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作品虞美人诗歌情感随笔 |
分类: 感悟随笔 |
【虞美人】念征程
昌风任意枯凋卷,眼看秋鸿远。平添语境话乡愁,联想青春奋斗不跌休。
二十四载情难却,总有难眠夜。感怀江汉楚天雄,半世归根依旧念征程。
难忘的湖北——可爱的故乡(二十六)
上文提到,国家重点电力工程建设任务紧迫,因在武汉铁路局申请的车皮计划没批下来,武汉加工的铁塔不能按计划发出,绵延数百公里的施工现场就要处在TG待料状况,科里连忙派人员到郑州铁路局寻求特批,结果没能如愿。我刚结束北京外事工作,单位批准我们旅行结婚回到武汉,我正向单位报到,并汇报工作时,又临时接到这十万火争的辣手问题。单位领导真是对我寄予了太大的希望。派人去了没能解决问题,再去能成吗?虽说在京工作期间我与铁道部打过几回交道,也解决了当时的一些实际问题,可我还是心里没底。必定在计划经济时期,正赶上改革开放初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纷纷上马,本来运力就十分紧张的铁路部门更是雪上加霜。我知道此次之行责任重大,上千的工人在施工现场TG待料是小事,延误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工期才是最要不得的。
“咣当”一声,列车减速声把我从似睡非睡中惊醒,列车就要到达郑州。我揉了揉眼睛,抖了抖精神,让突发的一点紧张情绪尽快平静下来。这次出来,说没压力是假的。再说驻京这一年多的时间让我历练了不少,与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单位打交道,包括在新侨饭店的那几家外国公司,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不都是想方设法解决了吗。回想起来,那还是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必定我从小在京城长大,从骨子里就不怵这些。到郑州就不然了,人生地不熟。再则,先派人去过了,打了板子回来了,再去哪有好果子吃。不管怎么说,既然领命而来,难度再大,也要硬着头皮把这件事办成功。不然,别的还不说,让一线施工现场的领导和同事们苦苦等待,也真是于心不忍。
临近十点,我在郑州铁路局会客室登记,还算顺利的办完了手续,就直奔一楼大厅。这郑州局虽没铁道部那么壮观,规模也是不小的,必定它统管着一些地方局。在北京工作期间,曾与众多的大单位打交道,不再有初次“遇大”就本能的紧张情绪。何况胸有成竹,只要按部就班,步步深入就好。上楼找到货运处,接见我的是负责车皮计划的C科长。说明来意,讲到施工现场告急,C科长打断我的话,告诉我这些情况通过上次我们单位来人,他都了解了,并列举了好多运力紧张的现实,希望我们理解,再向武汉局申报追加车皮计划,如还批不下来,郑州局再统筹考虑一下。说到这儿我心里凉了半截。往好处想,下一个周期即使能解决,可我们的工程在时间上也等不起;往坏处想,就算郑州局最后统筹考虑,也没保证能给,这还是个未知数。当然,后边我们又来回来去说了半天各自的理由,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想到我单位先来的小P,就是在这里碰钉子回去的。反观我哪,能就此罢休吗?单位领导再派我来,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
僵持了一会,我提出想找处长,再反映一下我们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看的出来,C科长是不乐意的,脸上都显露出来了,话中有话的,实际就是敲打、暗示我,下边动不动就找到上边来,局里工作就不好做了。C科长哪想到我非执意要见处长,估计他也感觉到,就是不给我引荐,我也会直接闯到处长办公室的。最终他还是妥协了,很无奈的把我请进了运输局的会客室,还给我沏了一杯茶,告诉我他到W处长那通报一下,让我耐心等待。他走了,会客室里就我一个人,沙发、茶几、花草,还有窗户上遮挡的淡蓝色窗帘,整个会客室显得格外素雅和宁静。我也借这个短暂的机会抓紧思索着下一步的对策。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国家重点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整个战线都铺开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真要有待料问题就大了。我们不是来将军,是要来解决问题。是有轻重缓急,还要掰开了分析里边的利弊不是。反正我是有充足的理由,只要他们能坐下来听我说,这事就有希望。
等了将近半个小时,门开了。还没等科长给我介绍,处长就开门见山的对我说:你们的情况C都给我讲了,我们理解你们的心情。这样吧,我们通知武汉,这月追加车皮计划给你们优先考虑,这总归可以了吧。咋一听,像是问题得以解决,追加车皮计划没跑了。可对于我们工程单位,还要再等一个周期,工程是等不了的,只有立即解决问题,才能挽回我们的被动情况。还是要重申问题所在,希望得以援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在的结果,我当然不能同意。说到这儿,似乎处长才意识到我们都还站立着,示意我坐下来说。我也有意识的端详了一下这位处长,比那位科长年长个十来岁,估计有五十出头,像是久经沙场的人,说话不紧不慢,却滴水不漏。言外之意,你们有大局意识,难道我们就没有吗?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全国各行各业,轻重缓急我们自有分寸。
