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之旅(十三)捷克克鲁姆洛夫

标签:
原创作品过秦楼捷克ck小镇旅游世直图片 |
分类: 图文游记 |

【过秦楼】CK小镇
霁雾流阴,仲春凉旷,跨境欢歌不断。
佳思向往,勾画心田,铺垫乐津先染。
高地放眼贪婪,城邑云烟,屋红景绚。
叹振兴之举,五世中古,寂沉精典。
穿街巷、道径幽深,古今交融,彩绘万般华灿。
梅标曲水,城堡长廊,三塔立恒孤远。
小镇恩泽,贯通欧式风情,趣皆万变。
畅游如神往,童话小资浪漫。
注释:
CK小镇:捷克克鲁姆洛夫(Cesky Krumlov)小镇的别名,是文化与自然双重世界遗产,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小镇之一。
五世中古:指原封保存下来的五个多世纪的小镇中古建筑。这里的中古指13世纪强盛一世的维特克家族到艾根伯格家族18世纪衰败绝嗣。(中古时期: 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此后数百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梅标:指古建筑上家族五瓣梅花标记。
城堡:指克鲁姆洛夫城堡。
长廊:指克鲁姆洛夫城堡上的廊桥及罗马大桥。
三塔:指小镇最具代表性的彩绘塔、圣乔治大教堂和圣维特教堂塔楼。
中欧之旅(十三)捷克克鲁姆洛夫
在德国慕尼黑的酒店用完早餐,按行程计划,我们乘坐大巴车跟团前往捷克克鲁姆洛夫。当天的行程还算宽松,约300公里到达克鲁姆洛夫,参观游览完小镇,再行程大约160公里到达捷克首都布拉格酒店住宿。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布拉格是我最想到达的旅游城市,从小就看过不少关于布拉格的影像及照片,各有特色的塔楼和教堂、艺术性极强的桥梁、遍布大街小巷童话般的建筑、一片片以红色为基调的迷人风光…… 这一切又怎么不让人向往那,它也一直深深的吸引着我。可就在这次出行前,通过线路的考量,我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同样在捷克,克鲁姆洛夫与布拉格相比只是小一点,但毫不逊色,更有甚者称克鲁姆洛夫比布拉格还要棒。这个被背包客称为CK小镇的克鲁姆洛夫(Cesky Krumlov),是捷克南波希米亚州的一座中世纪古镇,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小镇之一,CK小镇童话般的美景也早已成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有待我用心的去体验,感受那非同寻常的景致。
临近中午,我们到达克鲁姆洛夫,就随着背包客的叫法叫它CK小镇吧,感觉蛮有情调。我们的车停在一个高地上,CK小镇的大致轮廓基本都出来了。还没等W导发话,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拍照了。当时天气并不好,半阴的天。也是的,正处在我国农历仲春季节,雨水多也是很自然的事,好在我们没赶上雨,只是照片效果会差一些,但看到闻名遐迩的旅游圣地就在我们的眼前,还是异常兴奋。W导告诉我们,我们先穿街巷到中心广场,吃过午饭再带我们上山去城堡,那里才是最好的观景平台,然后大家再自行游览,晚饭也在这里吃,游览时间还是很充裕的。这是我们巴不得的,外出旅游就怕时间紧,特别是在这样梦幻般的小镇里,漫步其中才是最大的享受。
我们进入CK小镇,中世纪的建筑大放异彩,古老的石板街、小石桥、潺潺的流水,一切显得古朴自然。伏尔塔瓦河在小镇里折了两个S弯,呈欧米伽型将克鲁姆洛夫环抱。这里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喧嚣的车水马龙,像一片与世隔绝的静谧之地,安静不觉寂寞,古老却不闭塞,恬逸毫不懈怠,隐秘充满生机。这里真是风水宝地,小镇一面是山,一面是森林,一面是河流,它依山而建,出入只有一个通道,大型车辆别想进出。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克鲁姆洛夫的评价是:小城在5个多世纪平安发展,它的建筑被原封不动保留下来,是欧洲中部中世纪古城的杰出典范。真是让人惊艳的小镇,你还没做过多的了解,就已经折服了。
小镇并不大,W导告诉我们步行完全可以抵达任何一个景点。蜿蜒的河谷中那一小块地界就是小镇的中心,你怎么走也离不开其中。欧洲的建筑看多了,明显感觉镇子里的建筑有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烙印。踏着青石板,沿着小桥流水,穿过曲折的小巷,别有一番情趣。远处可以看到古老的城堡和彩绘塔,山上山下的建筑遥呼相应,偶尔还能听到钟声和潺潺的流水声,那种感觉的确很美妙。在小镇穿行了一阵子,感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城堡上粉红色的彩绘塔,相信只要往彩绘塔的方向走就可以抵达城堡。彩绘塔给我的感觉很独特,也很少见,红红绿绿的图案真是彩绘上去的,只可惜图案有些掉色,基本看不清了。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能不能登上去,那里才是拍摄CK小镇最佳的平台。
