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2021-03-22 08:40:26)
标签:

原创作品

醉花阴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图文游记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醉花阴】拾零感怀

 

 

闲靓案头拾雅趣,续写英伦戏。馆展物值高,件件出奇,震撼从心启。

帝国旧梦难得体,衰落成天意。省览长知识,幸事安虞,堪比文明旅。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与夫人参观大英博物馆还是2019327日的事情。在这之后,因新冠疫情,大英博物馆闭馆了五个多月,于2020827日重新开放,这是大英博物馆自1759115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闭馆时间最长的一次。深感世界之局,难以预料。

 

大英博物馆陈列藏品在展馆中的布局,我在上篇的博文中也简单做了介绍,数以万计的展品真是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当听到当地导游介绍的一些特别值得关注的展品,真是感觉不可思议,甚至一时还有目瞪口呆之感。也是的,大英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有262年的历史,不断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负盛名的博物馆之一,每件藏品都能折射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璀璨的瞬间。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只有大约2000件,大多我们是看不到的。

 

在上篇博文中我还介绍了大英博物馆最初的贡献者,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汉斯·斯隆爵士,他收藏的8万余件文物和标本,还不包括他的植物标本和图书馆里的藏书与手稿献给了国家,奠定了大英博物馆建馆的基础,成为大英博物馆第一创建者。另一位对于大英博物馆来说也是有巨大贡献的,他就是福兰克斯。福兰克斯1826-1897的私人藏品很多,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丰富瓷器收藏。他的个人藏品数量庞大,包括欧洲亚洲古代珍品,共计7万余件,生后全部遗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其中大约3千件中国文物,其中绝大部分是明清时代的陶瓷器。

 

据介绍:福兰克斯出生豪富之家,早年进入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念书,培养起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趣,大学期间开始收藏,酷爱终身,曾自嘲:收藏是我们家族的遗传癖好,无药可治。他在大英博物馆任职45年,担任英国与中世纪文物及民族志部门首任主管,成为世界古代艺术领域的研究和鉴赏权威。由于不忍心眼看珍贵文物在文物市场上拍卖到国外,在大英购买基金不足的情况下,他多次自出资金为博物馆抢救珍品。福兰克斯被誉为斯隆之后大英博物馆的第二创建人。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活跃于伦敦,博林顿美术俱乐部就是他发起的,在福兰克斯的鼓励下,有不少人收藏中国和日本艺术,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比如被称为“亚历山大碗”的北宋瓷碗,也是现存几件保存完整的北宋张公巷窑瓷之一,后来由他的两个女儿赠送给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世界各地的珍宝,客观的说,除了“日不落帝国”时期侵略、扩张、掠夺的大批文物,的确也有不少像汉斯·斯隆、福兰克斯那样的收藏大家的捐赠,也有博物馆及政府行为的收购等因素,才得以大英博物馆如此庞大规模。比如立在一展厅上下楼梯中间的一个断臂中国站立大佛,它可是中国隋代大理石阿弥陀佛立像,最早由一个叫卢芹斋的,是将中国文物贩卖到欧美的古董商,后来通过中华民国政府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据说此外他还捐赠过几件中国上古文物;比如那尊4000年前的巴比伦美女浮雕被誉为“黑夜女神”,是大英博物馆在成立250周年之际以1500万英镑的天价收藏的神秘浮雕,并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流入市场的最重要的古代近东文物。

 

还是先介绍一下上篇没介绍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馆。要知道, 爱神在希腊神话中,是宙斯的女儿,她的儿子Aineias建立了 罗马城,所以在 罗马, 希腊各处都有爱神的雕像,这就是我们老早就知道的,也是举世闻名的维纳斯雕像了。在大英博物馆众多的雕像中,最抢眼的当属罗马立柱前的一个站立的维纳斯,它是罗马时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一座双手完整的维纳斯 大理石雕像。坚硬冰冷的 大理石不仅表现出了优美的人体和肌肤,更让我们感受到她轻柔顺滑般的绸缎之感,真是透着内在的美感。

 

沐浴中的维纳斯,而描绘的是维纳斯在沐浴时突然被陌生人窥视的情景。受惊的女神羞涩的回过头,一手挡住胸部,另一只手试图遮盖住裸露的身体。整个躯体被刻画得丰满细腻,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圆滑生动,女性含蓄柔媚的人体美被作者用神的形象表现出来,这在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早期都是无法想像的。我和夫人曾在巴黎的卢浮宫也近距离的欣赏到许多古希腊的雕塑,特别是那些断臂维纳斯和残缺不全的胜利女神雕像。残缺能使人更加震撼,那种雕塑之美,令人过目不忘。在欧洲历代的艺术创作中,雕塑也好,绘画也好,维纳斯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形象。当然,公认最有名的还是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的断臂维纳斯雕像。在我们看来,大英博物馆展出的两尊维纳斯的雕像也非常完美,在我们的眼中也分不出个高低。我倒是认为,往往一些残缺的、破损的、不可恢复的东西,更能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这才有了对断臂维纳斯情有独钟的喜爱。

 

上边提到的大英博物馆在成立250周年之际以1500万英镑的天价收藏的神秘浮雕“黑夜女神”,这尊4000年前赤身裸体的巴比伦美女浮雕很有看头。正如人家描绘的“曲线优美,光彩照人,足以令人心旌摇荡。”据当地导游介绍:自从上个世纪30年代浮雕现身以来,大英博物馆对这位“黑夜女神”垂涎已久,最终终以1500万英镑的天价买下了这件极其罕见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所在地)文物,作为大英博物馆成立250年的生日大礼。

 

