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斋艺术作品展

标签:
原创诗词杂文图片文化 |
分类: 原创诗歌 |
【八声甘州】十竹斋
念传承并进史辉煌,简洁颂非凡。
看风华饾版,入时大雅,思跨驰年。
胡氏呈奇创举,鲁郑救存还。
数代时而断,旺盛绵延。
展介概达深远,古今多趣味,魅力明宣。
赞智识大举,旧艺众开颜。
亮三绝、内含出彩,探索求、技法考量全。
拥才志、立中建馆,再续新篇。
注解:
简洁:指的画谱(绘画史有关的文字著作)、笺谱(印有图画的华美笺纸图册)以简洁的形式展现。
饾版:木刻水印的旧称。
胡氏:指明代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发明了十竹斋“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技术,他主持的雕版印刷《十竹斋书画谱》与《十竹斋笺谱》,开启了中国传统彩色印刷的辉煌时代,成就了中国版画艺术的高峰。
鲁郑:指鲁迅与郑振铎,他们耗时7年编印《十竹斋笺谱》,鲁迅先生还亲自选写《重印十竹斋笺谱说明》,使一度绝迹的十竹斋木版水印重放异彩。
数代时而断,旺盛绵延:指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始于隋朝,完善于宋、元,明时达至巅峰。后来,十竹斋逐渐销声匿迹了,可中国发明的印刷术却充满生命力的绵延下来。
三绝:指十竹斋的画、刻、印“三绝”。
立中:指魏立中,是他在2001年创建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并开始恢复“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才使得堙没数百年的木版水印名坊得以重生。
观赏《十竹斋艺术作品展》
提到十竹斋,不是喜好美术的,有些人还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了我填写的【八声甘州】诗词及注解,会多少有些了解。我也是本着学习的态度到美术馆观看展览,加深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也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好有更多的了解。
都知道如今的时代,别说铅与火了,就是光与电,都不能代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那是网络与信息并驾齐驱的高科技时代。可不管进入什么时代,都是一步步从最基本的根基上发展而来的,特别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其中的印刷术就与我参观的展览有关。
在诗词中我提到了鲁迅、郑振铎和魏建中,正是这些人在苦苦的探索、求新,将古代艺术技法融入到新时代的大潮中,让中国印刷术这块“活化石”,不至于被冷落,不至于被遗忘,让岁月磨砺沉淀的智慧光芒,绵延不绝的流淌下去,还要为它注入更多的活力。什么是传承,这就是传承,让历史与现实对话。我就是怀揣一颗平静的心,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领会,就是想去读懂这里边的故事,你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你就会吸取那里面的精华,唤醒遗失在心的那些过往的中华文化。
这次十竹斋艺术展览移师北京展览,魏立中还是很有创意的,根据三展厅的位置,布成了“一体两翼”的格局。中间的展厅是“主体”,除了陈列着60余件书籍文献,讲述了木版水印的前世今生;另外还展出了百余件木版水印的工具和印章,还挤出空间作为创作场景,这是很特别的,使得参观者会有更多的体会;“两翼”则完全展示作品:一面墙上,是用木版水印复制的《玄奘西行图》、《富春山居图》、《五牛图》、《四美图》、《一团和气图》等书画名作,体现“传承”;另一面墙上,则是用木版水印技艺新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图,将历史文化与版画制作技艺融为一体,融入新的思考,体现“创新”。
最抢眼的应该是这二十四节气图了,让你领略了什么是古为今用,这也体现了十竹斋的新思想,让观众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古人的智慧。在我看来,它的新意在于二十四节气和十竹斋都是先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还被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非同寻常的结合,很有新意的创意。画刻印的技艺还是相对细致复杂的,可它以简洁的方式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却让人耳目一新。这真是别具一格的木刻水印二十四节气图了,也成了整个展览的亮点。
只有多了解相关历史,你才能体会到杭州十竹斋艺术馆为传承中国文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真是应了那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少年,十竹斋杭州艺术馆的成就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3年杭州十竹斋艺术馆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014年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杭州十竹斋艺术馆被列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并于2016年顺利通过验收,2017年“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列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8年艺术作品展在南昌、成都、杭州和北京等四地精彩亮相。
据报道: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在传统技艺“传承”与“传播”的双传之道上屡获佳绩。近年来先后远赴美国、法国、卡塔尔、肯尼亚、瑞士、德国、丹麦、比利时、印度、日本和英国推广木版水印,努力推动国际间的艺术交流,每次交流均获成功,反响热烈,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莲娜·博科娃女士曾高度评价魏立中的传承努力。她说:“印刷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作用,魏立中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校园,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广和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宗旨”,并欣然写下感言:“您对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印刷术的保护和恢复让我心生敬仰!感谢您让这古老的印刷术焕发生机”。
别小看这看似简单的古老技艺,一方印章、一叠信纸,都是如此精致、典雅;别小看那挂在墙上的每一幅看似古老的作品,都能感受到精刀细刻的别致。以木为纸,以刀为笔。我们越是静下心来仔细观看,越是想深入了解木刻水印,越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十竹斋艺术作品展结束,撒展回杭州了,北京还有荣宝斋等众多的艺术展馆,只要我们喜爱,雅俗共赏的大餐都会随时进入我们的生活。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终归是好的,累积起来也逐渐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希望能看到更多如此精彩的艺术展览。
(此博文19.1.20发表,后被SM搁置,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