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圣莲山赋
丁酉中秋,举家郊游,驱车百十公里,来到房山西北百花山下,可称圣莲山之旅。
圣莲山,乃太行脉络,因山势险要,幽谷深邃、溪流草莽、古树参天、风景绝秀,素有京西小五岳之美誉。 “道家风骨佛光照,奇峰峻石圣水灵”。海拔一千三十米,群峰巉秀聚庙观,佛道合一自古奇。你可知?“南武当,北圣莲”之说。山上圣米圣水相传,摩诃老祖得道成仙;远见一峰独秀,貌似浮水莲花;数亿年地壳变迁,乃是地质活化石;无怪乎还有“京都第一奇山”美称。吾汗颜,哪敢还去探究,明代就已叫响“京畿八景”之一的真谛。真是久在京城,才知目光短浅,区区半晌行程,迟来胜景不憾。
进得山来,圣米石塘门楼古香古色,像镇守疆域的龙关,雕梁画柱威风八面。一条大道蜿蜒而入,两侧山峦景致不断。秋叶早熟出彩,山谷略带风寒。但见摆渡人流,何不信步而行?天然氧吧,翠绿满山。亭台点缀,桥索横空。寻山不知疲,心地落为泥。大山结为伴,面色自熙怡。游兴怎了得,儿女全程陪。诚心见孝子,青山紧相随。妙哉,善哉,乐趣开怀也。
攀岩洞,上悬桥,瞻仙塔,望山魂。云雾苍茫,层峦叠嶂,沟壑纵横,路径曲折,耳响长缨。山环水绕,飞瀑平潭。难得一片宁静,分享室外桃园。玉皇庙台卧福地,吊桥飞渡两山中,近有八仙风水塔,远望老子露峥嵘。走心思绪,触景生情,世间沧桑,唯有不失中国传统文化,获取道德哲学从中受益,才是上策。群山之中,老子端坐莲花之上,感叹知识肤浅,道教演绎千古,蕴含东方哲理,净化心灵独特,同入时代启迪。
西下丘山,迂回山谷,沿圣米石塘路前行。怀着敬仰之心,在老子长廊拜读经典,在老子像前吟诵诗经。谁走到这都会肃然起敬,谁走到这都会洗耳恭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啊,打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世界第一高大,五十七米的老子塑像,令人叹观止矣。老子目光深邃,神情呈现自然,安详就座,迎送八方客;基座上的《道德经》,五千七百字,历历在目,央央沁心。发扬老子精神,是民众之福音。“老子天下第一”,不愧拥有此誉。
盘山绕到真武庙,陡峭石阶直通一线天桥。老子祭台,气势恢弘。两山相对,面语隔空。神来之笔,勾画壮美景象。巧夺天工,构架神往天宫。面对如此境地,心境哪有不开之理。孩儿布上八卦阵,夫人作秀亮绝活,飞鹏展翅行千里,阖家欢乐沐恩泽。凭台远眺,这块地界,似乎都有灵性;再望老子,可敬可亲,还深得教诲。天地苍茫,烟云缥缈,溪水潺潺,峰峦俊俏。这灵动之美,犹如水墨丹青,哪有比这儿再逍遥自在。
再下丘山沟壑,径直山里进发。薄雾袅袅,似明似暗,趣向不减,崖壁回声。取道神牛岭,进入逍遥谷,途径千佛殿,上得晾马台,险过阎王鼻,乐见莲子峰,步步攀高处,景景乐开怀。古松迎宾客,万象随景来。不减当年勇,小的也洒脱。看莲花山烟雾缭绕,一架天桥直上云端。莲花宝座惊现四方,峭壁落下万丈深渊。这正是:半山亭台遥日月,遐思已过万灵山。圣莲宝塔隔山望,南天门上两重天。
天是有情,夕阳高照,南庙大放异彩。摩诃老祖,圣米石塘,得道成仙,传颂疆扬。古刹胜泉寺,六百年历史,你可知,乾隆爷到此取水养生?
看那苍天古松,挺秀高拔双展;红墙绿瓦金顶,皇家寺院威严。泉水熙熙,圣水袭人,养生之道,皆欢自喜,不亦乐乎。
山谷幽幽,清风爽爽,景致齐聚,超凡脱俗。行至北庙,名观聚三宫。曾几何时,主持善于医道,调理百病,名声大噪。真是风水宝地,道教清幽之所,名人显贵踏之而来,不惜重金打造私宅,可知胜境也。在这夕阳西下之时,在这雾气弥漫之地,能有亲友相陪,以泉水沏茶,古树下对垒,居古屋畅谈,倚栏观百里霞。慢慢品味,方感人生之美好。
流云飞渡,断崖千尺。洞穴画廊,入镜如诗。择径二十八盘,幽谷林薮清凉,时有虫鸟啼呜,惊见绝壁亭廊。应验道教宿星,对应刘秀将领,神话传说相随,游历趣味如梦。缆车空中划过,晴空漫天一色。偶见巨石壁刻,伴随林影出没。
来到山麓,圣莲山七彩牌楼夺目。再穿峡谷,交点神牛岭,一路凯旋归来。触摸华丽山体,眼观奇特山貌,遥想几亿年前的一片汪洋,叹息小不足沧海一粟。并肩和谐之旅,感慨所获颇多。人文历史满载,风趣浪漫如歌。这天,这地,这山,这水,集万物于一身,充满智慧的圣莲山,让人仰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