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旅(五)华盛顿

标签:
原创诗词图片游记旅游 |
分类: 图文游记 |
【醉花阴】游览华盛顿有感
晴雨彩虹多变幻,气爽烟云散。绿野踏华都,神秘白宫,左右迷之览。
战争荣辱碑铭断,梦现和平灿。历史记先贤,约束三权,任重难而远。
美国之旅(五)华盛顿
在费城吃过午饭,我们的大巴车就直奔西南方向大约220公里的美国首都华盛顿。路上还看到了费城76人队的主场,喜欢美国NBA球队的人来说,这是个意外之喜。费城76人队,是一支属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为基地的NBA职业篮球队,是美国篮球职业联赛(NBA)东部联盟大西洋赛区的一部分,也是NBA中的一支老牌球队,它夺取过三个赛季全联盟总冠军,还有9个半区冠军,成绩也是相当了不起的。城市图是在车上拍的费城远景;两边的立图,是快到华盛顿,车拍的华盛顿纪念碑,也很抢眼。
华盛顿,正式名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1791年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而命名的。华盛顿位于美国东北部,临近大西洋,总面积6094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为125米,最低点为海平面高度。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
进入华盛顿市区,大片的绿地感觉好爽,空气格外清新。也难怪,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白宫、国会、国务院、国防部、美国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均设在这里,计划建都时,一切不合拍的东西都拒首都之外,它又怎么能不成为完美和谐之都那。
白宫即是美国总统府,是美国总统及其家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是美国总统正式接待国外领导、邀请他们共享国宴的场所。白宫频繁的出镜率和重要的政治地位使其成为美国的代名词。别小看这幢小二楼,在他们美国优先,霸权行径人的眼里,地球村的事都得到这幢小楼来商量商量,更有甚者,还没商量。
沿着戒备森严的白宫院墙直走,右边,也是白宫面对的是华盛顿国家公园;直走不远就是著名的宪法大道,顾名思义,这一条街上都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各大国家机关。这不,我们直走顶头的就是成立于1903年2月14日的美国商务部。我们只知道骆家辉曾是首位美国华裔商务部长,不会像现在的商务部长,与克朗普穿一条裤子,成天在贸易上与中国过不去。也巧,走到商务部跟前,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又突然下起了小雨,一道彩虹从天而降,这是在欢迎我们,还是预示着中美贸易谈判即将双赢收关。更让我看不懂的是,在这重要的地界,即没有围墙,也没有院墙,大名鼎鼎的商务部门前,居然还有那么多摆摊的。
大草坪是整个华盛顿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华盛顿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仅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大城市,管理国家是华盛顿的主要工作。白宫、国会、美国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均设设在这里。以城市中心华盛顿纪念碑为中心,政府机关大多设在12点钟(白宫)到3点钟(国会大厦)方位,国会大厦和白宫之间的建筑群,有“联邦三角”之称。
夫人在白宫前留影。为了总统的安全,白宫里面是不让参观的,游客还被警察用铁栏阻隔在几十米之外,守备可谓森严。不过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住处能让民众远观,而非被高墙及密集的监视器环绕,已属开明。凭栏远眺满足下好奇心,然后远远拍张照片,也算是乐此一游了。
如果问你,美国的华盛顿在哪里,你一定会说当然在美国东部了。提个醒,美国有两个华盛顿。如果你在美国说要去华盛顿,你去的可不一定就是首都华盛顿,可能会到美国西北另外一个华盛顿。美国东部的是首都华盛顿,全称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北的是华盛顿州。华盛顿州的名气肯定不如首都华盛顿大,但华盛顿州有一个在华人圈里鼎鼎大名的城市——西雅图。
在白宫外拍的草坪拍的一张图,左边侧一排房子是商务部,右侧高立的就是华盛顿纪念碑。要是沿着宪法大道一路走过,这一带的建筑风格多为气势恢弘的白色古希腊神殿式。数不过来的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目不暇接。
在宪法大道,遇到一帮玩二轮自立平车的。美国民众实际挺友好,不忌讳你随意顶前拍照,还频频竖起大拇指,表示友好。我们兴奋不已,连连用简单的英文问好语句与他们交流,并频频拍照留作纪念。
仿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式的古典建筑,就是林肯纪念堂,5美元上的图案。36根古朴的白色大理石圆柱支撑着庄严肃穆的纪念堂。大厅没有门,喻义永远向世人开放。
我不知在沉思什么?林肯纪念堂位于国家广场的最西端,与3公里外最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站在纪念堂上方居高而视,正前方如利剑般直指蓝天的华盛顿纪念碑倒映在反思池里,和周围的杰弗逊纪念堂、二战纪念碑、反思池以及众多雕像、喷泉等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国家广场的一幅胜景。
夫人在伟大的林肯雕像前留影。我还在想,要不是林肯顶住农场主们的压力,美国的奴隶制度还不知道会延续多少年。他的伟大功绩,值得世界所有正义之人尊敬。
在国家公园的草坪上,总是碰到好动的小松鼠,真是好可爱。景点应接不暇,时间紧凑,也是要与它们互动一下的。随走随看,你就会感觉到,华盛顿的绿地太多了,不愧为是国家公园,与四周伟大的建筑交融在一起,显得那么和谐美好。一个国家的首都就应该是这样,看不到一点乱象。
亚伯拉罕·林肯是在南北战争时期就任的美国总统,那是美国最关键的时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他领导美国人民废除了万恶的奴隶制,把一个濒临决裂的国家重新统一,开创了美国日益繁荣并从此走上了工业巨人的道路。他的一生代表了公正、自由、博爱、统一和仁慈,这些不仅使他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还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总统。
