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线黑马战法:日K线图+60分钟K线图

(2019-03-11 17:25:59)


曹山石看市 2017-12-10

如果我们在个股的日、周、月K线图中都没有发现“四线粘合,一线金叉”的股票怎么办?不要紧,我们可以在个股的分时K线图(5分钟K线图、15分钟K线图、30分钟K线图、60分钟K线图)里寻找“四线粘合,一线金叉”的股票。本节我们主要介绍“四线粘合,一线金叉”操盘绝技在60分钟K线图中的运用及注意事项。因为60分钟的时间周期相对较短,所以出现“四线粘合,一线金叉”的概率就大一些,频率就高一些。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个股的60分钟K线图里,30代表该周期的30均线,60代表该周期的60均线,90代表该周期的90均线,120代表该周期的120均线,250代表该周期的250均线。

写到这里,很多朋友就会问了,在日、周、月K线图里寻找“四线粘合,一线金叉”的股票还算容易,但是再加上5、15、30、60分钟K线图,要找一遍真的是太难了,毕竟沪深两市共有1000多只股票。笔者有一个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大家的选股效率,那就是将日K线图和分时K线图结合起来操作。请注意,如果我们运用分时K线图做短线,任何时候都要先看个股的日K线图,凡是运行在30天均线下方的股票,我们一律过滤掉,只寻找刚刚放量突破30天均线但还没有大涨的股票或回调到30天均线上方附近的股票。经过这一过滤后,剩下的股票就不是很多了,我们把选到的股票放到自选股里,然后再一个个翻看它们的分时K线图,分时K线图里出现“四线粘合,一线金叉”的我们留下,没有的再次过滤掉,这样经过第二次过滤后,剩下的股票就更少了。然后我们再在剩下的股票里挑选最为标准的股票来按照“五步操盘法”进行操作。

本套操盘绝技在60分钟K线图里运用时的买点是:

1、当股价回调到60分钟K线图的30均线上方附近时。

2、当股价先跌破60分钟K线图的30均线,之后再度向上突破30均线时。

3、突破最上面一条均线时或突破后回抽最上面一条均线时,前提是30均线离得很近。

本套操盘绝技在60分钟K线图里运用时的卖点是:

1、若主力采取期货式的拉升手法,则在股价远离60分钟K线图的30均线后没有上涨动能时择机抛出。

2、若主力采取慢牛走势则可以一路持有,直到该股有效跌破60分钟K线图的30均线时再抛出。

下面我们用案例来解读:

图7-10是双禧B(150013)在2010年9月17日~2010年10月18日这段时间的日K线图,见图中4处,股价向上突破临界点(30天均线),具备了短线大涨的前提,接着我们将该股票进行分解,连续按F8键查看该股的分时K线图,看看有没有出现“四线粘合,一线金叉”。结果我们发现该股的60分钟K线图出现了“四线粘合,一线金叉”,那么我们就将该股的日K线图和60分钟K线图结合起来进行操作。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skDhOVf5CAK1v0UbFiaK1VQV1icJib0qaDawQnGaLLGntgiaeXWgZIWhr4jyqNKoY1lCfLic5U9K4hkgt5rulHtTK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图7-10 双禧B(150013)在2010年9月17日~2010年10月18日的日K线图

图7-11是双禧B(150013)在2010年9月17日~2010年10月18日这段时间的60分钟K线图。

“五步操盘法”解析:

1、突破60分钟K线图的30均线。

2、突破最上面一条均线(120均线)。

3、四线粘合,一线金叉。

4、买点:突破最上面一线就是买点,因为30均线即将在金叉上面粘合。

5、卖点:拉升后远离30均线就抛出。

请注意,当在60分钟K线图里运用该套操盘绝技时,我们只能做短线,一般可以持股5个交易日左右。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skDhOVf5CAK1v0UbFiaK1VQV1icJib0qaDCxTwC435godgLF8FdybJskWAKMGWICVviaVHFAO78puRIQ35iaic1Zg6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图7-11 双禧B(150013)在2010年9月17日~2010年10月18日的60分钟K线图

本文公众号作者:山石观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