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筹码变化看股价涨跌

标签:
筹码分布吸筹阻力位支撑位筹码集中度股票 |
分类: 股市春秋 |
股市中的筹码就是市场中可供交易的流通股,当买方用资金从卖方购得股票,这部分筹码就实现了从卖方向买方流动。主力要炒作一支股票就必须在低位买入股票,即所谓吸筹,当买够足量的股票,他就可以控筹,进而拉台股票,最终高位派发筹码实现盈利。这支股票的筹码变化规律就是,筹码在低位从多数人手中被吸纳到少数人手中,然后在高位从少数人手中派发到多数人手中。
筹码动态分布
在股票软件中,有一个常用的分析功能,那就是“移动筹码分布”。通过用向上或向下移动光标查看筹码集中的价格区域,透视出股票成本转换的全过程,形象地标明股票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持仓筹码的分布量和变化情况,还可以选择任意交易日直观看出当天的筹码分布状况。
随着股票的上涨或下跌,在不同的价格区域产生着不同的成交量,这些成交量在不同的价位的分布量,形成了股票不同价位的持仓成本。股票的流通盘是固定的,100万流通盘就有100万流通筹码,无论流通筹码在股票中怎样分布,其累计量必然等于流通盘。股票的持仓成本就是流通盘中不同的价位有多少股票数量。对股票筹码进行分析,有助于进行下列情况的判断:
1)行情性质和行情趋势;
2)成交密集区的筹码分布和变化;
3)庄家建仓和派发的全过程;
4)重要的支撑位和阻力位。
通过变换日期,即可动态透视出各价位持仓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全面的透视成本转换的全过程。
透视筹码集中度
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上市公司股东人数每一季度的变化可以看到,这也成为了投资者分析股票的参考依据。一般来讲,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持股人数减少,就意味着流通筹码正在由分散转向集中,主力在收集筹码。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人数突然大幅增加,则意味着流通筹码正在由集中转向分散,主力派发嫌疑较大。
与此相对应,上市公司的人均持股数变化,在排除一些限售股解禁的特殊情况后,如果人均持股数大幅增加也意味着筹码不断集中,代表主力持续吸纳筹码或已经高度控盘,反之亦然。
这两项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股流通筹码的集中度并与主力控盘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股东人数和户均持股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资金的流向。
阻力位和支撑位的判断
判断成交密集的筹码分布和变化,可以有效判断行情发展中重要的支撑位和阻力位,在实战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正是由于其象形性,移动成本分布在推测股票的持仓成本分布时会显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些形态特征正是股票成本结构的直观反映。
1)单峰密集
单峰密集是移动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密集峰形,它表明该股票的流通筹码在某一特定的价格区域充分集中。形成的原因是:在单峰密集区域,流通筹码实现了充分换手;上方的筹码割肉,在单峰密集区域被承接;下方的筹码获利回吐,在单峰密集区域被消化。几乎所有的筹码在单峰密集区域实现了成交换手。
由此不难判断,当股价运行在单峰的上方,单峰就成了有力的支撑位;而当股价运行在单峰的下方,这时单峰就成为了阻力位。无论是突破阻力位还是跌破支撑位,都需要经过大量的筹码交换。
2)多峰密集
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价位区域,分别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称为下密集峰。
上密集峰和下密集峰对股价的运行有较强的阻力和支撑力。当股价运行至上密集峰处常常遇到解套压力,因而受阻回落;当股价运行至下密集峰处,则常常被吸筹承接造成反弹。因此,上密集峰也称为阻力峰,下密集峰则被称为支撑峰。
由于上峰阻力位和下峰的支撑位,股价通常在双峰间上下震荡运行,最终将上下峰消耗掉,在原峰谷的位置形成单峰密集,这就意味着吸筹整理阶段告以段落。
3)成本发散
如果筹码成本呈现不均匀松散的分布状态,那么就称为其为成本发散状态。这种情况产生于一轮行情的拉升或下跌过程中,由于股价的波动速度较快,使得持仓筹码在每一个价位迅速分布和变化。
股谚云“上峰不移,下跌不止”,通过分析很多个股的案例我们知道:当个股上方仍有相当多套牢盘的时候,不易再发动一轮新的行情,因为套牢盘的抛压将会使股价继续下跌。股票和现金互换的过程,就是筹码运动的过程,看清了筹码运动的过程,股价的涨跌也就容易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