远望去,郁郁葱葱,庙宇矗立,分明是一座佛教仙山。然而,漫步山间,你又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亭台旁的那一泓泓水池,看似寻常,其实是古人开凿出来的;凌霄硐上方峭壁如削,宛若天成,其实也是人工凿出来的;而在硐内,你也能感觉它与天然的洞穴的不一样,见不到那种常见的钟乳石,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完全就是由人工开凿出来的洞穴!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八仙岩景区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楼榭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石凿出的湖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采石遗址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凌霄硐

所谓的硐,就是采石留下的石头矿洞。往里走,岩硐一个接着一个,其形态有如古钟,顶如覆锅,四壁如桶,硐高数十米乃至100多米,底径一般三四十米不等。据统计,长屿镇周边,共凿出了28个硐群,现在还留有1314个硐窟,我们今天看到的还只是少数几个。这庞大的硐群,如果单从工程量和难度而言,甚至可以和修建万里长城相比!长屿硐天的惊人之处,就在于岩硐的形成,这不是天然洞穴,而是开采石板的工人一钎一锤地凿出来的。硐的形式多钟多样,有孤硐、双连硐,还有多硐相连的群硐,有的透空如天井,有的削壁似长廊,有的层叠为楼阁,有的积水成深潭,曲折回环,硐硐生奇。长屿硐天的开采方式是以竖井开采,平硐运输,连硐扩展为特点,所以硐体都是自山顶而下,深入山体,硐中有隧道,开口出山。从南北朝开始,采石工匠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开采石材,一代接着一代,这一干就是1500多年!我曾经到过绍兴的东湖,那也是采石后形成的景观,但其开采年代和规模,远远不及长屿硐天。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硐外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矿硐上方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硐口

凌霄硐宫很大,硐厅约有6000多平方米,是唐代以来,经无数石匠开凿的遗迹。为了吸引游客,凌霄硐宫现已建成一个融观光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游乐宫,采取洞内众多的自然造像和人工雕塑相结合的方法,以生动的立体造型,融声、光、机、电为一体,反映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及神话传说等等。在我看来,游乐宫的塑像和灯光看上去未免有点俗气,做工也略显粗糙,而这和硐体本身的巧夺天工是完全没法相比的。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凌霄硐宫

文圣硐和凌霄硐相通,是另外一个大的硐体,现已被因地制宜建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质孔庙。硐口门前,七米多高的孔子雕像别具一格,大成殿内,孔子坐像及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王曾参、亚圣孟轲等哲人立像栩栩如生,其中的孔子坐像是直接利用硐壁自然石材镂空而雕,旁边石雕竹简上写着《论语·学而》等篇,章句清晰可见。在硐壁上,还依山势开凿了十几幅浮雕,包括孔子诞生、少年好学、发奋受教、为母尽孝、青年自强、三十而立、入周问礼、泰山问政、齐国议政、异道不随、鲁国从政、见机离鲁、周游列国、志向不改等内容,幅幅雕刻精细,水平很高。其中那幅泰山问政浮雕,画的是孔子随鲁昭公前往齐国,途遇妇人痛哭,感慨“苛政猛于虎”,给我印象颇深。这些幅浮雕,均由温岭民间石雕大师亲手操刀凿刻,恰到好处地利用岩石纹理,孔子形象生动地跃然石上,令人叹为观止。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文圣硐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孔子和弟子塑像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齐国议政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泰山问政

出了文圣硐,上行是岱石庙,庙上方峭壁上“石破天惊”四个大字赫然醒目。距石庙不远就是石梁古洞了,洞前有一方天井,种植牡丹、南天竹等奇花秀木,墙外古木参天,环境幽静,可谓“洞天福地”。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石梁亭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石门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岱石庙

再上行,是万佛寺,又名八仙岩寺,以八座山岩似八仙聚会而定名,该寺始建于清同治元年,距今刚好150周年。进入庙中,见到一个很大的庭院,抬头仰望,万佛殿的上方崖壁有三丈高的“佛”字石刻,肃穆而威严。寺院中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僧众,在阳光下或站或坐,有些在围坐聊天,有些在专心地看着手中的一本书,神情恬然自得。我想,修行应该就在这日常的行住坐卧之中吧。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往上去万佛寺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不二法门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上行台阶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天王殿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上方大“佛”字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众仙

从万佛寺出来,向山下望去,长屿镇就在眼下,仿佛触手可及,而再往远看,大海也并非遥远。长屿镇山清水秀,素有“石板之乡”之称,可以想象,温岭、台州,甚至浙南,精巧的石柱、石梁、石壁板多产自这里。千百年来,长屿人一代一代,一钎一锤,无意之中,竟凿出了长屿硐天这个人间奇迹。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这让我想起了愚公移山。

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万佛寺往外看浙南行:千年凿成的长屿硐天                                            长屿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