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四)吉隆坡掠影

标签:
原创作品临江仙b吉隆坡感怀文化旅游 |
分类: 图文游记 |

【临江仙B】吉隆坡感怀
余兴遐思出彩,布城咫尺都宏。连连风景醉心横。雾泊天放远,断雨热衷情。
街巷古今风韵,多元宗教相容。双峰摩塔竞升腾。英雄改历史,独立迈征程。


双子塔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的101超越,以后又有多个大楼超越,包括我们的广州塔,但目前双峰塔仍是世界最高的双栋大楼。

吉隆坡东临蒂迪旺沙山脉,西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长年温暖,日照充足,且降雨丰沛。这不,我们也领教了,一天几“变脸”,随身不能少了雨伞,听导游说,这里几乎每天都要下1-2场雨。

苏丹亚都沙末大厦,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所在地,是吉隆坡的标志性建筑。1897年建成,曾经是殖民者的总部。楼的中央有一个40米高的钟楼,钟楼的造型类似英国的“大本钟”,被称为马来西亚大本钟,但在钟楼的顶部加上一个金色的半球形圆顶。

站在黄斑马线附近往远处看,苏丹亚都沙末大厦对面,有一高高的旗杆飘扬着马来西亚国旗,那就是吉隆坡著名的独立广场。旅游在外很注意这些地标建筑,也好分辨大致方向。

苏丹亚都沙末大厦建于1897年,是吉隆坡的“老地标”,曾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行政中心。如今,这里是大马最高法院办公所在地。趁着雨还没下,夫人也在抓拍着漂亮的建筑。

马来西亚受英国统治时间较长,法律制度属于英美法系。1855年整个英国法律制度被推行到马来西亚。但是,英国法律制度并不是完全适合马来西亚,为了符合清真教徒的宗教信仰,根据马来西亚人的风俗习惯,例如婚姻习俗,一个丈夫允许娶四个妻子等,在相关的法律制度方面作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现行的马来西亚法律制度更符合国情,兼顾了马亚西亚三大主要民族(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的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因而被马来西亚人民所尊重和接受。

马来西亚是多元宗教国家,除了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外,还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宗教。在街上能够看到很多穿着黑袍子或带着彩色头巾的妇女,但总体感觉上,总得来说,马来西亚受多民族、多宗教影响,算是相对开放的穆斯林国家。

下边拼图就是独立广场,上边提到了,它就位于吉隆坡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对面,面积约8公顷,绿草如茵,是马来西亚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它是象征马来西亚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民族自由的地方。

马来西亚独立广场的旗杆,是全世界最高的旗杆,高达100米。1957年8月31日,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就是在这里向马来西亚人民群高呼“Merdeka(独立)!Merdeka!Merdeka!”,从此,马来西亚国旗在这里第一次升起,标志着国家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

夫人拍照的后边那栋像是有棱角的白色伊斯兰建筑是梅达亚不米大厦是原国家石油公司的总部所在,35层157米高。

广场周围是许多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苏丹阿卡杜勒·沙马德大厦,就是由英国建造的最显著的地标之一。其设计灵感来自印度的莫卧儿建筑。

天阴沉沉的,马上就要下雨了,可街面上还很热闹。这些白帆布棚下,都是酒吧、小吃店等,灯都打开了。

独立广场前身是英国人办的雪兰莪俱乐部操场,是垒球、网球及橄榄球赛的赛场。现在偶尔还有比赛举行。独立广场拼图中那排红顶白墙的都铎式建筑是皇家雪兰莪俱乐部。花园北边是英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圣马丽教堂。


国家英雄纪念碑前阿拉伯建筑风格的门廊。据历史记载:马来西亚的历史洒满了被侵略的屈辱泪。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1957年8月31日,这是马来西亚举国同庆的日子,这一天巫统国阵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庄严宣布马来亚独立。

马来西亚国家英雄纪念碑是一座七勇士青铜塑像,高15.5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雕塑作品之一,由美国著名雕塑家威尔顿设计,在意大利铸造。

在矩形底座上有七座铜制人像,每尊人像各代表一种领导特质的一项: 勇气、领导、牺牲、力量、坚苦、团结及警觉。中央最上方的人像,手中挥舞著马来西亚国旗。 他的左右各有一名武装士兵,左侧士兵手持机枪,右侧士兵手持莱福枪和刺刀。



这座国家英雄纪念碑是1966年建造的,纪念所有为国牺牲的烈士。碑身上雕刻着“1914-1918、1939-1945、1948-1960”字样及阵亡者名单。1914-1918、1939-1945这两个时期分别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战,1948-1960则是马来西亚的内战,在马来西亚历史上称之为“非常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