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有时竟然会“撒谎”了。这令我非常的意外,我平时很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基本没有逼他所不喜欢做的事,或是他的要求我不给予满足,为何学会“撒谎”呢?难道这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吗?
事例(一)
我跟儿子一起从超市回来。在路上,儿子说他一回到家就先洗手,然后吃他选买的食物。我表扬了儿子知道先洗手然后吃东西的行为。
一回到家后,我先去放车子,儿子就拿起食物袋就要开始吃东西。我没见他洗手怎么就开始吃东西了?我问他洗手了吗?他回答洗了。我摸摸他的手说:你的手没湿呢,是不是你忘了没洗啊?儿子这才好像恍然大悟的说了声:哦!赶紧往卫生间冲去。
事例(二)
下午我去幼儿园接他回家,他看见我到了后很高兴的往外跑。这时在外边看见了他的好朋友,他很想跟他的朋友一起玩。他就跟着他的朋友一起准备下楼。我问他:“嘉禾,你现在下楼待会还上来进教室吗?”
儿子:“不上来了,直接回家去。”
妈妈:“那你跟老师打招呼了吗?离开幼儿园前你是不是应该跟老师打个招呼啊?”
儿子:“我刚刚跟老师打过招呼了。”妈妈;“啊???”
我一到教室门口就被儿子看见了,他一看我头也不回的往外跑,什么时候跟老师打的招呼呢?
妈妈:“我刚刚在教室门口没听到你的声音啊?你是不是忘了啊?”
儿子看看他的朋友要下楼,嘴里自言自语的说:那我得赶紧先去跟老师打招呼,不然他要先走了。看到此举动我明白了:原来是儿子怕他的朋友在他返回教室跟老师打招呼的时间里先跑了,他就跟他玩不成了,所以他才随口说跟老师打过招呼。并不是他有恶意的要撒谎。他是一会想要往回走,一会想要跟他朋友一起下楼,一副很矛盾的样子。我提醒他:你还是跑快点去跟老师打招呼,你的朋友跑的没这么快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你可以叫你的朋友等你一会。
听了我的建议,儿子不再犹豫了,他先跟他的朋友说:你先等我一会,我马上就回来。说完快步跑先教室,完成他刚才本来很矛盾的事情。他重新跑到他朋友身边的时候,他朋友仍然在楼梯口没有下楼。
儿子的这些“撒谎”的行为其实都是很无意识的,他不知道他的这种行为叫做“撒谎”,我在儿子面前从不说两个字。我只是提醒他刚才的行为是不是忘记了造成的,也可以在他需要帮助的情况下给一些建议,当孩子在遇到矛盾的事时,就会很理智的去对待,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好。
当孩子有了这种行为时,我们不能强调这种行为叫做“撒谎”,强调多了孩子就当真了。当孩子犯了错的行为时,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责怪孩子,而是跟孩子一起想办法,让孩子明白:有了错误不要紧,只要很好的解决就可以了,并记住下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也许孩子会犯几次同样的错误,我们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对待孩子,再提醒几次孩子会明白这种行为是需要改正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