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晚的子川·汪政

(2005-06-11 09:10:54)
分类: 读评子川
夜晚的子川
汪政


子川的文字首先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他关于计算机与网络的著作,因此,当子川的一大叠诗作摆到我面前的时候,确实让我吃惊不小,我总觉得诗歌是农耕时代的产物,而在子川身上,农耕时代与信息时代竟然如此相安无事。这使我想到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谈东方美学的论述来,今道友信认为整个东方虽然步履踉跄地奔着现代化,但其骨子里面总还深植着农耕的古典的根柢,他以日本为例说那仿佛一一对应着的白天与夜晚,白天是西服,那夜晚就是和服,白天是电视,夜晚则是俳歌,白天是工业、夜晚是则是农耕,白天是现代,夜晚则是古典,白天是紧张、竞争,夜晚则是幽闭的田园,白天是理智,夜晚则是情感……我想,这也许是如今诗歌不废而又日渐“地下”与“民间”的缘由吧?其实对一个人而言,这样的分裂与共存不也是同样的道理么?比如子川。
越想越有道理。因为子川的诗确实是以人的情感与意绪为出发点的。我以为这是诗的本质与诗的根。我有一些很固执的想法,虽然这些年来的诗论与诗评经常引起一些争论,但文体的界限总还是有的,文体是什么,文体不过是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欲求决定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体,比如诗歌,便集中表达情感直至将情感形式化的一种方式,我以为子川是认同于这种诗歌美学的,因为他的诗总是善于把握情感并使之表达得相当动人,如《宴别》我确实以为是中年情怀的典范:

乜斜着醉眼
我们没有
没有摔酒瓶
有许多东西是摔不碎的
我们
心里明白

中年的情怀就是如此,他不是青春的激越、奔放与为赋新诗强说愁,也不是老年的旷达,洞穿和对往事的回顾,它是实沉,隐让,拿得起,却放不下,中年人实在是重负太多,因而,偶尔的抒情也总是有保留的:

……终于
杯盘狼籍的感伤
从四十岁的恢谐中
滑进暗夜
一阵阔笑敲打着十字街头
穿透夜的宁静
夜的深沉

这样的表达有时就是以日常生活场景出发的,其实,诗歌的因素往往就存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不过因为有了日常生活的包裹或世俗的原因而使我们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罢了,而诗歌恰恰是一种陌生化的形式,它使得被遮蔽的诗意得以彩显,并使之形式化,从而提供给人的一种新的观照方式,比如下面一首短诗《田家午憩》:“树荫里大一字躺着庄稼汉/躺着午困和不太明晰的/大男子意念/两手抄在脑后草帽倾在脸上/遮不住的鼾声忽短忽长//水边,赤足浣衣的女人/撩着彩色的水花,呱着家常/不知倦的河水载着笑语/流淌着一股股沁凉//河面上横着小鸭舟/晃悠着顶斗笠的小姑娘/口中默诵着英语单词/不时扬一扬细长的鸭竿/让一个暑期凫在水上//河畔桑下/不肯着衣的光屁股蛋儿/靠着桑干,啖着桑椹/擎支芦竹钓太阳”温馨慵懒。活泼而又自在,时间仿佛在此停滞了,是不是很有些辛稼轩农家词的意境?这样的从日常生活出发而又将其诗歌化的作品,在子川的诗作是相当多的,只不过我们有时谈到的不再是这种散发着古典情怀的作品而是烛照着人们现代生活情绪的,如《时光流转》、《瓷猫》、《有关梦的怪圈》等等,以《时光流转》为例:

你栖身的这个世界
变幻万千而且小得可怜

而另一个则是:

……时光流转
是唯一的真实

实在的变得虚幻,而虚幻的成了真实,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在这种状况中,人被抽空了,包括情感与记忆,诗中有一节这样写道:

李白的月光又铺到你的床前
你不怀疑那是一层浓霜
你便想起了思念点什么
思念点什么呢
你只是有些沉重
你缓缓地勾下你的脑袋

这里的构思无疑是借鉴了后现代手法的,有着明显的颠覆与反讽,它的潜在文本是李白的《静夜思》,但是,因果被颠倒了,思念不再是触景生情的自然萌发,而是被动的模仿,便逼着自己按李白的方式去“思念点什么”,其结果也是徒劳的,人已经变得不会思念、无从思念也无物可思了。
我主张文学艺术是有着惯例的,这是写作与阅读双方的默契,任何写作之所以成为可能,很大原因都是因为有着被人们认同的传统的存在,当然,这其中的前提便是前者必须带有可以辩=的传统的基因、遗传与变异,这种生物学上的定律同样适用于文学艺术,子川的诗明显地有着新诗发展的影子,特别是他的那些抒情短章,展示着现代汉语成熟后的诸多性状,如《赠别》、《失》等等,写得相当的圆润,从题材到构成都无不是对现代汉语诗歌的扬弃,并在此前提下建构自己的风格,我想,这就是子川正在行走的也将是没有尽头的诗歌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