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湖北——可爱的故乡(二十九)
(2022-11-25 10:33:55)
标签:
原创作品五律随笔情感难忘的湖北 |
分类: 感悟随笔 |
【五律】追怀
知闻畅月来,数日雾岚霾。
忧盼翔风起,凡旋意境开。
窗前思故里,四远乃无猜。
谢客闲情放,追怀过往摘。
难忘的湖北——可爱的故乡(二十九)
转眼到了82年3月,也是我参加工作刚满三年的当口,我突然接到公司劳资科的一纸调令,命我三天内到位于武昌杨园公司总部的供应科报到。我当时很兴奋,必定自己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进入机关科室三步走的计划与梦想。我最好的两个朋友,小T班长和小L安全员特意安排酒宴为我庆贺。酒桌上我还在想,Y科长事先也不给我吹个风,这突然的正式调动,看来他认为我在基层锻炼的差不多了吧。工作狂,除了工作没有多余语言的Y科长,我对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不知怎么,猛然间回想到这三年走过的历程,有点戏剧性,更是让人感慨万千!老大不小的知青,好不容易被招工进城参加工作,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惧怕被退回的风险,义无反顾的坚持自己的主见,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大脑里简直像是在放电影,一股脑的闪现我的眼前,我也该为自己的执著点赞。
新工人学习班结束后,我就被公司安排到大名鼎鼎的武昌大中华酒楼学习烹饪。从一楼学到二楼,单位送来的十来个学员中,酒楼点名让我一人到三楼学习。在这期间有幸从师在鄂菜大师黄昌祥及后来的全国十佳厨师卢永良名下,要知道黄大师亲自给毛主席做过湖北名菜“清蒸武昌鱼”。特别令我难忘的是,我初做“松鼠桂鱼”时还得到黄昌祥大师手把手的传授,我做的”蒸鱼糕”和“珍珠丸子”还得到过两位大师的肯定和好评。只可惜,学习归学习,可我却偏不爱干这一行,就想着到时去一线亲自去参加国字号电力工程的大会战。
学习结业回到单位,我被分配到公司送电一队当炊事员,婉言拒绝了劳资科的分配,我却落个不服从分配的“捣蛋”分子。僵持了一段时间,真是有点骑虎难下。也难怪,一下招收上来几百个新工人,不服从分配是决不允许的。没想到我还挺固执,不能更换工种就请求将我退回到孝感知青点。事情闹的有点大,机关科室里都知道我的事,还知道我是个北京老知青,当然这消息也传到了颇有远见思想的供应科Y科长耳朵里,特别是有我在新工人学习班结识的H工的打边鼓和游说、周旋。H工是老北京,也是送变电的高级工程师,后来我们竟然成了莫逆之交,也是忘年之交的好朋友。劳资科终于破例同意调我到供应科101货轮上,为了不造成负面影响,还是先干炊事员,后续工作交由供应科Y科长酌情安排。我真是遇到了知我、懂我的人,这才有了日后有知遇之恩,我一直崇拜的恩师Y科长。
先前文字中曾提到在货轮上的经历,除做个饭,更多的时间我是在学习驾驶。船长及大副特别喜欢我,更愿意教我驾驶技术。船长还私下找我谈心,让我好好学习,日后好参加江河驾驶船舶等级及船员等级考试。其实自打认识了Y科长,我就暗暗下决心,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学习,最终要得到Y科长的认可,我的远大目标就是要进入到搞基建工程人才济济的供应科,在一个又一个国家重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也能像那些强者独当一面的去创造性工作。
没想到在船上学习期间,我遭遇了人生中最危险,也是刻骨铭心的一次经历。在湖南岳阳楼船运码头,那天夜里,洞庭湖上刮起七八级大风,我们的101号货轮意外缆绳断裂,货轮瞬间被推到风大浪大且漆黑一片的水面上,此时没有动力的货轮随时有翻船的可能。有二十多年驾船经验的F船长都感到情况的危急,他跌跌撞撞挣扎中指挥着大家在慌乱中稳当操作。轮机长第一时间起动了轮机舱,大副指挥着水手们跌跌晃晃的在做应急准备,而船长和我冲上驾驶台,我立即掌舵,顺势极力调整船姿,并迅速打开探照灯,船长给各岗位下达着指令。货轮就像过山车,船体的前大半截一次次扎进水里,船头也一次次翘起可怕的高度,巨浪从前面桅杆处一直拍打到三层的驾驶台前,这时的九百里洞庭湖真是太可怕了,我们如同一叶小舟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我紧紧把控着舵手盘,紧紧迎着浪尖走,老船长两次被掀翻在我的旁边。我们惊心动魄地驶出城陵矶,进入长江。真是像做一场噩梦,事后老船长说,这是他驾船几十年遇到的最危险一次。大难不死,,也让我收获了宝贵的驾驶经验,并能在长江、汉江上游刃有余的驾驶航行,停靠及过险滩技术,也深得船长及所有船员的信任。