我们来到圣维特小教堂,正赶上一个修女模样的人从教堂里边出来,右手还托着厚厚的一打书,急匆匆地下高台阶。圣维特小教堂有个像火箭似的尖塔和一个极陡的人字形教堂顶,在进入小镇前的山坡上就看到它了。要说城堡里的彩绘塔象征着至高的统治权和影响力,那么圣维特小教堂的塔楼则象征神圣基督的化身,代表了一种对至高极权的对应与互补。两座塔楼隔着伏尔塔瓦河相望而建,营造出小镇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特色。虽说我们没能进入到教堂里边,W导还是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圣维特小教堂的情况:这座教堂由罗森伯格家族的Peter I von Rosenberg于14世纪倡议修建,它与布拉格的圣维特大教堂同名,虽然在规模上相去甚远,但是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两座教堂之字形的蛛网穹顶有着诸多相似点。另外和布拉格的圣维特大教堂以及圣乔治修道院相同的是,这里也有一个为圣人- 内博姆科圣约翰所专门修建的小礼堂。不知是巧合,还是从中借鉴,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确凿考证,但是这不经意间又让克鲁姆洛夫小镇与布拉格、与皇室家族多了一层神秘联系,同时也再次验证了教堂的建造者,也就是城堡主人罗森伯格家族的身份非同一般。
在圣维特小教堂不远处就是斯沃诺斯基广场,那栋白色建筑就是克鲁姆洛夫市政厅,墙体上有好多徽章图案,向人们展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古波西米亚王国是中欧的一个国家,国土大部位于今天捷克境内。克鲁姆洛夫以前就属于波西米亚王国,所以至今他们保持着很多传统习俗。波西米亚王国曾是欧洲列强之一,而且是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国,奥匈帝国70%以上的工业都集中在波西米亚。一战中战败,王国随之灭亡。捷克国徽是两只鹰和两头狮子,两头狮子就代表波西米亚。红白格鹰代表摩拉维亚,黑鹰代表西里西亚。这枚盾徽形象地揭示了捷克历史的渊源。
其实,广场周围各式各样的彩绘房子,五颜六色的,也十分招人喜爱。广场上人流聚集,当地人喜欢在广场上晒太阳聊天,还有不少演奏古典竖琴和跳舞的街头艺人,这里的确是感受小镇文化的好去处。广场东南侧有喷泉与黑死病纪念石柱,想当年那场瘟疫不知夺走多少欧洲人的生命,沿路一些国家都在重要广场立有黑死病纪念碑。广场上座椅很多,找一个靠椅小坐一会也是很惬意的事情,会有悠闲的鸽子走到你的身边,投点食物,会深深的感受到世界多么希望和平,多么希望没有大灾大难。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又有谁不希望拥有幸福快乐的时光,我们真应好好珍惜。
我们吃午饭的中餐厅就在广场附近的河边上,地理位置也很不错。据餐厅老板讲,三百来平米的房子是二年前买下的,合人民币几十万元,当时我就感到很惊讶。这要是在北京,三年前三万一平米都拿不下来啊。为了让我们有更充裕的时间,W导把晚餐还定在这家餐厅,我们当然乐意。要知道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小镇之一,除了风景,到处都是充满情调又小资的小店,让人眼花缭乱又心生欢喜。每家店都设计的很有味道,又各不相同。仿佛每个店主都是艺术家。再把把窗户、阳台、庭院打扮一番,四季都装点风情、浪漫,别致的感觉也定会让漫步其中的人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时间会在这里停下脚步,也让我们在瞬间记录下那令人难忘的时刻。CK小镇的这种美,就像幸福的模子,那是要镌刻在心上的。
伏尔塔瓦河上的拉则布尼斯基木桥连接着拉特朗和老城。桥的两旁是十九世纪的雕像,一边是十字架上的耶稣,另一边是木桥的赞助人圣杨.而波慕斯基。就在圣杨.而波慕斯基雕像旁边绿顶建筑原来是圣约施塔教堂的塔楼。18世纪,约瑟夫二世改革后教堂被世俗化,圣约施塔教堂被卖给平民居住,但塔楼完整地被保留下来。从老城通过桥的对面是帕尔肯街,遍布小旅馆和别具一格的小酒馆,内部装修都很独特。在我们沿路走过的伏尔塔瓦河畔,像这样有特色的酒吧还真不少,要是春暖花开,在旅游旺季,这里一定会座不虚席,呈现另一种自由而洒脱的浪漫情调。