可想而知,再说都是多余的。平心而论,他们还是行使了礼仪之道,接待了我,也没因为我的舌战而下逐客令。可话不投机,我们还是不欢而散。出门前W处还是补上一句话,让我放心,追加车皮计划一定确保我们。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我提着公文包再上楼,找到了机关办公室,直接提出了要找局长汇报工作的诉求。谁都知道,局长不是谁想见就见的。我拿出我们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及电力部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指挥部的两份介绍信,办公室的L主任才出面接待了我。当然,对他自不必细说,说个大概的事由就可以了。这个主任一听便知,让我找运输处。他哪里知道我是从那里出来的。我只得说明,工程紧迫,在那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找局长说明原委,请示特批。这不是越级吗?主任只怕也会想到“来者不善”吧。他也下意识的看了我一下,可能也感觉到我确实有十万火急的事才要求见局长。他轻声告诉我,L局长正在大厅里边的会议室开会。我还是很感谢他,他完全可以将我拒之门外。
我就站立在楼梯口的把角处,远远盯着里边会议室的大门,生怕散会后局长又被别人请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在焦急等待中还在掂量着怎么向局长开口。领导肯定很忙,啰里啰嗦着人烦是小事,人家还不会听不下去;把问题说大点,故弄玄虚也不行,只会弄巧成拙;只能简明扼要,实事求是的反映问题所在。重点是工期时间紧迫,容不得再耽误,否则将影响全局。特别是国家重点电力基建工程,事关GG民生,耽误了工期责任重大。对我自己而言,我也不想再有二次准备,再赶到北京寻求什么解决办法。说破天,还是要争取就地解决问题才是上策。正想着,会议室的大门开了,领头一个旁边还簇拥着二个人,边走边说着什么。不用说,这当中一个肯定是局长。我快步迎了上去,跟在旁边一同走。当走到一个办公室门前,中间人停住了脚步,像是对他们说,你们抓紧办吧。那二个人点头而去。我赶紧叫了一声L局长,赶快自我介绍我是电力部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指挥部派我来向您汇报情况的。他先是楞了一下,也上下打量了我一下,跟着说道:年轻人,向我汇报工作,不是找错门了吧,我可是铁路部门。我又赶紧将电力部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指挥部的介绍信递给他看,感觉到他认同了。只见他顺便说了一句:到我办公室来说吧。我心里暗想,有戏。
局长办公室挺大,比处长办公室气派多了。大办公桌旁边有一圈沙发,有几个来人都不用到会议室去说事。他让我坐下,他也坐在了我的对面。也不知谁给我的勇气,我开门见山,嘴巴像个小钢炮,一口气提出了我们遇到的麻烦和诉求。真没想到,他很认真的听完了我的汇报。问道:你们为何没直接去找铁道部,国家重点工程都是有备案的。我赶忙答复:我先前一直被指挥部派驻北京处理内外事务,为特种车皮和普通车皮都找过部里支持。这次不是刚回到武汉,又遇到正常申报武汉局的月车皮计划没有批下来,这才直接找到咱们郑州局求援,哪能舍近求远啊。他听到这儿,马上说,你与铁道部谁打过交道?我先是一惊,没想到局长会刨根问底,幸亏我说的都是实情,不然就穿帮了。我把我的通讯录本打开指给他看:这是L副BZ,这是L局长,这是L处长。局长哈哈一笑说:没想到你小子神通广大还挺有能耐。我也哈哈一笑的说:不是我有能耐,还是让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让我赶上了这轰轰烈烈的国字号的大工程,才有机会和好多BW和众多的大JG单位打交道吗。
不用再细说,这事算成了。局长带我到总调度室,这里和铁道部运输局调度室相似,就是稍微小点,整个一面墙都是全国铁路电子动态运行图,一排工作人员在各自的电脑前忙乎着。局长拿起指挥台上的黑色电话,听的出来,他是在叫货运处的W处长过来。W处长过来先是一愣,回过神来明白了原委,局长已批准我的请求。看的出来,他多少有点尴尬。但我并不怪他,他并没有这么大的权限。只见局长拿起红色电话,给武汉局下达命令:调武昌编组站南下空载16个车皮,直接发到汉口武汉铁塔厂专用线。并让W处做好内部协调处理工作。
我真是要代表单位感谢L局长,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走出郑州铁路局大门,突然想起竞顾说事了,L局叫啥都忘记问了,这可不是我的工作作风,有点遗憾。好在L局长给了我他的电话,好在他的相貌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待续《难忘的湖北——可爱的故乡(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