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作品水调歌头登山图片诗歌 |
分类: 图文游记 |
【水调歌头】挑战自我
小雪已过半,寒晓不知凉。还观天象,寥朗缺月正当窗。
打点行装神速,就想京西穿越,老朽也疯狂。登山心宽广,视野遍无疆。
翻崖岭、过草甸、跨峰梁。瑶空四起,云雾迷漫透霞光。
夕影阳台吟咏,夜幕金山小唱,幽寂伴情长。挑战没方限,量力免牵强。
偶遇云雾缥缈——穿越凤凰岭阳台山
今年走了几次“香八拉”,像是缺少点什么,总觉得不过瘾。
“香八拉”是北京驴友就近登野山的路线,全称“香山到八大处拉练”。其实“香八拉”这个概念早被外延,繁衍出上到百望山,下到法海寺等许多徒步登山路线,“香八拉”也就成为了这一带统称的登山路线代名词。
“香八拉”是拉练的绝好场地,山不高,线路又多,在这儿打下一些登山基础,就能攀爬更高,穿越更远的山了。比如北京城区最近的、最高的大西山三座千米以上的山峰:妙峰山(1291m)、阳台山(1276m)、萝卜地北尖(1146m)。驴友们引以为傲的“连穿三峰”,头几年我也完成过。我是从海淀的大觉寺上山,先后翻越萝卜地北尖、阳台山、妙峰山三座顶峰,再下到门头沟的涧沟村返城。这条攀爬路线现在还真的有点怵了,必定七十周岁了,体能有点跟不上了。现在有登山计划,是要先充分评估自己的体能,决不可强努,这点很重要。
这不,爬“香八拉”总觉得不过瘾,快到年末了,还是想挑战一下自我。计划还是走轻车熟路的老路线,从凤凰岭经阳台山顶峰、萝卜地北尖顶峰,经萝卜地垭口(大西山最南的线路节点,海拔900m)下到大觉寺。哪想到计划还是考虑不周,追其原因:其一是过于追求拍片,上到凤凰岭海拔858m铁塔节点,突然发现难得一见的云雾缭绕景观,就想用微单多拍些风景。常言道:“不怕慢,就怕站”,再加上手持两根登山杖,登山时微单小相机又不能跨在脖子上,因落差大,左右摇摆,很不安全,只能放在腰包里,一边赶路,一边赏景构图,站站停停,很耽误时间的。其二是时间拖不起,忘记现在是冬季,太阳不到17点就落山了。大西山大西山,下山又是太阳的背面,山林中黑的更早,不留出两个小时的下山时间,就太不安全了。当登上阳台山顶峰,再看时间,不改行程是不行了。
下降到妙儿洼(海拔1040m)节点,已经是15.30时,看来时间已经晚了,一点都不能再犹豫,立即决定就近下山,经金山寺出阳台山景区大门。可想而知,后边一段路是在瞎灯瞎火中,高一脚低一脚,跌跌撞撞迈出景区山门的。幸亏是用两根登山杖,幸亏金山寺下边这段高低不平的石块古香道落差不大,要像山上的一些危险路段,麻烦可就大了。快出山门再远望城区,早已是万家灯火。正想再徒步赶往两公里开外的北安河地铁站,突然接到夫人的电话,不用细说,天黑了不放心呗。赶快打车到北安河地铁站,还算安全的回到家中。
总结一下:上午九点到达凤凰岭景区大门,下午五点三十分出阳台山景区大门,行程:19.1公里,耗时:8.5小时,除中午十几分钟坐在地上吃午餐,其余都是边走边看边拍,徒步翻山越岭的路上。对老朽来说,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好在自己热衷于体育运动,没有特殊情况还在坚持每天跑十公里,外加配合一些体能的锻炼,就是希望这种状态能持久下去,直到迈不动腿为止。吃一堑,长一智,再登大西山,计划和时间分配上一定考虑周全,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途经主要标志点:
起点:凤凰岭346公交车站,海拔80m;→ 龙泉寺:海拔146m;→黄普院(金刚石塔):海拔408m;→凤凰岭景区界高压线:海拔858m;→小风口:海拔855m;→草甸子:海拔846米;→1075高地(大风口东北山顶):海拔1075m;→凤凰岭岔口(大风口东侧):海拔990m;→大风口茶棚遗址:海拔1013m;→三界石:海拔1228m;→阳台山主峰:海拔1276m;→阳台山南侧棋盘:海拔1087m;→庙洼(妙儿洼)节点:海拔1040m;→金山寺:海拔415m;→阳台山景区售票处:海拔185m。
