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人生中那一段永恒的亲情
曾经的我算的上是个不孝女,总认为跟父母有代沟,对于她们善意的教导总是不领情,嫌她们话多。结婚后,对于公公的某些行为总是看不顺眼,有时会毫不客气的讥笑一番。前几年,大脑不知道搭错了哪根弦,为一件小事就会开始跟老公吵架。也许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不足为奇,但我们必须要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生活我们幸福吗?
我算是个比较幸运的人,因为儿子的因缘,我接触到了古圣贤文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后,开始为自己以前的行为反省。古人的孝举对我来说是一个冲击,毫不夸张的说,这种力量把我几十年来错误的想法、看法一下子击碎。“百善孝为先”我必须要从对待父母开始改变起,父母、子女的缘分是最深的,我要珍惜跟父母的亲情。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就会为所欲为,我要找回对父母的那份恭敬心。我不断的回忆父母对我的恩德,父母为了生活的不易,同时不断的忏悔我哪些思想、行为是错的。当我能认识到自己错误所在,并把自己时刻处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时,我发现我能很有耐心的听老人家的“唠叨”,而且不是强迫自己的,甚至会感觉听听父母的声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父母为我和家庭的付出。看着父母的开心、满意的表情,让父母安心的生活着,我认为这就是孝顺父母。
对父母的态度改变的同时,我又开始反省对公公的态度,不幸的是没多久我公公就中风生病了。在他生病的那段时间里,也是给了我他人生中最后的赎罪机会,“人生无常”,我必须要抓住老人家在世的每一天用心的去照顾,珍惜那份短暂的亲情。刚刚开始照顾老人的时候,老人很不适应,甚至有点抗拒,但由于我的坚持后来他还是接受了。老人家生病只维持了10个月就到天堂去了,走的时候神态很安详,嘴角露出很欣慰的笑容,也许这是老人家已经原谅晚辈的表情吧。
人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对心灵的谴责,虽然我在老人最后的人生中努力的行孝,但每每想到我以前的不孝行为,心里总是莫名的疼痛,人生也就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为何那时不能珍惜那段亲情,让自己的人生中不留下遗憾。这种心灵的谴责,时刻提醒我自己要珍惜对父母的亲情,不要等父母发生什么事情后再去忏悔。“境随心转”当我对父母的态度从内心改变了之后,父母不再视我为不懂事的孩子,也不再埋怨我如何让他们操心之类的话。“我是一切的根源”,遇事要从自己的身上找毛病,因为我们做出了让父母不放心的行为,才导致父母对我“唠叨”的结果。
陪伴我们人生道路最长的可能是我们的伴侣,所谓“前世的缘分,今世的婚姻”,每一个家庭的结合,肯定是希望能幸福快乐的相伴到老,没有人是因为想彼此吵架而结合的。对待婚姻要能做到“不忘初心”,“少年夫妻,老来伴”,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帮我们及时解决问题的也许就是我们的伴侣。
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份亲情,那份亲情是永恒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