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行:张掖印象

(2013-02-22 06:00:00)
标签:

张掖

河西走廊

大佛寺

木塔寺

甘州

分类: 中国西北

西北行:张掖印象
                                            张掖大佛寺

2012.9.29 

清晨起来,从嘉峪关坐火车前往张掖。张掖历史上很有名,是著名的河西四郡之一,古称甘州,元朝即为首设的甘肃行省省会,它是甘肃省名“甘”字的由来地。

一路上,火车沿一片山谷地带行进,南面是祁连山,北边是合黎山和龙首山,这片长约900公里平原地带,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在车窗外,我看见了西气东输的油气管道,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兰新高速铁路,都是通往新疆,看来,河西走廊果然是内地通往新疆的咽喉要道。

西北行:张掖印象
                                             河西走廊
西北行:张掖印象
                                             兰新铁路西北行:张掖印象                                              油气管道
西北行:张掖印象
                                          兰新高速铁路

两个小时后,我们抵达张掖,走出车站,只见站前广场干净、整洁,车站也是新建的,有几分现代化的味道,车站上方“张掖站”三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司机小张如约在站前接引我们,按照计划,我们将参观市区一些景点,然后是离市区不远的马蹄寺和丹霞地貌。

西北行:张掖印象
                                            张掖火车站

张掖城区不大,人口大约40多万。公元前121年,汉武帝霍去病西征大破匈奴之后获取得此地,由此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之意,由于是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城内古迹众多,以大佛寺、木塔寺和鼓楼最为著名。

西北行:张掖印象
                                           历史文化名城
西北行:张掖印象
                                           一个中等城市
西北行:张掖印象                                               街头协管

来到大佛寺,我看寺前有一个很大的水池,池边花团锦簇,池前有一个巨大的理石,中间嵌着一个大大的“佛”字。池后就是大佛寺的石牌坊,下方立有四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再往里走,便是大佛寺。这是一个始建于西夏的庙宇,为西北地区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像而得名。走进寺内,只见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十分优美。

西北行:张掖印象
                                           大佛寺前水池
西北行:张掖印象
                                             水池中
西北行:张掖印象
                                             石牌坊
西北行:张掖印象
                                            牌坊精致
西北行:张掖印象
                                             石头狮子
西北行:张掖印象
                                            大佛寺正门

寺院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相传西夏国师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卧佛身后塑有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

西北行:张掖印象
                                        进入大佛寺(朋友拍)西北行:张掖印象
                                              大殿前

西北行:张掖印象
                                             环境优美

西北行:张掖印象                                              大殿西北行:张掖印象
                                               廊柱
西北行:张掖印象
                                            精美的砖雕
西北行:张掖印象
                                        大殿介绍(朋友拍)西北行:张掖印象
                                巨大的卧佛(殿内禁拍,此为资料图片)
西北行:张掖印象
                                           墙根的石雕
西北行:张掖印象
                                               屋檐

大佛殿的后面是藏经阁,已经辟为博物馆,馆内珍藏各种文物,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藏经阁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

西北行:张掖印象
                                          往里走是藏经阁西北行:张掖印象
                                       已辟为博物馆(朋友拍)
西北行:张掖印象
                                       大佛寺简录(朋友拍)西北行:张掖印象
                                       张掖在丝绸之路的位置西北行:张掖印象
                                           阁后的土塔

相传,大佛寺建成之后,笃信佛教的西夏皇太后梁氏常到寺内朝拜、居住,在此设道场,大作斋会。又传说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国的开国君主——元始祖忽必烈。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正如大佛寺门联所云:“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

西北行:张掖印象
                                              门联

出大佛寺不远就是木塔寺,原名万寿寺,现为古塔广场。寺与塔初建于北周或更早一些,经隋、唐、明、清历代重修,制作精巧,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现存木塔重建于1926年,塔高32.8米,是西北最高的木塔,木塔八面九级,八角各有风铃,轻风拂过时,铃声悠扬如同梵音,“木塔疏钟”是甘州八景之一。

西北行:张掖印象
                                             木塔寺

在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还有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又名镇远楼。楼建于明代正德二年(1507年),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与四条大街衔接。楼上四面悬有匾额,钟鼓楼东南角有大钟一口,此钟古代多用来报时或火灾报警。

西北行:张掖印象
                                          镇远楼(朋友拍)

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历史上,张骞、班超、法显、唐玄奘等都曾途经此地前往西域,隋炀帝也曾于此接待西域27国君主使臣,甘州回鹘还曾在此建立王廷,马可·波罗更是醉心于此,停留长达一年之久,由此看来,“金张掖”果真名符其实。

西北行:张掖印象
                                        文化灿烂(朋友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