途经主要景点及重要交通节点:
龙泉寺:最早建于辽代,是京西北一座集佛教、道教、地方宗教于一体的文化胜地。传说继升和尚经常在此练功,多次看见赤链金蛇在陪伴相随,龙泉寺因此而得名。山门前两株遒劲的翠柏有六百多年,寺内还有两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和两株古柏,已有上千年树龄。龙泉寺原址坐西朝东,寺内一座独孔古石桥还保存完好。龙泉寺是海淀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所新开放的三宝具足的佛教寺院。
黄普寺:金、辽八大水院之圣水院(黄普院),明为“妙觉禅寺”、“瑞云庵”。据妙觉禅寺一通残碑记载,黄普院建于金章宗时期,此碑为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道深和尚撰写。妙觉禅寺第一代主持尹奉和尚系出家的太监,尹奉圆寂后,第二代主持靖端和尚于金刚石上建寿塔一座,因金刚石地势险要,故人称“千载之佳城”,取名“尹奉千载寿塔”。该塔是青砖砌成的六角形七层密檐式砖塔,高约2米,塔体小巧玲珑,庄严绮丽,各处转角均刻有长着羊头的怪兽浮雕,人称“金刚石上塔”,为京城一绝。
大风口:即大风口茶棚遗址,是大西山区域最北的交通节点。从大风口向西南北切三界石山包经白宫(鬼屋、磕头岭茶棚)、天池到娘娘庙、妙峰山主峰;大风口分别距白宫1.7km、公路白宫岔口2.7km、娘娘庙4.2km、天池3.2km、妙峰山主峰4.5km。从大风口向南东切三界石山包到阳台山主峰1.6km。从大风口向东沿古香道去往凉水背、车耳营、聂各庄,大风口分别距凉水背3.9km、车耳营4.9km、凤凰岭346路总站9.4km、聂各庄346路车站9.9km。
从大风口向东北走凤凰岭景区,分别距大风口东北山顶0.7km、小风口1.9km、高压线2.8km、(走南线景区:水源4.5km、黄普院(金刚石塔)5.5km、龙泉寺8.7km、346路凤凰岭车站9.6km)、(走北线景区:凤凰岭垭口4.1km、上方寺遗址4.8km、北线景区售票处7.8km、346凤凰岭总站10.6km)。
三界石:是个重要的标志点,意义非凡。它是门头沟区、海淀区、昌平区交界的地方。要按方向说:东南侧为海淀区、北侧为昌平区、西南侧为门头沟区。早年我来这里还只是个小地标,后来阳台山景区在顶峰这块儿修建了步栈道和观景台,站在这里视野也相当开阔,遇上好天,北看八达岭万里长城、西看太行山余脉、东看紫禁城,是看日出的好地方,更是驴友们徒步登山的地理坐标。反正我对这里有种特殊的感情,每每来到这里,身心一下会放松许多,只感觉后边的路程是“小菜一碟”,全天的行程走完了大半,好逍遥,好自在。
阳台山顶峰:阳台山主峰又叫东大坨,山顶是一大块平地,中间有一个面包形石堆,四周围有木围栏。这里是东眺京城的绝佳地点,向南看是山脊耸立的萝卜地北尖,向西偏南就是涧沟村、娘娘庙、妙峰山主峰,向北近处山包是三界石,向东北远处就是凤凰岭景区。在这里倒是经常会遇到一些游客,极少人是从阳台山景区山下经金山寺攀爬上来的,大多是开车到妙儿洼(海拔1040m),再爬到阳台山顶峰观景。
金山寺:原是金代章宗时期在北京西山兴建的八大水院之一的金水院遗址。明正德朝太监谷大用出资修建金山寺,直到晚清,仍为太监所有。相传慈禧太后表妹金仙,削发为尼在此修行,故改名金仙庵。庵坐西朝东,有山门、正殿及南北配殿,均为清末发初建。庵后有砖砌覆钵式墓塔一座,高约6米,是清末大内银库总管刘善宝之墓。金山是西山著名风景区之一,旁有金水泉,为京西名泉。可想而知,金山泉水享有盛名,至今总有人来打泉水,游人也都以饮金山泉水为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