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之旅(四)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1)

标签:
原创作品踏莎行布达佩斯夜游多瑙河世直图片旅游 |
分类: 图文游记 |
同伴欢忻,霁霞烟露,四空杳寂风无度。一城两岸似巴黎,两雄古韵独一处。
游艇徐行,灯光夜幕,几桥绝妙皆人故。沿途史迹趣传奇,女神形象凌空矗。
我们结束了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浏览,就前往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我们到达布达佩斯已经是傍晚时分,吃过晚饭,夜幕降临,我们就来到多瑙河边溜达,准备参加晚上多瑙河游船活动。

游船码头就在玛格丽特桥附近。当时还是枯水季节,多瑙河水位不高,眼前的河堤码头还在施工建设中,当大桥上的灯光亮起来,远处大桥两岸的夜景就显得格外漂亮了。看了看表,离开船还有40分钟,我和夫人快步向码格丽桥方向走去,决定抓紧时间到桥洞那边看一看。

钻过玛格丽特桥洞,像是来到另一世界(第一张图片),车水马龙不说,河岸两边灯火通明,两边宏伟的建筑被一个像是玉带的桥紧紧相连,夜景好漂亮。可以想象到,一会到游船上的感觉该是多么美妙。
我们准时登上游船,一层是封闭大飘窗观景式设计,有桌椅,还有酒吧、饮料柜台;二层则完全是自由活动的空间,有顶棚和护栏,却没有周围的玻璃,更便于游客两边随心所欲的拍照和浏览。好在全程中文名胜解说,W导算是解放了,人头一数就和我们一样成了游览客。我们也先弄明白了,多瑙河是从首都布达佩斯中间穿过,城市分两个部分,西岸是布达,东岸是佩斯。

我们经过的第一座桥就是我和夫人先来看的这座桥,叫玛格丽特桥,按解说的,位于布达佩斯市中心的北部,也是该市的第二座大桥。玛格丽特桥的设计师是法国工程师Ernest Goüin,并由他的公司建造于1872年至1876年之间。玛格丽特桥仅次于前面塞切尼链桥。这座桥分为两部分,呈165度夹角,中间伸出一条小桥,通往玛格丽特岛。

游船是河中偏西一点在前行。知道了,东岸佩达这边金光闪闪、金碧辉煌的建筑是国会大厦;横跨多瑙河的是著名的锁链桥;西岸,布达这边山上是赫赫有名的布达皇宫。

游船离锁链桥越来越近,布达皇宫看的更清楚了,还有锁链桥后边远山上的雕像,在匈牙利人民心中,那就是他们的自由女神像。
锁链桥,也叫塞切尼桥,是连接布达与佩斯间九座大桥中最古老最壮美的桥梁,1839年兴建,1849年完成。二战时德军为了巩固他们在城堡山上的堡垒将桥梁全部炸毁,战后大桥经重建后于1949年重新通行。大桥的布达一端有垂直缆车可登上城堡。
链子桥全称是塞切尼链桥,为什么冠以塞切尼那?原来1821年1月,在佩斯的匈牙利贵族塞切尼伯爵要参加他父亲在维也纳的葬礼,当时河上满是大块大块流动的浮冰,根本无法过河,他也因此未能见上老父亲最后一面。这之后,他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建布达佩斯第一座桥梁,工程费用由他全包。当时有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建筑师参与设计和建造,所以链子桥带有英国古典主义风格。
在布达皇宫一侧,几座教堂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广播里也在告诉我们,远处山上那个尖顶的建筑是布达佩斯最有名的马加什教堂。公元1255至1269年由当时的国王贝拉四世(玛尔吉特公主的父亲)所建的新哥特式的美丽教堂,是布达佩斯的象征之一。15世纪时,Mátyás国王在南侧建了一座尖塔钟楼,整个教堂便被命名为马加什教堂。因为历代匈牙利王的加冕仪式皆在此举行,又有“加冕教堂”之称。在16世纪土耳其占领期间,教堂被焚,后被土耳其人用作主清真寺。教堂的现貌完成于1874至1896 年。尖塔内部有Bela王及其王妃的石棺。
在山下,那座有两个尖塔的教堂是圣安娜教堂。圣安娜是圣母马丽娅的母亲。布达佩斯有200多座教堂,其中近180座是巴洛克式风格的罗马天主教教堂,圣安娜教堂是它们是间最美的一座。虽然经历了水灾、地震、火灾和战乱等多次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圣安娜教堂的两个尖塔在其18世纪初建后仍然完好地保留至今。

