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读还是泛读?--写在阅读理解丢分之后

(2011-04-26 14:30:36)
标签:

二年级下学期

分类: 家庭教育、生活随笔
    对于缪缪的阅读,我一向是倾向于顺其自然的。书架上堆满了书,她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我很少就她所读的内容进行提问和引导。窃以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一件事,同一本书,各人有各人的体会,如果都是一个思路,同样理解,也就没有那种于我心有戚戚然的喜悦了。唯其允许阅读的自由、自我,方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

    可是最近我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按照缪缪的阅读量和她的文字表达水平来说,应付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应该不会难。可是实际情况是,她的阅读理解却每每出错。就拿前几天刚考的单元测试来说吧,题目大概是这样的(简单概括。另外我发现这其实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上的课文,我们用的是人教版的。):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了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了一挺。

    春风吹来了,
   蚯蚓一边松土,一边说,“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使劲挺一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叮咚,小鸟在鸣叫,小孩子也在欢笑。种子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子使劲挺一挺,眼前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问题是:文中的这粒种子,它发芽的条件是什么?

    缪缪答案:水份的滋润和蚯蚓松土

    老师订正的答案是:阳光、水份、春风、蚯蚓、小鸟的鸣叫和孩子的欢笑

 

    阅读理解题是否有标准答案暂且不说,这道题,缪缪确实是考虑的不够周密,列举的不够全面。如果精读每一段,都会从中对应找出促使种子发芽的原因。缪缪读得太粗略了。

    这也许是我一味地放任阅读的后果。这暴露出了缪缪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浮躁,不够扎实,不够细致,有好多值得看的东西因为快而忽略了。她看书很快,我一直认为这种一目十行的读书法并无不妥,陶渊明不是说了吗“好读书,不求甚解”----阅读,悦读,就是读那些吸引自己、让自己感觉快乐的文字罢了。而这一点,缪缪做的不错:读完厚厚的一本,对于打动她的语句,她能随口道来而几乎不差分毫。

    然而,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日常消遣式阅读中未尝不可,用于应对学校教育就行不通了。一篇文章中的每一句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答案要求标准、全面,个人发挥的余地不大。

    我想我们的阅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应试阅读,一类是自我阅读。前者必须精读,即使不感兴趣也得字字掰开,句句揉碎,对照题目,力求找出文章(或者说出题者)的考察意图;后者可以泛读,可以只对感兴趣的精读,可以对文章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诠释。

    作为身处学校,需要考试的学生来说,对待书卷上的阅读理解和老师规定的要进行考核的阅读书目,自然是要精读了,要有能力去顺应应试的特定的目的和要求,考场上应该尽量按规矩出牌,这不是呆板僵化,而是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 

    今后有目的有意识的精读需要加强了。读书多不一定做题对,也许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我却到今天才认真思考,开始调整,不禁为自己的片面感到惭愧。

  

                                                        白露为霜于4月26日

 

 

http://s3/middle/455665f8ha1f0f2794ee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