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摘录

(2010-05-14 09:43:20)
标签:

陶行知教育文集

   2010年5月14日

     1、陶行知说:总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时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第一种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

     2、陶行知说: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当中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3、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教育者,应当具有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并且要带千里镜去找机会,机会找着了,就用手去抓住彼,还要尽力地发展彼。

     再说一说教育者的责任。简单一句话,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

  注:这里的机会指教育带给教育者发展教育的机会。

    2010年5月15日

     1、陶行知说:活的教育,更是教育中最不可少的现象。比譬:鱼在岸上,你若把它徒然放下水去,它的尾和鳍,都能得其所哉,行动不已。鸟关在笼里,你若把它放到树林里去,它一定会尽其所能,前进不已。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再比譬:花草到了春天受了春光、太阳光的同化和雨露的滋养,于是生长日速。活的教育,好像在春光之下,受了滋养料似的,也就能一天进步似一天。

2010年5月16日

    1、1922年九月教育部开了一个学制会议,通过一个议案:《县教育行政机关组织大纲》,现就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三、教育局长之资格如下:

     甲、毕业于大学教育科或高等师范学校者;

     乙、毕业于师范学校本科并任教育职务两年以上者;

     丙、毕业于专门以上学校并任教育职务两年以上者;

     丁、曾任中等学校及小学校教育职务三年以上者;

     戊、曾任教育行政职务三年以上者。

     丁、戊两项必须于二年之内,在曾经备案之教育讲习会或暑期学校研究教育行政得有成绩证明书者;或对于教育有著作者。

    五、县教育局设董事会,董事定额分为五人、七人、九人三种,其资格如下:

     甲、研究学术有成绩者;

     乙、办理社会事业有成绩者;

     丙、有筹划经济之能力者;

    八、董事均为名誉职,但开会时得酌给赴会旅费。

    九、董事会之职权:

      甲、审议县教育之方针及计划;

      乙、筹划及保管县教育经费;

      丙、提议关于教育事项。

   十、董事会开会时,教育局长及有关系之职员均得出席预议,但不加入表决之数。

  2、陶行知说: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呢?科学方法是有步骤的,是有线索的。第一步要觉得有困难(指发现问题)。第二步要晓得困难的所在,就是找出困难之点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这就跳到第三步,从此想出种种方法来解决。有了这些法子然后再去选择,这就到了第四步。所以实验一番,这就到了第五步(检验选择法子的正确性、普遍适应性。)

  3、陶行知说:现在的教育有两种:(一)如一个新学生坐在洋车上,叫车夫拉着拼命的跑几十里,结果自然是学生逸,车夫苦。但让学生自己再回来恐怕还是不能。(二)如一去不坐车,不识路就问警察,自然是辛苦一点,但走到回来时,包管还能回来的。

   这里体现了两种教育思想:一种是教师满堂灌,只管自己教,结果是教师累得不行,学生什么也没学到;二种是教学生学,引导学生自己到达知识的彼岸,结果是学生能学到知识。

 4、陶行知说: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碰钉子的时候有两个法子解决:第一是硬起头皮来碰,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做头皮上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

   5、自勉并勉同志

     人生天地间,

      各有所禀赋:

      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发翁,

      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

      莫将少年误。

 

2010年5月17日

 1、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在教育中要坚守民主的准则,贯穿民主的思想,让民主之花开满教育大地,需要的是老师的身体力行,需要的是老师从细微处体现,需要老师的长期坚持。

2、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早就人才的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确引导,体悟学习的快乐,坚持困难的解决,不是教学生如何避重就轻,投机取巧。现在一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时常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取巧的方法,殊不知,这些方法对学生的考试得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学生价值观、方法论的塑造中的影响你们考虑过吗?

陶行知要求绞死教会学生对待学习要有科学的精神;对待自然环境改造要有美术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人要有大丈夫的精神。

2010年5月18日

1、陶行知论幼儿教育:依我看来,现在国内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试一参观今日所谓之幼稚园,耳目所接,哪样不是外国货?他们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甚至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国内幼稚园花钱太多,有时超过小学好几倍。这固然难怪,外国货那有便宜的。既然样样仰给与外国,自然费钱很多;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既是多花钱,就得多弄钱,学费于是不得不高。学费高,只有富贵子弟可以享受他的幸福。

现在的中国幼儿教育没有这样的病吗?