进城堡了。我们还是要多少了解一点克鲁姆洛夫的历史。开始于13 世纪南波西米亚豪族维特科维奇家族在此建造城堡,历经罗施姆别克家族、哈伯斯堡家族、爱根堡家族和史瓦森伯格家族所有。一直到1947年。二战期间曾被德军占领,后由美军解放,捷克共和国成立后,收归国有。历史的变迁一言难尽,可今天的克鲁姆洛夫仍为施瓦岑伯格家族的领地,现任公爵为卡尔·施瓦岑伯格,同时任捷克外交部长。五大家族经过几百年的苦心经营,成就了现在美丽的CK小镇。克鲁姆洛夫城堡也是波西米亚地区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第二大规模的城堡。CK小镇幸运地在五个多世纪以来平安地发展,因此它的建筑遗风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也成为了欧洲中部中世纪古城的一个杰出典范。
经W导点拨我们才注意到沿街走过建筑上的一些五瓣玫瑰标记。还在维特科维奇家族时期,家族的先辈维特克去世前,给五个儿子一人一件盔甲和一朵五瓣玫瑰花。从此,五瓣玫瑰这个标志一直被家族保存了下来,现在已经成为了代表克鲁姆洛夫的标志。古老城区的街道上一些古老建筑,你要是仔细观察,都有五瓣玫瑰标记。直到今日,当地仍然保留着一年一度的传统庆典节日,那就是“五瓣玫瑰节”,在每年夏至日的那个周末举办,非常隆重。
城堡共有五个广场或中庭,称为第一、二、三、四、五广场,其实就是为了逐次参观,明确参观路线。一个红门挺显眼,走过了它就代表你来到了克鲁姆洛夫城堡所在的区域。这道木门上方其实是一条走廊,通向城堡内的一个修道院。今天,这座红门上被刻上了施瓦岑伯格家族的徽章,这也鲜明地表示了目前城堡主人的身份。经过红门之后的第一个庭院里是遗留的一些建筑,有粮仓、马厩、铁匠铺、酿酒厂等设施。
在第一庭院和第二庭院之间,是一座石桥相连,桥下方的壕沟里,养着几只熊。据说这是因为城堡曾经的主人罗森堡家族,与意大利的一个叫Orsuni的家族有渊源,而“Orsuni”在意大利语中就是熊的意思。进入第二庭院,首先看见的是高耸的彩绘塔,彩绘塔下方有个小门,从那里可以登塔。第二庭院展出了一些老旧的火炮之类的兵器,庭院的另一端,上个小斜坡,进了一个门洞,那里可以通往第三、四、五广场。还是考虑到时间关系,我们没有选择排队登塔,因为在这区域的其它观景台上同样能看到KC小镇的全景,有登塔时间还能多参观一些地方。
彩绘塔还是值得关注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核心结构为哥特式,外部的装饰则为文艺复兴式。年代最悠久的部分是从地面到塔楼一层的结构,二层则要晚上100年后才建造。三层是在以前哥特式的基础上改建成的文艺复兴式,因为这里的一口最古老的大钟上刻有建造于1406年的字样。这座彩绘塔最终于1581年由意大利建筑师Baldassar
Maggi d
在进了门洞没多远,有一个小门,门外是一个仅够容纳两人站立的小阳台,挺好的摄影位置。继续往前走会经过两座中庭,分别是第三、四庭院。两个庭院四周的墙上均绘满了壁画,都是文艺复兴风格。庭院旁边有小门可以进入城堡内部的博物馆,需要买门票。走过第四庭院即到连接城堡的罗马式大桥上,桥廊两侧立有非常精美的宗教雕塑。桥廊顶上的两层是封闭的。然后直通到城堡花园。从桥廊的拱形窗洞望出去,可以眺望小镇,这是个绝佳的位置:圣维特教堂位于中央,四周是红色屋顶的房子。继续前行,左手边会看到一个很小的门,进去,这里是小镇唯一拍摄到彩绘塔、圣乔治大教堂和圣维特教堂三座尖塔的地方,我还在暗地里庆幸,说不定登了彩绘塔,这个观景台可能就不会来了。
我们到了第五个庭院,也就是城堡花园。城堡花园是个巴洛克式的花园,是二十世纪按原来的设计重建的,在这个季节,植被都已返青,感觉到周边环境非常优美。我们登上一个木架瞭望台,感觉豁然开朗,有捷克第一美泉之称的瀑布喷泉就在我们站立的高台下,有种进入宫廷花园的感觉,在宁静中能感受到那种经典与神圣。
城堡区参观完毕,我和夫人没有原路返回,而是沿着山势,从廊桥下方百米的门洞穿到古城边上一道城门,开始绕河,绕街而行。CK小镇每个角度都能呈现不同的美,每一张照片都像欧洲童话故事书里的一页页画面。天色渐晚,建筑身上呈现出一种中欧独有的阴郁气质,让人感慨万千。小镇街巷纵横交错,安逸幽静,它不会让人迷路,却会让人迷失,还是留恋于它的风情缘故吧,那就再放慢脚步,忘记时间,好好的去享受这种难得的浪漫时光。
我还在想,被时光眷顾的小镇,藏着太多的故事,它面积不大,人口只有一万四千多,却有十足的吸引力。还是带着一点童话色彩、一点神秘感、一点想象空间,去感受它的美好,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就能点燃心中那份渴望的情怀。是复古,是怀旧,还是深邃的梦,只有自己知道,就让它缓缓的流淌在时间的记忆里,想到它,就像翻洋片的把它请出来慢慢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