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论漫谈
标签:
波浪理论道氏理论八浪循环潮汐趋势 |
分类: 股市春秋 |
住在海边的人都知道,岸边的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尔后一段时间,海水又激流勇退,水位快速下降,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在股市中,指数也会呈周期性的上涨和下跌,股价时而上涨,时而下跌,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就像海水的波浪一样。
对于股价这种呈波浪式的运动规律,有人专门进行了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个美国人道 (C·H·Dow,1851-1902)和艾略特(R·N·Elliott,1871-1948)。从时间跨度上看,道的研究更早,他就是道琼斯指数的创立者之一查尔斯·道,其道氏理论主要是对市场主要趋势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相比之下,艾略特对股市波浪运动的观察则更加具体,其波浪理论对投资者也更具操作指导意义。
道氏理论
先来看道氏理论,道氏理论断言,股票会随市场的趋势同向变化以反映市场趋势和状况,股票的变化表现为三种趋势:主要趋势、中期趋势及短期趋势。其中:
1)主要趋势将持续一年或以上,大部分股票将随大市上升或下跌,幅度一般超过20%;
2)中期趋势与基本趋势完全相反的方向,持续期超过三星期,幅度为基本趋势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3)短期趋势只反映股票价格的短期变化,持续时间不超过六天。
股市牛市特征表现为,主要趋势由三次主要的上升动力所组成,其中被两次下跌所打断,熊市特征则相反。道氏理论对市场是这样理解的:指数每天、每星期的波动可能受到人为操作,中短期折返走势也可能受到这方面有限的影响,如常见的调整走势,但主要趋势不会受到人为操作影响,市场指数会反映每个人乃至每个事件的影响。
道氏理论对股市波浪的描述,和大海潮汐极为相似。道氏理论认为,长期趋势最为重要,也最容易被辨认,它是投资者主要的考量;中期趋势对于投资者较为次要,但却是投机者的主要考虑因素;短期趋势最难预测,唯有交易者才会随时考虑它。
道氏理论注重判断市场中的主要趋势变化,一旦趋势形成之后,就假设这种趋势会一路持续,直到发生反转。所以,道氏理论只考虑了趋势的方向,并没有说明趋势发生的时间和位置,必须要等到趋势确立后才能发出行动的信号,这样可能会使投资者错失一些最佳投资时机。
波浪理论
再来看波浪理论,艾略特早先曾研读罗伯特·雷亚1932所写的《道氏理论》,后来研究了覆盖75年的股票市场行为的各种不同指数的年走势图、月走势图、日走势图和小时走势图,由此揭开了股票市场行为的波浪理论。波浪理论中的大部分观点与道琼理论是相互吻合的,如果说波浪理论源自道氏理论也不为过,但是,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在股价走势定量描述方面要远胜于道氏理论。
艾略特发现,不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形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图形。总而言之,波浪理论可以用“八浪循环”四个字来概括,其要点如下:
2)推动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两个最基本型态,而推动浪(即与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个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来表示,调整浪也可以划分成三个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个波浪(五上三落)完毕之后,一个循环即告完成,走势将进入下一个八波浪循环;
4)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波浪的形态,因为市场仍会依照其基本型态发展,波浪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细,但其基本型态永恒不变。
波浪理论所描述的股指波动,同样与大自然的潮汐一样,一浪接着一浪,周而复始,具有一定规律性。艾略特把这种周期分成长短不同的各种周期,每种周期都按一种模式进行,即上升5浪和下降3浪,一共是8个过程。
波浪理论虽然对股价趋势时间和位置的判断比较具体,但也存在主观随意性太强的弱点,这可能导致数浪波处错而曲解走势,造成操作失误。股价主要反映大众心理,只有参与的人越多,其准确性才会越高。
无论是道氏理论还是波浪理论,都形象揭示了股价运动如同海浪一样的运动特性,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果道氏理论告诉你什么是大海的话,那么波浪理论就是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