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旅(十)黄石公园(2)大峡谷及诺里斯间歇泉盆地

标签:
原创作品黄石公园大峡谷及诺里斯间歇泉旅游 |
分类: 图文游记 |
【七古】峡谷盆地两称奇
刚遇黑熊挡路中,又见野牛嗜草欢。
神奇黄石多趣味,取向深奥自解缘。
西北猛犸阶上台,中部峡谷壁彩悬。
追思穿越时空洞,万年地质捋成篇。
上下瀑布贯耳鸣,翻江倒海力无边。
沟壑雪掩黑松立,河道狭窄荡波澜。
夕阳西下间歇泉,光影盆地布云烟。
何年又会冲天放,脱缰野马震宇寰。
非凡涌动生命强,微生矿物色素繁。
境况难料终有暴,科学挑战面前沿。
扑朔迷离求探寻,了解万千才自然。
震撼场景实可贵,跳出狭义视野宽。
美国之旅(十)黄石公园(2)大峡谷及诺里斯间歇泉盆地
从猛犸热泉到大峡谷距离不算远,按事先了解到的相关信息,黄石公园较大景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二、三十公里之间,可占地898317公顷偌大的黄石公园景区,养眼的风景无处不在。去猛犸热泉的路上我们遇到了黑熊横穿马路的情景,这不,快到大峡谷的一处原野上,我们在行驶的大巴车上又见到了野牛群,这可是让人生畏的美洲野牛,力大无比,且还极其凶悍。据说广阔的北美大平原地区,野牛数量曾达几千万头。南北战争之后,白人开拓者开始大量西进,对野牛大开杀戒以获取牛皮,野牛的数量从1800年的六千余万头迅速减少到1900年的不足八百头,直到1905年美国立法保护以后才得以恢复繁衍,不然我们也看不到这么多野牛群了。
对车窗外的风景我们还是有疑惑的,别说进到黄石公园景区,就是头几天的路上,成片的森林里我们很少见到早年成长的大树,还是乔冶的说法拨开了我们心中的迷惑。美国的国土辽阔,人口相对稀少,各种自然灾害还挺多,像黄石公园1988年因干旱,雷电引起的山火足足烧了6个月,三分之一的的林木被烧毁。难怪我们一路上看到不少光突突、歪不横楞的树干。不能说美国人懒,不务实植树,根据国情,人家遵循自然规律,就让它自生自灭。这不,现在进入我们视野的,除了有些过往凋零的痕迹,没人栽种它,大片的新树又覆盖了山丘和原野,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们也长了知识:正是松塔经过高温的开裂,为新一代的松林提供了种子,这不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吗。
我们下午要去的黄石公园中部峡谷景区,包括大峡谷、瀑布和诺里斯间歇泉盆地。大巴车还在飞快的跑着,虽说也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原野,感觉却是在山上跑。也是的,黄石公园坐落在平均海拔2400米的黄石高原上,看似与其接壤的,不算高的落基山脉也在2700到3400米高的变化中,最低点的里斯溪流也有1610米。我们来时陪伴我们一路走过的是蛇河,真正到达黄石公园,前往大峡谷又是黄石河了,这两条河的发源地都在黄石公园,距离也很近,分别紧挨着北美大陆分水岭两侧,蛇河的水流向太平洋,而黄石河的水却流向大西洋,我们去的大峡谷,也正是黄石河要穿越的地带,只有了解到这些地理知识,大的地理方位就有了,自己也不至于犯糊涂。
大巴车还在行驶中,我们看到凹下去的大峡谷了,周边全是黑松林。说黑松林不是别意,美国人把这种当地松树就叫黑松树。刚开始听乔治老提到黑松林,以为是受过山火侵害的松树林那。前边讲过,乔治也是颇有成就的美国当地华裔导游,知识和阅历都是响当当的,他不温不火的性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喜欢他了。他指着峡谷告诉我们这里是黄石公园最壮丽、最华美的景色之一。黄石河在Thorofare流入黄石湖,在钓鱼桥流出,向北经Lehardy急流,缓缓流过Hayden谷地。此后,河水变得湍急,形成上下瀑布。上瀑布有33米高,下瀑布有92米高,而97公里长的黄石河是美国境内惟一没有水坝的河流。
