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的教育离不开《弟子规》

(2011-03-14 15:00:55)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

当代的教育离不开《弟子规》

文/嘉禾妈

在跟家长一起谈论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懂事,不管吃东西还是玩玩具都很自私,舍不得跟别人分享。不懂的体谅父母的心;做错了事批评了几句就跟父母顶嘴,语言重的直刺父母的心;不能自主学习,每次放学回家都要家长催着做作业;没有责任心......

现代的家庭里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几个长辈照顾一个独苗苗恨不得什么事都要替孩子去做,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抢先给孩子,让孩子少了很多体验分享快乐的机会。当孩子上了学以后,对孩子的期望也很大,巴不得孩子每次考试都要考满分,对孩子的口头语是:只要你把成绩搞好了,其他的你什么都不要去管。于是孩子长时间处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里、一个只会考分数的机器。渐渐的孩子变得很自私,薄情,没有礼貌,不明事理,遇到困难就急躁,不能理智的去处理事情。

我也是只有一个孩子,我当时接触的育儿理念是尽量的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任其自由发展。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发现孩子智商很高,但情商却不尽如意。表现的很自私,凡是只想到自己是否有损失,对家长和老师没有恭敬心,对于家长给予的批评他不能接受,有时会用哭闹来进行抗议。正当我对孩子的这些缺点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位长辈介绍我让孩子一起去学习《弟子规》。

起初我连《弟子规》是何物都不懂,也像很多家长那样不赞成让孩子一味的去死读硬背,完全把传统文化拒绝于门外。但我老公很智慧,他认为孩子要接触古典文化,学习古人的优良品德,有一个好的文化底蕴。由于老公的坚持,我也开始去了解《弟子规》,我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弟子规》?《弟子规》是依据至圣贤先师孔子的教诲而遍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做到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看了《弟子规》里对孩子很详细的生活规范,我才明白为什么儿子在情商上有些不尽如意,我们只重视孩子的智慧开发,而忽视了要求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对生活的感恩要从孝敬父母开始培养。

在我跟儿子一起学习《弟子规》这段时间内,我发现学习《弟子规》之后我跟儿子都有了很大进步,今天我写下我儿子的进步跟有缘的家长一起分享:

* 对父母老师有了恭敬心

孩子对父母老师要有一颗恭敬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父母和老师是他生活中的养育恩师,如果连恩师都没有恭敬心的话,这个孩子就会很傲慢,对生活中的一切冷漠,对于别人的劝导熟视无睹。

由于我儿子一直接受的自由教育,在跟他人主动打招呼和叫人方面很不到位。在幼儿园里(目前已升入大班)不能主动跟老师打招呼,更谈不上跟其他小朋友打招呼,老师跟他说话他也是随着性子处理,有时老师喊他有事,他像没听见一样。如果一个孩子连老师的话都不能认真的听从,那怎能去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我让儿子从弟子规里的第一句开始做起,第一句话就是:父母呼,应勿缓。易解为:父母呼唤你的时候,不能迟缓的答应。我把这里的父母呼延伸到:一切喊你的人,包括长辈、老师、同学、朋友,到了社会上还有同事、领导......如果当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养成对别人的呼唤有及时的回应的习惯,那长大到社会工作中,领导、同事喊你的时候你就不能很好的去处理,领导、同事就会误以为你这人很自大、高傲,人际关系就很能相处好。

每天早上出门之前,我都要求儿子把这句话背上几遍,并告诉到了幼儿园之后该怎样去做。在我多日的坚持下,儿子能够很好的跟父母老师打招呼,并鞠躬来表示他对父母老师的恭敬心。当老师喊他有事情的时候,他能反应很迅速的做出回应。由于对父母老师有了恭敬心,批评话也能听得进去,不再有很强烈的反应,有时还会对于我们给予的建议表现感谢。

* 能体谅他人的感受,并能照顾人

自私是现代小孩的代名词,不能体谅到别人的感受,什么事情只考虑到自己是否有损失。玩的时候不管是否有危险,不顾父母的劝阻与担忧执意要玩,为了自己的玩而体会不到父母对他安全和未来的担忧。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有很多因为迷恋上网而不上学的,这完全是为了自己的贪玩而体会不到父母的着急心理。

关于自私的例子我想父母会有很多体会,我儿子也是有好吃的东西先保证自己足够的量,当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后,只考虑自己有没有受损失,不考虑同学的感受。

在吃饭的时候我用弟子规里的:“长者先,幼者后”,让孩子明白要尊重长辈,吃饭要长辈开始先吃后,我们才可以吃。在玩的时候感觉有安全隐患我会跟他说:“身有伤,贻亲忧”。我把对他身体安全的担忧的想法告诉他,让他明白玩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安全问题,一旦有了危险,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痛苦,父母也会很难受。在学校跟同学有矛盾的时候,我会跟他说:“事诸兄,如事兄”,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在幼儿园里同学就是你的兄弟姐妹,要像跟自己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现在儿子能够体谅父母的心,能替父母考虑感受,比如:有一次他想拿热水瓶,瓶里有热水,但他还是克制了自己,因为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太小不可以拿,万一瓶拿倒了烫了自己,不但自己会疼,而且父母也会很担心着急。由于儿子能体谅父母的心,但我身体有不适的时候,他也会体贴的对我说:妈妈,你身体不舒服就去躺会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跟同学相处也不再斤斤计较,在学校里做好手工之后,能帮助同学做一些把剪刀归位之类的事情。

