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自驾游之四:大孤山

标签:
大鹿岛獐岛大孤山天后宫古韵街 |
分类: 中国东北 |
离开黄金坪岛中朝边境,我们沿着通向大连的滨海公路继续前行,不到半小时,我们便抵达了大鹿岛码头。让我们感到失望的是,客运站空无一人,附近的獐岛客运站也同样如此。我们本打算游览大鹿岛自然风光,眺望当年“甲午海战”古战场,据说北洋水师的“致远舰”至今还沉睡在附近的海底。不过,由于天气转冷,游客罕见,我们游览大鹿岛的愿望还是落了空。于是,我们将目的地换成了附近的国家森林公园—大孤山。
车行十几分种,便到了大孤山下,引人注目的是一片仿古建筑群,这就是进入大孤山的古韵步行街。我们沿步行街的多级台阶上山,两侧是精美的仿古建筑群,建有旅游接待区、精品商业街、书画苑、商品购物区等等。由于是旅游淡季,我们很少看到其他游客,不过听说这里每年5、6月份会举办大孤山庙会,能够吸引了三、四十万各地的商贾游人逛庙会、赏民俗、登山祈福。
走过步行街,便看到了大孤山的山门。我们看到的大孤山主要由花岗岩组成,主峰只有337米,但山体陡峭挺拔,山脊怪石嶙峋,因为耸立在海滨辽阔的视野之上,显得格外高大,因而得名大孤山。与大鹿岛、獐岛隔海相望,融山景、林景、海景为一体,是辽东著名的风景区。
进山门不远是一处古戏楼
我们拾级而上,慢慢穿越了下庙、上庙等院落,只见大孤山寺庙依山势构筑,错落有致,上庙、下庙互为贯通,连成一体。大孤山的庙始建于唐代,最初的庙名叫望海寺,后经各朝增建与重修,逐渐形成大孤山古建筑群今天的规模。下庙有地藏寺、天后宫、大雄宝殿、文昌宫、财神殿、关帝殿、天王殿与独辟一处的吕祖亭等形成一个整体,殿堂依山顺势,构成阶层式院落,鳞次栉比,别具一格。上庙有三宵娘娘殿、龙王殿、玉皇阁、药王殿、罗汉殿、观海亭、七层石佛塔等构成。
每个小寺庙几乎都是一个四合院,有正殿和配殿,这种布局,是北方寺庙建筑群的典型布局,但牌坊、弓形圆门又凸显江南水乡之情。这里的砖雕,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据庙碑斑驳陆离的文字记载,天后娘娘多年以来都被东南沿海一带的渔民视为海上神明,渔民出海前都要朝拜娘娘,保佑风平浪静,大孤山的天后宫应当是天津以北保存最完好的妈祖庙。
从寺庙出来,就进入了大孤山森林,300多年以上的参天古木星罗棋布,构成了层次分明,千姿百态,互相交错的森林景观。300年以上的参天古木星罗棋布,构成了层次分明,千姿百态,互相交错的森林景观。古树有300岁的槐树,还有800年的古柏。种类有松、柏、槐、杨、栎、柞、枫、柳、榆等上百种植物,堪称“天然植物园”。我们漫步在其间,山重水复,空气清新,那种感觉仿佛是做了一次“森林浴”。
从森林下来,看到一片古柞林,在大孤山人看来,这些树就是八仙化成的。在一棵古柞下,矗立着一座六角亭,这就是吕祖亭,它实际上是一座亭式的庙宇,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供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经过文革的洗劫,吕祖的神像早已不在了。吕祖呢,虽说云深不知处,我想或许还在此山中吧。吕祖亭的附近还有一处天然的石雕公园,布满形状各异的怪石,从不同角度看,形状各异,给游人以无尽想象。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能爬上山顶,但所看到的一切已经足以让我们感到惊叹。在东北地区,古建筑群保持得如此完整实属罕见,而更为难得的是佛、道、儒竟然可以在这里和谐相处。我们游览其中,就像是在读一部书,一部有关宗教、建筑、雕刻、书法以及园林艺术的洋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