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分类: 教科研任务 |
太湖县新城小学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小视频:妈妈因管教孩子太严被女儿嫌弃,大喊:“坏妈妈,我讨厌妈妈!”。
2.女儿为什么会大喊“坏妈妈”,是妈妈不爱她吗?妈妈的爱藏在哪里呢?
二、借鉴课文,解读“爱”的密码。
1.出示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片段:
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学生交流、感悟:爱的表达方式不同——热情的鼓励是爱,严格的要求也是爱。
2.出示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段概括性文字和原文,比较哪一段文字更能表现母亲的爱。
A.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念完直夸我写得好。
B.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交流、总结:爱体现在细微处——妈妈的动作、神情、语言传递出了爱。
三、观看短片,捕捉“爱”。
1.播放小视频:女儿没写完作业就睡觉了,妈妈执意叫醒熟睡的女儿把作业完成。
2.说一说你捕捉到的“爱”。
3.出示图片,教师示范如何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
•
•
•
四、再度观赏,写出“爱”。
1.再次观看小视频,尝试写一写你捕捉到的“爱”。
2.学生作品展示、评议。
3.加上开头、结尾,出示完整的习作,拟标题。
五、感情迁移。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