2、我之学校观

学校的势力不小。他能教坏的变好,也能教好的变坏。他能教人做龙,也能教人做蛇。他能叫人多活几岁,也能叫人早死几年。

学校以生活为中心。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是活的学校。死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功夫。间于二者之间的,可算是不死不活的学校。

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共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国家大事,世界大势,亦必须师生共同关心。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就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好现象。总之师生共同生活到什么程度,学校生气也发扬到什么地步,这是丝毫不可以假借的。李白诗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好比是学生的精神。办学如治水,我们必须以导河的办法把学生的精神宣导出去,使他们能在有益人生的事上去活动。倘不能因势利导,反而强势压制,那末决堤泛滥之祸不能幸免了。

康健是生活的出发点,亦就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学问、道德应当有一个活泼稳固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康健。俗话说“百病从口入”,同志们务必注意,办学校是要从厨房、饭厅办起的。

生活之发荣滋长须有吸收滋养料的容量。学校教职员必须虚心,学而不厌。我以为不但教师要学而不厌,就是职员也要学而不厌,因为既以生活为学校的中心,那末各种事务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从校长起一直到厨司、校工,各有各的职务,即各有各的学问要增进。增进之法有二:一是各有应读之书必须读;二是各有应联之专家同志必须联。一个学校要想有美满的生活,必须与知识的源泉通根水管,使得新知识可以源源而来。

学校生活知识社会生活一部分。学校不是道士观、和尚庙,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要有化社会的能力,先要情愿社会化。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生活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全校师生应当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凡应当改造的,一丝一毫都不肯轻轻放过,才能表现真精神。师生不能共同改造学校环境而奢谈社会改造,未免自欺欺人。

高尚的生活精神不用钱买,不靠钱振作,也不能以没有钱推诿。用钱可以买来的东西,没有钱自然买不来;用钱买不来的东西,没有钱也是可以得到的。高尚的精神如同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一样,是取之无尽,用之无穷的。没有钱是一事,没有精神又是一事。有钱而无精神和无钱而有精神的学校,我都见识过。精神是不靠钱买的。精神是在我们身上,我们肯放几分精神,就有几分精神。不关有没有钱,只问我肯不肯把就是放出来。

我们要学校生活长得敏捷圆满,就得要把他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太阳光底下可以滋长,黑暗里面免不掉微生物。所以我主张学校要给人看。做父母的、管学务的,以及纳教育税的人,都要看学校。要学校改良,做校长的、做教员的,都要欢迎人参观批评,以补自己之不足。学校放在太阳光里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

我对于学校悬格并不要高,只希望大家把学校办到一个地步——情愿送亲子弟入校求学,就算好了。前清往往有办学的人不令子弟入学,时论以为不恕。现今主持省县教育者,亦颇有以子弟无好学校进为虑,甚至送入外人设立学校肄业,真正令人不解。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

2010年5月19日

   我们的信条: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大计。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

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应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做人民的朋友。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的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2010年5月22日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陶行知首先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偏离乡村教育的初衷与根本,必须“另找生路”。这个“生路”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活的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要教人生利”。所以评价乡村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就从“校舍如何,设备如何”转变为“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如何才能达到这样活的乡村教育呢?陶行知认为“这种活的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单独办得了的。我们要有一个大规模的联合,才能希望成功。”就是要“与农业携手”,“与银行充分联络,就可推翻重利;教育与科学机关充分联络,就可破除迷信;教育与卫生机关充分联络,就可预防疾病;与道路工程机关充分联络,就可改良路政”。乡村教育要和社会各关系人民生活的方面进行联络,就能创造活的乡村教育,实现乡村各方面的大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处于陶行知所说的“错路”上徘徊。应试教育的阴魂始终围绕中小学教育不肯散去,各类学校仍然以考试、分数作为学校所有教学工作的中心和考核师生的首要标准,当然这不是学校的过错,其实学校很无奈,但是学校作为教育系统中最基本单位,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他们具有个性、思想、活力,学校不能用分数来统一个性、束缚思想、压制活力。所以我们现在的学校应该选用具有活的方法的教师,运用活的方法,利用活的环境去培养活的学生。

 2010年5月26日

这几天因为毕业论文答辩在即,没有时间读书,中断了对陶行知文集的摘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