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旅——圣地亚哥(二)

标签:
原创作品庆春时旅游图片文化 |
分类: 图文游记 |
【庆春时】盼春时
梅风时有,寒香清冽,心曲情真。
喧然市井,回潮涌现,舒畅喜迎新。
飘萧凄婉,疏秀玄静濯熏。
云行日累,如读万卷,思咏扣人文。
巴博亚公园及圣地亚哥老城
巴博亚公园,是一个有明显西班牙风格的公园,还享有“美国最大的城市文化公园”美称,位于圣地亚哥市中心北区,占地1200英亩(约486公顷),
据胡子拉碴的华裔导游介绍:公园分南北两大区域,北区以广场为主,许多建筑群,带有浓厚的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色彩;南区则以泛美广场为主,有着美国西南部的建筑风格。公园内汇集了包括人类历史、自然历史、摄影、艺术、汽车、飞行等在内的15个博物馆,六个露天或者室内演艺场所,八个风格各异的花园。真是令人惊叹不已,一个公园怎么能汇聚这么多的人文历史文化景点,加之入眼的园内奇花异草无处不在,只感觉步步是景。我们看到大多为西班牙殖民式风格建筑,可也在不同程度上也融合了许多其它的建筑风格,比如我们知道的拜占庭和巴洛克风格,繁复的装饰和精美的细节处理,让人叹为观止。
公园内大道两侧都充斥着西班牙殖民复兴风格的建筑,这种建筑风格的源起盛行,是由于当时的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时,就没有采用博览会常用的古典文艺复兴式建筑,而是采用节庆般的地中海风格,其特征是丰富装饰的柱廊、拱门、喷水池等,给人一种非常喜庆的感觉,再配以花草树木,气势雄伟而不失温馨与浪漫。我特别欣赏公园那些像城堡式的建筑群,外墙处处有精美的雕刻,很是抢眼。再看那些玫瑰园、热带植物温室、沙漠花园、仙人掌花园以及棕榈谷等,都能让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漫步其中,别有情调。
挺喜欢那座尖顶的钟楼,据说那上边有100个小吊钟,每一刻钟百钟齐鸣,回荡在公园上空,有如天籁之音。它后边圆顶的是人类博物馆,第一感觉是拜占庭风格。还有附近的一座独特设计的热带植物温室,它建于1915年,里面培育了二千多种植物。温室建筑前是荷花池,这个季节我们没赶上看到荷花,还是看到几朵即将凋谢的睡莲,可想而知,有满池的荷花盛开,明艳婀娜的姿态与周围的古老建筑相映衬,定会意趣横生。
遗憾的是,按行程,我们没有时间到公园内各大博物馆去参观,如当代艺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航空太空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铁路模型博物馆等,只能在外边走马观花的看看。特别是我格外关注和喜欢的摄影艺术博物馆,因为那里有摄影史上很多摄影大师的名作。可以说,每一座博物馆都具有丰富的馆藏,让人目不暇接,更会难以取舍。从博物馆而联想到植物园和露天音乐厅等,这些不都是体现出了人类在建筑艺术与园林文化上极高的造诣追求吗,也难怪圣地亚哥这么受到游客的青睐。
离巴博亚公园不远处,就是坐落在圣地亚哥市中心的圣地亚哥老城,是加州的诞生地,也是西班牙早期殖民地,同时也是第一批欧洲人定居所。这里有150多个商店,屡获殊荣的餐厅,17个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另外,还有免费现场表演,专业剧场,工匠,画廊和商店都在步行距离之内。上篇游记曾讲到,这里离墨西哥边境只有20公里,可想而知,这里同样也是个充满墨西哥风情的小镇,作为西班牙在在加州的第一个殖民地区,老城保留着十九世纪的古朴建筑和宁静生活。
在圣地亚哥老镇市场,随处可见各类色彩明艳的小饰品,有许多是骷髅头样式,颇有身处在《寻梦环游记》电影中的氛围。骷髅头这种本来有些耸人听闻的元素,在圣地亚哥老城人眼中变得充满欢乐,也成了装饰品里不可或缺的因子。老城区街边的餐厅、街角更是能看到墨西哥的特色剪纸,它们最早是用于宗教仪式的民俗祭祀,是亡灵节的标配,大多以骷髅为主题,色彩缤纷,引导亡灵们回家的路。
行走在老城区,彷佛时光倒流,就像西班牙人在1769年定居圣地亚哥的写照,历历在目,不论建筑物还是人物,充满旧日气息,昔日的法院、政府大楼、消防局、酒店、商店等建筑,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面貌。老城还给人很田园,很农庄,很惬意的气息,让人着实放松,就连时间都像慢了下来,可以让人细细体味着古老而优雅、经典和悠闲,甚至特有历久弥新的浪漫情怀。
其实,整个圣地亚哥本来就属于墨西哥。早在1542年西班牙的探险船队就来到圣地亚哥,宣布这里属于西班牙帝国的领土。1821年墨西哥战胜西班牙,这里遂归属墨西哥。1848年美墨战争后,这里连同加州等地变成了美国的领土。圣地亚哥老城见证了这座城市从西班牙殖民时期到墨西哥统治时期,再到成为美国领土的整个过程。
曾经的小城已经成长为生机勃勃的国际大都市,还是举世闻名的星耀之城。放慢脚步,游走于古老的建筑群中,伴随着墨西哥颇有情调的音乐,慢慢品味和留下见证历史的足迹。只感觉这里还隐藏着无数的故事情节和深不可测的秘密,只有用心去探讨,用心去感悟,才会切实体会到,在这悠悠历史长河中,处处是故事,处处是惊喜,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旅游的乐趣,不只是打卡,而是从中涨知识。
注:以下图片拍自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