到景区了,当然还是各自行动,到点集合,我们迫不及待的奔向观景台。峡谷里的色彩让我们眼前一亮,国内国外的峡谷看过不少,第一次见到颜色这么鲜艳的峭壁,就像多种颜色与红色搭配自由涂抹出来的,在不同的光线下出神入化的演变着。我纳闷的是,一万年前就形成的大峡谷,是经历何等的沧桑、洗礼、脱变,才有如今这波澜壮阔,非同一般的景致。五光十色的风化火山岩啊,你着实惊艳了我们,你胜过了就在不远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的大瀑布。我还要说:你怎么就不怕风吹雨打,你怎么就经得起寒暑摧残,你怎么就经受住了地壳的变迁,让你的容颜更加璀璨。
气势磅礴的大峡谷啊,我是整明白了,你是被黄石河冲蚀,被地热腐蚀而形成的火山岩,要追溯到大约14000到18000年前,大峡谷又连接经历了三次冰川的侵蚀,逐渐形成这种典型的V型峡谷,在大约10000年前才形成如今黄石大峡谷的模样,推理来说,你还相当年轻。来黄石公园大半天了,我越发感到,我像是在火山顶上漫步,脚下满是岩浆涌动、隐泉待喷;凹下去的大峡谷里回荡着令人震撼的瀑布声;绿野中鲜活的生命生活在最具吸引力的天堂,像是漫不经心的迎接我们的到来,别打扰它们就好。我的心在纠结和惊喜中还在延伸着剧情的发展……
车开了,我们奔向当天最后一个景点——诺里斯间歇泉盆地,乔治又打开了他的话匣子。我感觉乔治天气预测很灵验,他说这天没有雨雪还真是没有,他预测我们到诺里斯间歇盆地会是傍晚,可光线一定会很美,他真是博才,样样精通。到了目的地,乔治杵着拐杖带我们沿着栈道往景区深处走,我们有几个喜欢摄影的快速的走在了前头,他还在一再叮嘱我们走慢点,小心路滑,不要着急。其实也在暗示我们,时间充足,过点也没关系。通过日后的交往,乔治真是特棒特好的导游,从心里就喜欢他。
还记得2009年底国内上影的美国大片《2012》吗?看过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大片中火山喷发的恐怖场面,那是按照玛雅人预言拍摄的地球毁灭灾难大片,拍摄外景地正是这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诺里斯间歇泉盆地景区。现在提到那部影片还心有余悸。玛雅人没预测到,可我们的乔治预测的真好,变幻的光线与这片景区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真是妙不可言,一个劲的不想与电影联系在一起,可还是被这大片梦幻中的盆地景象震撼了,那充满神奇的泉眼,放着烟雾气体,还流淌着多变的色彩。看似华丽的外表,都带有有毒的成份,刺鼻的硫磺味弥漫在空气中,感觉到处如硝烟弥漫的战场,令人心生畏惧。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一分为二的,只不过我们都偏好美好的东西而已。
乔治讲:诺里斯间歇泉盆地是黄石公园里最热最不稳定的一系列间歇泉,世界上最大的间歇泉“蒸汽船间歇泉”也位于此区,它长期蛰伏,很久才喷发一次。有记载,它上次喷发为2008年,还曾创造了喷发380英尺高度的记录。当然,这里还有我们数不清的间歇泉。我们没有必要非要去搞清楚每个泉的名称和具体位置,拍照下来每个外文名称图标,日后再用翻译器去翻译它们名称也是可行的。眼前是趁着有限时间,尽可能拍一些值得拍摄的景象,比什么都珍贵,何况老天赐给我们这个好的拍摄机会,真不可错过。
盆地里的间歇泉颜色颇为丰富,有清澈见底的蓝绿色,也有柔和的像牛奶一样的蓝白色,由于它的不稳定性,每年都有老的喷泉死去,新的喷泉又在不时的产生。“海胆间歇泉”也是这里著名的喷泉,它的特点是它是酸性温泉,而黄石大部分温泉为碱性, 据说它像柠檬汁一样酸。当然还有其它喷泉。可我看好的是一些菌类因地热形成的橙色、绿色,还有黄色的河道,其秀无比,非常漂亮。
天色真的暗下来了,我们还在兴致勃勃中,加快脚下步伐,为看,更是为了多留下一些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我们很幸运,有乔治的指指点点,我们更是心怀满满……
待续《美国之旅(十一)黄石公园(三)

车窗外的风景

车窗外的风景——北美野牛


车窗外的风景——又见野牛群

车窗外的风景——凹下去的是黄石大峡谷

黄石大峡谷中的瀑布,向下游流淌的是黄石河

与夫人在黄石瀑布观景台合影

色彩斑斓的火山岩峭壁



夫人在黑松林崖壁上留下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