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成员读书心得6篇
(2020-12-21 22:47:32)分类: 学习情况 |
1.《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读书心得
新城小学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遗憾的是,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更是一个对着枯燥的专业书籍哈欠连天的人。但今年寒假,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我也只好耐下性子,静下心来准备读一本专业书籍了,期望提高一下自己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
于是,我读了王林波老师的《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这本书,感触颇深。王林波老师用了十年的时间对“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进行深入思考,潜心学习,钻研书籍,研读课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沉下心来探索研究,冷静思考总结,并且用心写作,才有了这本沉甸甸的学术著作。这本书没有枯燥的,晦涩难懂的理论阐述,而是借助一个个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的课例讲述着王老师的教学理念,所以很适合我。
书中,林波老师提出的“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同生共长”的观点让我深以为是。
一、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用时最多,下功夫最多的也是在阅读教学中,然而我们已然“读书破万卷了”,为什么却无从下笔了呢?要知道,我们孩子如果把阅读的关注点仅仅放在故事情节上,而很少去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的运用方面,那当然不行。阅读教学必须关注表达方法,聚焦语言运用,这样才能让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成为学生习作素养滋生的土壤。学生的习作水平绝不能仅仅依靠每学期的八节作文课来提升,功夫在平时,在每一节阅读课上。
二、重视语用,在实践练习中提升表达水平
能不能让写作也像呼吸一样自然呢?感觉很难实现的样子,其实不然,写得多了,慢就会越写越有感觉,越写越顺手。习惯成自然嘛,如果学生能够形成表达的习惯,习作自然也就成为了愉快的经历。那习惯如何养成呢?当然离不开练习,天天练,课课练。因此,面对每一课的阅读教学,我们都不能仅仅把课文当课文来教我们必须引导着学生发现这一课独到的表达方法,并通过实践,让学生习得方法,提升表达能力。我们是语文老师,绝不能只看到课文所传递的信息,还应当去关注作者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在“得意”的同时,必须带领着学生“得言”。
三、用好“例子”,在品析写法中优化习作技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不错,课文是例子,还是个非常好的例子,特别是本单元的课文绝对是这个单元习作最好的范文。在习作课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课文这个范例的作用,层次推进,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方法,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来。
聚焦表达,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就能融会贯通为一体,同生共长,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而要写出生动的文章来,学生语言的积累也至关重要。
聚沙方可成塔,厚积才能薄发。一个人没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很难有流畅的表达。积累是表达的基石,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重视积累,提高积累的有效性,让学生感受到积累的价值,掌握积累的方法。
一、有选择,让积累更有价值
我们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的,经常通过给学生布置句段的背诵、词句的摘抄等作业的方法来达到积累的目的,但如果不加选择的,没有取舍的布置一通的话,很容易把积累变成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这就不好了。所以,我们要学会取舍,取其精华为学生所用,同时,也要关注学情,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相应的积累要求。比如说,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全文背诵,而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背诵一个或几个段落。
二、
三、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积累语言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运用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运用中,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积累的价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积累好的语言,更要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语言
,进行语言实践,当学生体会到积累语言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再一次的积累才会充满动力。
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真的认识了一位努力践行“用课文教语文”实践者,发现书中一节一节的课堂实录是那么鲜活,那么生动,这样的课堂实录既有可读性,又有借鉴性,而每一节课的专家点评又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推敲、细细品味 。
最后,王林波老师说“语用教学,扎实展现魅力;情感熏陶,无痕彰显智慧”
是他行走在语文教学路上一直追寻的梦想,其实,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追寻的梦想呢?
2.【读书心得】杨银梅 || 洞穿学科本质,落实语用训练
3.【读书心得】吴早霞 || 落实语用,让语文学习更有效
4.【读书心得】殷桃玲|| 好书与生命相连
5.【读书心得】季文静 || 学习名师 自我成长
6.【读书心得】刘雅娟 | | 语用无痕,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