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杀害弟弟谁之过?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育 |
哥哥杀害弟弟谁之过?
一次,在沙滩上。我坐在沙滩边的椅子上一边等着儿子,一边听几个母亲在一起聊关于育儿的话题(不是我故意要去偷听,而是她们的声音实在是太高,我也是被动的听)。一位妈妈说:“现在的孩子就是很自私,所以不能生二胎,你要跟他提生二胎,他准会对你恨的咬牙切齿。”另外一位妈妈说:“说的是。一开始有人问我儿子想不想有个弟弟或是妹妹,儿子说想啊,那样就有人陪我玩了。后来我跟他说,你要有了弟弟或是妹妹,我就不喜欢你了,我把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漂亮的衣服都给你的弟弟妹妹,不给你。后来再有人问我儿子想不想要弟弟妹妹了,他想都不想的回答说不要。你说现在的孩子自私不自私?”说完了,她把他的儿子叫来表演给几个家长看:“儿子,妈妈再生个弟弟陪你好不好?”那个小孩马上露出跟年龄很不相符合的凶狠样说:“我不要,你如果生下弟弟,我就掐死他。”那个几位家长看到孩子的表情没有一人认为那是不正常的表现,反而当做笑话一哄而笑。
后来其中一位家长说了一段她身边的故事:她朋友有个儿子大约7、8岁的时候生了个二胎,刚刚生下来的时候,那个小孩对小宝宝很好奇也很友好,时常去逗引小宝宝笑,后来他家的亲戚时常逗他说你妈又生了宝宝了,这是不喜欢你了,以后好吃的好玩都给小宝宝不给你了。你看你妈妈整天抱弟弟,不抱你。一开始那个小孩还反驳说不可能的,妈妈喜欢我的。可是这种话听多了,孩子就开始安静了,这种安静代表着暴风雨即将要来临。终于有一天,那个小孩子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把他的弟弟扔在冰箱里。当孩子的爸爸从冰箱里抱出孩子的尸体后,那位小孩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认为只要弟弟不在,他就可以得到母亲的爱了。那位爸爸恨不得要把他从楼上扔下去。
其实这种事情我们在电视里看见过,但当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时,心里还是感觉一惊。孩子的心毒到底谁之过?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最初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有个玩伴是他最开心的事情,特别是天天可以在一起玩的。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不带任何的功利心里,认为有个弟弟妹妹就不用担心没有玩伴了。可是成人却喜欢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下一块石头,有时这块石头会有很多污迹,不但水面上起了波澜,石头上的脏污还影响了河里的水质。他们用自己的错误观念去猜孩子的想法,一旦孩子的想法跟他们有差距时,他们就不停的给孩子去灌输他们自己的错误观念,恶作剧一旦成功了,他们就会炫耀自己的“知见”:“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每一个人都喜欢得到父母的爱,这点心愿不仅仅是孩子,成人也是一样。孩子幼小的身躯成长离不开父母,他们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如果我们不给孩子一个心理的安全感,孩子会十分恐惧这个社会。有的孩子会表现出非一般的举动,比如掳待自己的身体或装病,以此引起父母的关心。有的孩子表面上很听话、很懂事,但他的内心有一颗仇恨的心理,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爆发出来,做出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大人虽然有了自己独立的能力,但内心也是需要父母的爱。当生活失落的时候,希望父母能给一些鼓励。当身体有不适的时候,希望得到父母的充满爱的眼神。试想如果父母冲我们大喊:你滚吧,这个家没人喜欢你。我们会是怎样的想法?肯定也会很伤心,流泪......一个成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孩子要强多了吧?
大人跟大人之间说话都知道要小心,互相尊重,就怕一句话得罪了人,得罪了人简单,想重新和好需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而大人跟孩子说话就不知道彼此要尊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所有能说出的不负责任的话都可以用开玩笑来掩盖。反正孩子的心要比大人要大度,不会跟大人生气。孩子也很信任大人,你们说什么都认为是真的,明明感觉妈妈有了小宝宝后仍然照顾着他的生活,但大人说妈妈不要我了,我就信了大人的话。当这种语言的阴影在孩子的脑子里累积的时间长了之后,心结得不到疏导,性格就会扭曲,一旦做出偏激行为也是不是偶然的。
语言是我们生活当中最简单的同时又很有用的交流方法,我们跟孩子交流的时候请一定要慎重,考虑说出的话对孩子是否有帮助。记得有一次,当我在抱邻居家的小婴儿时,儿子看见了,他的第一句话是:妈妈,你不要我了?他的这种心理就像是恋爱中的情侣看见自己的情人正在拥抱其他异性一样,充满了妒忌、醋意、担忧......我连忙认真的正面回答儿子的问题:在妈妈的心中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妈妈永远都不会离开你。儿子听了我的话之后,马上释怀了,担心的表情放松了下来,继而开心喜欢上小婴儿,一会看看小手,一会研究小脚,并问我他小的时候脚是不是也是这么小。如果我当时用不负责任的语言去逗我的儿子,他就会对小婴儿产生敌意,只会想到自己的得失,而不会有兴趣的去研究婴儿的手脚,更谈不上去喜欢那个小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