Y科长真正试用我的时机终于来了,国家第一条500千伏平武超高压输变电工程进口8国设备进入关键时期,Y科长先把我调到运输班熟悉与公司车队、仓库、送变电各工区和正在施工的各大运点的运作环节。没过多久,电力部平武工程指挥部、省电力工程公司及我们送变电工程公司急需在京派驻一名外事代表,全面负责沟通协条各相关单位在京事宜及在京的空港接转运工作,当然这少不了与当时的电力部、中国技术进口总公司、国外公司驻京机构、北京海关、首都国际机场、铁道部、国家远洋运输总公司等单位打交道。老谋深算的Y科长第一时间就想到我,与我们公司总经理商议后向上级单位推荐我入住北京,又把我从运输班临时借调我到供应科设备组。
我当然不会给Y科长丢脸,这期间我克服重重困难,圆满的完成了北京方面繁复的外事工作,也为我们国家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全面完工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并得到当时电力部外事司、电力部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指挥部,省电力公司,包括我们公司的一致好评。特别是让我结识了电力部外事司进口处的Y处长,在北京期间他给与了我无私和巨大的帮助,在关键时间点,甚至半夜起来帮我翻译外文资料,也让我们日后成为了忘年之交的好朋友。在我心目中,除了Y科长,他可称是我第二位恩师。
临时借调北京工作告一段落,我又回到了位于汉口航空路的供应科运输班,没多久又被Y科长安排到上篇讲到的调度员岗位工作,我知道这是Y科长有意让我接受更多的锻炼。好在这段时间也能让我真正有时间与相关的部门零距离接触,除了电话调度,则是有更多机会下到各工区及施工大运点查看情况,确保沿线工程物资的运输及装卸保障工作。这期间也没少得到好朋友小T、小L的全力支持与帮助,他们是比猴还精的人尖子,在下边摸爬滚打积累了很多书本上难学到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要不怎么小T能成为三千多人电力基建工程单位运输班的班长,小L能成为材料设备的起重运输安全员,他们都是工程一线的多面手,能驾驭各工区多点开花起重运输的特殊需求,有力支撑了所有工程物资运输的安全保障工作。真不能小看他们,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是真有能耐。
别怪我接到劳资科正式将我调到供应科科室的调令让我这么兴奋,还感慨成分,瞬间闪过了三年非凡的经历,由一名被分配到施工队的炊事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三级跳”式的挤进了人才济济的科室,能让自己参与到我十分向往的,一个个轰轰烈烈的国家重大电力基建工程项目中去,自己感到无上光荣。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理解,那个年代,我们这代人真是就这么想,能亲自上阵,为国家建设出力,感到很荣耀、很光荣,再多的付出都觉得是值得的。哪怕到现在,离开湖北省输变电公司三十二年之久,人都到古稀之年了,每当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英姿飒爽在铁塔高压线上施工的技术工人,我都会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书归正传,我心里很清楚,有“拼命三郎”之称的Y科长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机关科室里材料组和设备组的所有成员个个是送变电的精英,他们也都是在基层工作中被选拔上来的,他们都有非常过硬的临场处理问题本领,也让供应科成为了战斗力极强的一个团队。“基建成就英雄“,我如果不能努力向大家学习,特别是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佼佼者,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特别能战斗的集体中,终究是要被淘汰的。
进入科室,梦想变为现实,可等待我的却是更大的考验……
待续《难忘的湖北——可爱的故乡(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