据说在 1924年,一位黎巴嫩的商人伯尼把这块女神浮雕带进英国,打算狠狠地从中赚上一笔。1933年,女神浮雕被送往大英博物馆进行科学鉴定,顿时令所有的文物专家大吃一惊。原来,这块神秘浮雕竟然有4000年的历史,是在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1750年)统治时期,由当今伊拉克的文明发源地巴比伦、乌尔或尼尼微的一名手艺高超的工匠雕琢而成的。而且,它也是哈姆拉比统治时期保存下来的仅有两件古老文物之一。而另一件珍贵文物是一块6英尺高的记录哈姆拉比国王法典的石碑,如今保存在巴黎的罗浮宫。

 

这尊长有一对翅膀的裸女浮雕是由赤土制成的高浮雕,高19英寸、宽14英寸。她头上戴着美索不达米亚女神风格的角状头巾,手持象征“正义”的棍棒和圆环,表明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神。她的肩上有一对五颜六色的翅膀,垂直向下地张开,表明她是一位来自地狱的女神。她那对像猛禽爪子一样的双脚站在两只狮子上,身边的两只猫头鹰表明她与地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浮雕上的黑、白、红、黄颜料表明她曾经过精心的修饰。浮雕的背景是黑色颜料,显然表明她与黑夜有关。不可否认,这真是一件无价之宝。


黑不溜秋的复活节岛巨石像,是座巨大的复活节岛巨石像,是1869年侵略者们带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来自南太平洋的复活节岛,是复活节岛上近千座巨型石像中的一座。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但如此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竟然耸立着800多座巨型石像。这些石像长相都差不多,都是半身像,一对长耳,双目深凹,削额高鼻,嘴巴噘翘,下巴棱角分明,手臂垂于两侧,两手十指拉长护住腹部。在岛上,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神态威严。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看了这些,心里真正关切的还是我们中国的珍宝。大英博物馆把古代中国藏品与古代希腊、埃及收藏一并认为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可见中国藏品在大英博物馆的地位。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等。这2.3万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密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

 

《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篇》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也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据说这幅画也是乾隆一直珍爱的案头之物。怎么跑到大英博物馆,这不得不提到令人痛心的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据历史记载,实际上《女史箴图》现存的都是摹本,一本现藏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是南宋摹本,艺术性较差;另一本艺术性较强,更能体现顾恺之画风与《女史箴图》原貌,专家认为可能为唐人摹本,为大英博物馆收藏。可见摹本收藏价值都这么高,还非常难以保管,难怪大英博物馆只存放在馆内的密室中。

 

我们看到的大维德花瓶(英语:David Vases),全名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共两件,来自中国江西省景德镇,于元代至正年间,即公元1351年烧造,之所以改了名字是为了纪念他的主人帕西瓦尔·大维德,英国最著名的瓷器收藏家之一。那是1935年,珀西瓦尔·大维德爵士分别从两个收藏家手中买下它们,令这对花瓶重聚。这两只大维德瓶均有伤残且器形歪斜,一只高63.3厘米,直径21厘米;另一只高63.6厘米,宽22厘米。器型复杂,形体又大;有八层纹饰,顺序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灵芝、缠枝莲、四爪云龙、海涛、缠枝牡丹和覆莲杂宝。杂宝有银锭、法螺、笏板、双角等吉祥物。据说这两件文物与《女史箴图》同属大英博物馆里珍藏的顶级文物,可见十分珍贵。

 

我很是喜欢出自中国金代的一尊真人大小的唐三彩坐佛像,年代标注1115-1234年。坐佛有103厘米高,陶胎上敷三彩釉,表现的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身穿袈裟,双手结禅定印,静坐在岩石形态的底座上。底座与罗汉像是可以分离的。据介绍至今为止,同类型的罗汉像,可查存世的共有有十尊。其中九尊分別收藏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法国以及英国的公共博物馆里,还有一尊收藏于日本的私人博物馆中。波士顿,多伦多以及日本长野县轻井泽所藏的罗汉像头部为复制品,而俄罗斯所藏罗汉像的双臂已失,仅有头部和少量躯干部分保存了下来。普遍认为,这些罗汉像是1912年在河北省北部易县的山洞里发现的。这组罗汉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脸部、手部以及皮肤的处理中所反映出的极为罕见的写实主义。他们仿佛如真人一般,表情平静祥和,巍巍然深具禅意。我直纳闷这些文物是怎么弄出去的?盗窃者真可说是不择手段,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还有一件文物我也是特别喜欢,它就是一尊静立在橱窗中,来自中国商周时期非常精美的双羊尊,属于青铜器,很是精美,格外引人注目。这件文物造型独特之处,是由两只背部相连的小羊组成,两只羊各探向一方,方向截然相反却又无法分离。两只羊共用四只脚,展现出写实又浪漫的艺术风格。这么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又要提到扎心的鸦片战争时期,贫穷落后,当时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更无法抵抗列强的屡屡侵略,数以万计的中国文物被侵略者烧毁、掠夺。上边提过,大英博物馆就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而这件双羊尊或许也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漂洋过海来到英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无从考证。

 

由于不想篇幅太长,所见所闻就不一一介绍了。参观大英博物馆的确长见识,感触也挺多,只是为大批中国珍贵文物被国外所藏,心里很不舒服,联想到历史,从而更感到心痛和惋惜。好在时代不同了,只要好好妥善保管,向世界公众展示我们中国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一件幸事。但愿来访的朋友们能通过我的图文,也能喜欢。

 

待续《英伦印象(十六)》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沐浴中的维纳斯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站立的维纳斯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4000年前巴比伦浮雕——黑夜女神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复活节岛巨石像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元代大维德花瓶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金代唐三彩坐佛像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隋代大理石阿弥陀佛立像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商周双羊尊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英伦印象(十五)大英博物馆(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