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作品踏莎行诗歌杂谈情感 |
分类: 图文游记 |
【踏莎行】小镇风情
绿草如茵,田园盛景,连番小镇留妍影。拉歌笑语奔伦敦,格林尼治情先涌。
海事帆船,云烟漫岭,观台放远寻佳境。天文探索趣升华,博得好感发人省。
英伦印象(十)格林尼治天文台
参观完温莎城堡,我们的大巴车就朝着伦敦方向前行。不得不说,英国的自然风光真是很美,大片的草地、羊群,还有迷人的小镇和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堡及宫殿,真是既浪漫,又富有诗意。
这不,一转眼,我们一行就来到了距离伦敦南郊20多公里处的格林尼治(也有翻译成格林威治)小镇,这个兼具悠久历史和地方风情的小镇,也是伦敦在泰晤士河的东方门户,从海上经过泰晤士河河口进入伦敦的船只,必须经过这里。我们要在这里停顿,先去游览举世闻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而后就在小镇的码头乘坐游船,畅游泰晤士河,终点就是伦敦大本钟旁边的游船码头。真是好戏连台,只盼着别下雨就好。英伦是个多雨之国,我们是领教了,出门必须带上雨伞,说变脸就变脸。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格林尼治公园,能俯瞰伦敦及泰晤士河的一座小山上。整个格林尼治公园包含旧皇家天文台、航海博物馆、格林尼治码头在内的整片区域,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珍贵遗产,一年四季世界各地的游人不断。我格外关注的是格林尼治天文台发布的世界统一标准时间和世界本初子午线。其实旅游也是不断学习和增长知识的过程,虽说在上学时就学习过世界地理方面的一些知识,可远不如身临其境的观察与体验,由此而更深一层的认知和了解到什么是恒星时和平太阳时。平太阳时间就是世界时,也叫作格林尼治时间。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的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这条经线称为0°经线,就是本初子午线。
格林尼治天文台兴建于1675年。当时英国正在跨越大洋扩张势力,但海上航行只能凭借日月星辰来判断船只所处的纬度,而无法确定其经度。英王相信研究星象能为远洋航海提供保障,因此规定皇家天文台的任务是寻求确定经度的办法,改善航海与天文学。1675年,查理二世国王颂诏,决定将御苑内的瞭望塔改建成英国王家格林尼治天文台。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正式确定以通过该天文台中星仪的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各为180度。每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随着天文观测仪器的发展,天文台建筑已容纳不下大量现代化的设备,加之格林尼治已与伦敦市区相连,城市环境对天象气候的观测造成影响。1948年,英国政府将天文台址迁到英格兰东南部的赫斯特蒙苏,但仍然沿用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旧称。
在皇家天文台搬走后,这里改作皇家海军学院和国家海洋博物馆。在天文台外的广场上,有一个詹姆斯·沃尔夫将军塑像,面向旧皇家海军学院和格林尼治码头,塑像基座上写道:“魁北克的胜利者”。 他是英法魁北克战役英勇牺牲的将军,阵亡于解放加拿大魁北克战役,年仅32岁,此战役以英国击败法国而告终,从而奠定了英国在加拿大的统治地位。其实将军与格林威治天文台无关,但却成了这里的一处风景。在山上的观景台,利用望远镜头清晰的看到近处的皇家海军学院和更远处一点的伦敦东区。伦敦东区是金融区,也就只有那么几栋高层建筑集中在那里,其它基本上都保持了传统历史面貌,大多三四层到五六层,反正不能高过圣保罗大教堂。这样的城市很有历史感,独具的城市风格也让人赏心悦目。
沿着山坡路走到天文台,看到在大门旁的砖墙上,镶着一台正在走字的大钟,它所指示的时间,就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在院子里,正对着大钟的地上,嵌着一条宽十几厘米的笔直铜板线条,像是一条电车轨道,旁边一块大理石上刻着几个醒目大字:“格林尼治子午线”。这条线就是零度经线,地球在这里被分为东、西两个半球。我们中国在东半球,北京位于东经116度25分。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属于东8时区,是东经120度处的地方时。到这来当然少不了要与这两个颇有纪念意义的标志性景点合影,特别是脚踏东西半球的子午线,人别提有多兴奋了。
现在,这座旧皇家天文台是国家海事博物馆的一部分,是收藏天文和航海工具的博物馆,包括著名的约翰·哈里逊得奖的航海时钟H4和他之前的3个成品。另外几件曾在历史上为天文和航海提供精确的守时的人造计时器也是展示品,包括20世纪中期苏联制的Fedchenko钟,格鲁伯在1893年制作的28英吋折射望远镜。在观测所大门外墙上的时钟是早期电子钟。展览里还能看到皇家天文台的各种仪器、书籍和相关记录,这里曾经是科研人员工作的场所,顶部的圆顶曽建有三架体积庞大的赤道望远镜
经纬仪厅里,最初还有用于测量天体经度和方位角的仪器,现在用于存放赤道望远镜和太阳照相仪。沿着螺旋楼梯而上,你会看到那个著名的望远镜,它是英国最大、世界第七大的折光式望远镜,这架赤道望远镜可以观察并追踪天空中大部分天体。小小的一幢楼里,浓缩了几百年的天文观测历史,所以,要花上一些时间,细细揣摩。看着人类关于天文方面的进步历程,就如同上了知识感性的课堂,很有启发。
英国国家航海博物馆离码头大约有两百多米,号称是全球最大的海事博物馆,共有16个展厅,展品数万件。我们没有时间进去参观,导游就在路途中给我们介绍博物馆的情况:在博物馆里不仅可以详细了解英国航海史和航海技术,看到各种商船、游轮、战舰的模型,看到望远镜、船锚、航海钟、地球仪等藏品,看到与航海相关的艺术珍品、绘画、地图、图片资料等,而且游客还可以尝试体验掌舵出海,感受海浪冲击、海船摇晃的滋味,甚至还可以跟随影片去重温“泰坦尼克号”当年的海上场景。如果还想进行一场太空旅行,观赏夜空神秘的星辰,博物馆里还有一座“天象放映馆”会满足游人要求。看着导游津津乐道的讲个不停,看来里边还是很值得看看的。当然,前提还得有这方面的兴趣。
格林尼治古码头建于公元183年,我们要乘坐的游船就停靠在那里。码头不远处有一条河底人行隧道,贯穿泰晤士河,游人可以轻松往来两岸,尽情地在不同角度欣赏两岸风景。这里不愧为入选世界珍贵遗产目录,昔日的皇家猎场,古老的船码头,优美的自然风光,奇特的地理环境和对科学的伟大贡献,无不彰显着格林尼治小镇的精彩。也难怪它是伦敦在泰晤士河东方的门户,通向大海,面向世界,格林尼治时间和本初子午线让人难以忘怀。
备注:图片拍自2019年3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