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之爱”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2018-11-07 10:23:05)
分类: 教科研任务

 “父母之爱”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太湖县新城小学  甘灿琼 

“父母之爱”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兴趣,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体会父母的爱;

    2.总结细节描写方法,进行细节描写训练,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小视频:妈妈因管教孩子太严被女儿嫌弃,大喊:“坏妈妈,我讨厌妈妈!”。

2.女儿为什么会大喊“坏妈妈”,是妈妈不爱她吗?妈妈的爱藏在哪里呢?

二、借鉴课文,解读“爱”的密码。

1.出示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片段:

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学生交流、感悟:爱的表达方式不同——热情的鼓励是爱,严格的要求也是爱。

2.出示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段概括性文字和原文,比较哪一段文字更能表现母亲的爱。

A.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念完直夸我写得好。

B.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交流、总结:爱体现在细微处——妈妈的动作、神情、语言传递出了爱。

三、观看短片,捕捉“爱”。

1.播放小视频:女儿没写完作业就睡觉了,妈妈执意叫醒熟睡的女儿把作业完成。

2.说一说你捕捉到的“爱”。

3.出示图片,教师示范如何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 妈妈叫我起来写作业。 

• 妈妈左手叉着腰,右手指着我,叫我起来写作业。(添加动作) 

• 妈妈左手叉着腰,右手指着我,生气地说:“给我起来!” (添加语言)

• 这下可把妈妈惹火了,只见她左手叉着腰,右手指着我,铁青着脸,怒目圆睁:“给我起来!”        (添加神态)

四、再度观赏,写出“爱”

1.再次观看小视频,尝试写一写你捕捉到的“爱”。

2.学生作品展示、评议。

3.加上开头、结尾,出示完整的习作,拟标题。

五、感情迁移。

    生活中,你也一定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你捕捉到了哪些父母爱你的动作语言或者完整的事情,和老师、同学分享一下好吗?

六、布置作业: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各不相同,从中选取一到两个特别的事例,运用这堂课学习到的细节描写方法写一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