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育 |
给孩子爱的链接
文/嘉禾妈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天性,一种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但有时我们似乎在“爱”孩子的时候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也许那不是真爱孩子。。。。。。
我对儿子的口头禅是“妈妈对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你”,儿子经常会为了这一句不再反驳我什么,他会很无奈的说一句“我拿妈妈真没办法”。是的,家长时常会为了这一句要求孩子做这做那,理由看起来确实很充分。
昨日在博客里看到孙瑞雪老师的一篇文章,心灵被震了一下: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有没有跟孩子的内心链接上?
晚上,儿子说:“妈妈,你今天陪我玩好不好?”以前我总是这样回答儿子:“你现在都这么大了,自己玩吧。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儿子每次听到这句就会不开心的走开。昨天我换了一句:“你想妈妈陪你玩什么啊?”儿子听到我这样问很开心的回答:“只要妈妈陪我看巧虎碟片,看巧虎书,玩巧虎玩具就可以了。”儿子早就可以独立的看书、做事,为什么一定要妈妈陪呢?
虽然昨天我身体不太舒服,但还是答应了孩子。在开始看碟片前,我指着桌上儿子练毛笔留下的墨汁叫儿子自己看,儿子说:“我来擦吧,待会时间不够的话你陪我看一部碟片就可以了。”
在陪儿子看碟片的过程中,儿子跟我坐的很近,并不时的跟我讲解碟片中的内容。此时我不得不重复的慎重的思考一个问题:能独立的儿子为什么一定要我陪他一起看碟片?
有时,大人的情感比较迟钝了些,儿子不是没有能力做某件事才要我们陪伴,而是孩子的内心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关注,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时间,只要在那个时间里你把心交给了孩子,没有一点点其他的杂念,我们给予孩子的爱跟孩子的内心所需求的爱链接上了,孩子也就满足了。
我听过一首歌,大意是这样的:“爸爸妈妈总是说爱我,可我不知道爱是什么......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陪陪我......"虽然儿子从没有问过我爱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也许对爱这个概念不是太具体。比如:我在要求孩子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还会急切的跟他说这都是为你好。也许在那一刻孩子会误以为爱一个人就是要强迫他人做不喜欢做的事,这种爱似乎太勉强了。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链接呢?
第二天上午,我跟儿子随意的聊了几句:
我:“嘉禾,我们有时做事并不完全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因为是他人需要所以自己也会去做的。”
儿子没听明白我的意思,认真的看着我等待我的下一句。
我继续说:“昨天晚上,妈妈身体不舒服,想早点休息,但考虑到儿子需要妈妈的陪伴,所以妈妈就放弃自己的休息陪儿子,这种行为算不算是妈妈对儿子的爱呢?”
不料儿子听了之后竟然感动的哭了,在那一刻,我深信儿子已经接受到我给予他爱的信息。
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你”并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爱的意义,我们也不能以这句话为借口,让孩子做一些“我们认为”为孩子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