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白釉执壶

(2006-04-03 16:25:14)
唐代白釉执壶                           唐代白釉执壶
 
 
                            白    
 
     我国古代的著名瓷器。系在含铁量低的瓷坯上施以纯净透明或乳浊高温釉的白色瓷器。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出现的。当窑匠们掌握了三氧化二铁在釉中的呈色规律后,有意识地降低釉中氧化铁的含量,烧制了白瓷。湖南长沙的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其工艺制作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但成熟的白瓷直到隋代才出现,陕西西安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土的白瓷,胎质细腻洁白,釉面莹润,颜色纯正。隋代白瓷生产已很普遍,河北内丘邢窑和河南境内都曾发现白瓷窑址。唐代白瓷生产十分发达,北方许多窑口都大量烧制白瓷,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河北内丘的邢窑、曲阳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鹤壁窑、窑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交城窑;陕西的耀州窑、安徽的萧窑等。其中以邢窑白瓷为代表,与南方地区越窑青瓷相匹敌,世称“南青北白”。五代时期,白瓷的生产中心仍在北方,较大规模的白瓷窑有河北曲阳窑、河南鹤壁窑、陕西耀州窑等南方地区最早发现的白瓷产地江西景德镇。宋代白瓷以河北曲阳的定窑为代表,较著名的还有山西介休、盂县、平定、阳城等地。福建德化在宋代时也曾烧造白瓷。元代时白瓷生产规模缩小,以景德镇窑烧制的“枢府瓷”(即“卵白釉瓷”)为最佳。晚清时期,白瓷生产主要集中在景德镇和德化两地。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窑烧制的“甜白瓷”和福建德化窑烧制的“象牙白”(或称“猪油白”、“奶白”)瓷,取得了白瓷烧制史上的最高成就。由于元代青花瓷和明代斗彩、五彩瓷器的兴起,素白瓷的生产渐趋低落。但是,正由于白瓷的出现,才为青花瓷和色彩缤纷的彩瓷开辟了道路。
 
     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银似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目前已发现的有河北临城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都烧白瓷。其中邢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因此,人们通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瓷业的特点。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瓷业与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虽是事实。但实际上,北方诸窑也兼烧青瓷、黄瓷、黑瓷、花瓷,也有专烧黑瓷与花瓷的瓷窑。北方诸窑中,很多瓷窑烧瓷的历史较短,没有陈规可以墨守,因而敢于作各种尝试和探索。釉色不厌弃青、白、黄、黑、绿、花,制胎可以两色重叠拉坯,形成纹理,不薄雅素,更喜富丽。这代表了一种新的自信和进取的时代风格。在南方的唐墓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白瓷,只是没有发现白瓷窑址,但这是一个白瓷向倾向于保守的青瓷进行冲击的迹象。
  评诗家说唐诗有所谓盛唐气象。陶瓷艺术最能表现这种盛唐气象的则是唐的三彩釉陶。在制瓷工艺上,唐人的贡献也是不少的。留给后世的一份厚礼是在烧成工艺中普遍使用了匣钵装烧,匣钵创制和使用可能要早于唐,但大量使用并作为工艺的常规,则是在中唐以后。唐人烧出了高质量的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也为宋代名窑的出现准备了工艺条件。
  五代时期,白瓷的生产仍以北方地区为主。唐代的窑址,大多仍在继续烧造,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曲阳窑、鹤壁窑、耀州窑系的黄堡镇窑和玉华宫窑等。曲阳涧磁村窑址出土的五代白瓷器皿就有碗、盘、灯、碟、盒、罐、瓶、枕各种用具。每一器类的式样繁多,如碗的式样竟达八种,可见当时生产的发达。但也正因为在全国分裂、割据的形势下,各地瓷窑之间借鉴、仿制以至市场竞争不太可能,这种进步与发展又是有限度的,瓷业的新发展与繁荣还有待于北宋统一全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