纪念堂正中是一座高19英尺的林肯坐像,他的手安放于椅子扶手两边,神情肃穆,终日凝视着前方的反思湖。每年二月总统节在林肯纪念堂台阶上都要举行纪念仪式,缅怀林肯对黑奴解放做出的伟大功勋。
看这些孩子们多可爱,他们从小就受到爱国的熏陶,彰显着未来的希望。他们从小没有应试教育,在兴趣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长大努力就最终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从林肯纪念堂出来,左边是越战纪念墙,右边是韩战纪念碑。黑色的越战纪念墙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消失。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通过借景让人们时时感受到纪念墙与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场所的寓意贴切、深刻。闪闪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刻划着美军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建造越南战争纪念碑的想法是一名前陆军下士简·斯克鲁格思在战后萌发的。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1980年7月1日,美国国会批准,在靠近林肯纪念堂的宪法公园尽头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个地方,正是斯克鲁格思们朝思暮想的所在其建设资金全部由私人捐助。同年秋天美国建筑家学会在全国公开征集纪念碑设计方案,投稿者必须是年满18岁以上的美国公民。共收到1421个应征方案。方案设计者被隐去姓名,由8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大师组成评定委员会,通过投票选出最佳设计。
1981年5月1日,年仅21岁的耶鲁大学华裔女生林璎的设计成为首选,其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虽然她的设计方案没有立即引起普遍认同,最后大多数对此方案持否定态度的人最后终于被说服,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活人和死人)将在阳光普照的世界和黑暗寂静的世界之间(再次会面)。” 尤其是那数万死者的亲属,尽管他们明知墙下并没有亲人的尸骨,但他们仍然把黑墙看成是与死者联接的唯一纽带。
位于纪念碑入口的这组雕塑,不是林璎原设计所有,筹建纪念碑的越战退伍军人协会无视林璎的创作权,认为这座纪念碑的形式过于抽象,没有任何装饰,没有任何具体造型,缺乏战争纪念碑的许多传统元素,硬在纪念碑旁添加了三个越战军人雕像和美国国旗。
夫人在反思池边留影。老美也知道反思,也是的,在这么重要的地点修建越战纪念墙、韩战纪念碑,不能不说,他们不避短,也是在告诫自己的国家,要以史为鉴。他们要真能做到这点,世界就太平多了。
韩战纪念碑虽然名叫纪念碑,但并不是一块碑,而是一个三角形的区域。一部分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士兵全副武装,身着雨衣,头戴钢盔,每个人都警惕地望着周围,紧张而又恐怖,战地的残酷气氛弥漫在整个园区。这些雕塑是写实的,雕塑被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
第三部分,是一组置于地面的小方座,上面刻有方字。其中一块置于雕塑群的正前方,上面用英文写着一段碑文,中文意为:“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韩战在美国一直被视为“被遗忘的战争” 因为它是美军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打赢就被迫结束的战争。
我在美国国会前留影,尽管因维修,水池的水已抽干,也不会影响到整个景观的壮美。凝望高耸的方尖碑及遥相呼应的林肯纪念堂,此时,最能感受此地身为美国首都和政权核心区域的那份庄严。
二战纪念碑是为纪念在二战期间服役的1600万美国军人而建。整个纪念广场呈一个下沉的椭圆形,广场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湖,纪念碑围成一圈,左右两旁56根花岗岩柱子,每一根代表着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州或者一个海外领土,在弯曲的“自由墙”上刻有4000颗金星,每一颗星都代表着在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在纪念碑的南北两端各建有一个拱形塔楼,一个代表大西洋,另一半代表太平洋。大西洋是抗击德国法西斯,太平洋则是对日作战。
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的,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底部宽22.4米、高169米,纪念碑内有50层铁梯,也有70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游人登顶后通过小窗可以眺望华盛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是清政府赠送的。纪念碑的四周是碧草如茵的大草坪,我们也美美的领教了一番。
我们来到国会大厦已是夕阳西下之时。坐落在国家广场最东端的国会大厦,突显罗马风格、无数次在影视作品中见过的建筑,更是成为了美国政治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如今耸立眼前依然为之一亮,外墙全部使用白色大理石,通体洁白,给人们一种神圣、纯洁的感受。美国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国会拥有惟一的立法权力,美国人把它当作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外表是民主自由的化身,内在的东西真不可恭维。只为强大自己的国家,不惜牺牲世界人民的利益。这就是美国,真需要我们更多的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