* 吃饭不挑食,懂得珍惜粮食

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吃饭很头疼,说是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就不好好吃饭,而且挑食,就喜欢吃零食。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也不例外,每天总想着怎么合理的搭配饮食,希望儿子有一个好的体格。但儿子他不理会这些,他看到不喜欢吃的食物,总是嘟着嘴巴一脸不开心的样子说:怎么又吃这个啊?并把不喜欢吃的菜推的远远的。看到儿子的这种表现,我心里是既伤心又着急,父母辛辛苦苦的忙碌了半天的菜,就这样被他无情的打入“冷宫”,完全没有想到父母的心意和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但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的育儿理念是不能动用武力去解决事情。

学了弟子规之后,当他有想挑食的念头时,我就跟他说:“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妈妈做什么菜你就吃什么菜,因为妈妈都会尽量的营养搭配。当你吃这些食物的时候要想到有些地区的小孩还没有食物吃,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都应当去珍惜。没想到儿子接受的很快,我只要跟他讲这些道理他都能马上理解并运用,现在我做什么菜,他都会去吃,不再因为吃饭闹情绪。每次在吃饭前先看一下饭多不多,如果感觉多的话就给他爸爸一点,不再像以前那样吃剩饭碗,每次碗里吃的都很干净。

* 懂得做人要谦卑,不可自傲

“骄傲使人退步,谦虚使人进步”这是每一位都很熟悉的话语,但现在的孩子都很自傲、自命不凡,一有什么挫折就开始怨天尤人。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让他接触学习很多东西,所以在同龄人比来似乎懂的稍稍多一下,在其他家长面前她能得到很多的夸奖。在这种无形中无疑增长了他的傲慢之心,自认为懂的知识很多,无视他人。有时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他会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而不顾老师正在上课,大声说他会做和题目的答案。一个只想到要显示自己是人,哪能谦虚的去听老师的授课。在跟同学之间聊天时,有时会无意的露出这样的话语:你这都不会啊?一副瞧不起同学的样子。孩子从小有这种心态非常可怕,如果不早早的加以引导,等长大后很难去教导。

我发现儿子这个这个缺点后,时常拿弟子规的:“对尊长,勿见能”“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意思为:在长辈(包括老师)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所欣赏佩服的,是他们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的善于夸耀。当儿子有要炫耀自己的时候,我就读几句话来提醒他,他现在有所收敛。我知道想完全改掉并非一日所能成,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爱心去慢慢的引导和提醒,只要有进步就是努力的结果。

* 各种生活习惯有了改善

关于生活习惯有很多,比如:早床后跟父母打招呼,吃饭前后要洗手,出门前跟父母说一下......这些细节的习惯,真是我们家长对孩子所忽视的,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做这些。殊不知孩子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到大了以后是很难改掉的,而且等孩子长大了我们再去教育该怎样做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已经不听我们的话了,认为我们很唠叨。

在弟子规里孩子的生活习惯写的很详细,让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要求有个基准、有个对照,让我们这些无知的家长有了希望。

在平时生活中,我会参照一些儿子能做到的行为规范孩子。比如弟子规里: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儿子知道了光阴的宝贵之后,以前要早上七点之后才能起床,虽然现在是最冷的冬天,他也能做到早上六点左右起床,起床之后就跟他爸爸开始读书。再比如弟子规里:便溺回,辄净手。儿子能自己拉裤子大小便,所以这些活都是他自己去做,但他老是是记不得大小便之后要洗手。因为以前我们没学过弟子规,这个也没有当回事。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这个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每次他大小便之后,如果他没有及时的去洗手,我马上就在他身边开始大声的念:便溺回,辄净手。经过我多日不懈的努力,现在儿子已完全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 懂得自主学习,做事有了责任心

自主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现代有很多孩子都错误的认为:我是为了父母才学习的,因为父母总是在督促我学这学那。

在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句话:“老易至,惜此时。”意思为:岁日不待人,青春要珍惜,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经常跟儿子探讨时间很无情的话题,感觉一天天的过去的真快,如果今天想学的,想写的没做,到了明天又有了新的安排,任务越积越多。当儿子明白了时间不等人的道理后,当天的事情都能当天完成,而且早上也起的很早,知道早起了时间就会充裕一些,做的事情也会多一些。

我们也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到底是为了谁?为什么要学习?儿子时常能用到他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他感到无比的开心,他也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所以更多的时候他都是自己主动的去学习。

有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当他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学后,他也明白了生活中很多的事情也是为了自己去做,他的责任心也得到了提高,在跟同学之间有约定的时候,也能做到:“凡出言,信为先”。当孩子有了责任感后,做事的态度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因为他知道这一切不是别人要求你这样去做,而是为自己去做。

......

在学弟子规这段时间以来,儿子的心态非常好,浮躁的情绪慢慢变得的淡定。我相信我们在弟子规里受益的还会更多,这仅仅是一个好的开始。再此我提醒一下:弟子规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死读的。

一本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的《弟子规》,让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就要做到老。我们以前不知道怎样去教育孩子,不知道孩子的行为有哪些规范,因为我们的无知,我们这些大人也有很多不对的行为。弟子规不仅仅教导孩子,更重要的是教导我们。通过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思想去引导孩子,去修正不对的行为。

当代的教育离不开《弟子规》,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对行为要求的基准,弟子规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材,行为的规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