当游船行到佩斯一侧宏伟壮丽的国会大厦附近,太让人惊艳了。据介绍:1904年竣工的国会大厦不仅工程最为庞大,而且动用了匈牙利有史以来从未有过最巨大的资金。在当时,用修建国会大厦的费用,完全可以兴建一个有30000人口、所有设施都齐备的城市。
这一片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广播员解说的也挺有劲。马加什教堂东侧的渔人堡,建于1895年至1902年,是一座样式优雅的新哥特式建筑群。建筑师在设计时,还特别考虑到建造渔人堡不能影响马加什教堂的突出地位。渔人堡特别之处,它还建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圆堆型城堡,它们代表着公元896年在这里完成民族大定居的七个匈牙利部落。现场参观时一定很有意思。

布达城堡区早在1987年就被列为布达佩斯的第一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佩斯还有许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我们穿过的这四座桥。我也在想,布达佩斯真不愧为“多瑙河明珠”,乘坐过巴黎塞纳河游船,与之相比毫不逊色。都是伟大的城市,留给世人太多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了。

随着中文讲解:在布达这一侧的河边,看到一处千年纪念时期建成的一座单塔的新教教堂。这个教堂不是按巴洛克式的,而是按新罗马式修建的,当时由布达佩斯市提供用地,建造资金则是通过社会捐助筹集的。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时期,布达佩斯的建筑基本是按照所谓的“新”式风格设计和建造的,并且大都遵循教堂采用新哥特式、宫殿式建筑采用新巴洛克式的原则,而这座教堂却有些不合风雅。所以,它与对岸的国会大厦一起在当时还都受到过相当一些人的微词和指指点点。

布达皇宫是贝拉四世于13世纪下令兴建的,之后的匈牙利国王都居住于此。在15世纪马提亚斯国王统治时期,皇宫的建筑艺术达到巅峰。之后历经土耳其人的侵略与黑死病的肆虐以及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布达皇宫逐渐被世人遗忘。皇宫建筑在1950年代重新修复,并改成为国家艺廊、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和路德威格美术馆。

我们和所有的游客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很兴奋,夫人别提多开心了。话说回来了,谁在这充满浪漫情调的氛围中,一边听着音乐和解说,一边在多瑙河上观赏和畅游不兴奋那。

1903年落成的伊丽莎白大桥(白桥),是以茜茜公主命名的大桥。匈牙利是茜茜公主一生最爱的地方,用电影《茜茜公主》里她婆婆的话说:“要想找奥地利皇后,您得去匈牙利!”。白桥同样在二战时被毁,现在的白桥完工于1964年。在我看来,这座桥没有锁链桥复杂,但看似简洁的大桥却显得很漂亮。我在问我自己,不是因为茜茜公主在作怪吧。还真是多少有点关系,白色的大桥、银色的飞索,很快让人联想到电影《茜茜公主》中茜茜公主穿白色裙子的美丽画面,这也是一个女人的魅力所在吧。


伊丽莎白大桥布达一侧桥头正对着盖勒特雕像,两个非同一般的建筑,这场景本身就很壮观。
伊丽莎白桥佩斯一侧桥头2个尖塔的是巴洛克风格的教堂,是布达佩斯内城大教堂,它也是布达佩斯建造最早的教堂。它不仅是布达佩斯最古老的教堂,同时从建筑学角度它又具有最别致和最引人入胜的特点。

自由桥附近是多瑙河在布达佩斯最窄和最深的一段,这里平均水深超过10米。布达一侧在这里的主要建筑是一家盖雷特饭店,建于1914年至1918年。接下来的一片建筑属于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这所大学始建于1857年,中间带有涂釉彩砖屋顶的大楼是大学的主体建筑。

全程中文解说是行程中的一大特色,不然谁都会在流动中被眼花缭乱的景色给搞乱。为便于大家好记,连解说中都称眼前的这座桥为绿色的自由桥,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多瑙河上建造的第三座桥,也是最初以哈普斯堡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名字命名的一座桥。1894年开始建造,1896年它作为千年庆祝的一部分正式开通。其设计是第一流的,可以与横跨河流被誉为布达佩斯美丽之桥的链桥相媲美。栖息在桥梁上的图鲁尔鸟(匈牙利历史上一种神密的象征)和优美的钢桁架梁更增添了它的美景。

我和夫人都不会错过每一个美丽的瞬间,也没有时间去调整相机参数,就是一个“傻瓜办”就都有了。片子照的是好是坏,总归是一个纪念。这是夫人给我抓拍的一张,还是挺喜欢。



游船到最南端的裴多菲桥就要开始往回返了。裴多菲桥是20世纪初建。广播讲解还在介绍,裴多菲桥后佩斯一侧,有21世纪后建的几处现代化建筑:2002年建的国家剧院,2005年建的艺术家之宫,还有现代艺术路德维希博物馆等。


盖勒特山上的十字架和自由女神像,在夜幕笼罩下显得格外庄严,在自由桥上一路奔上,那真是一种境界的升华。做人还真是要有一些信仰,只要心放正,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通往幸福之门,一切皆由自己把握。自由桥、自由山、自由女神像,向往无限啊。

向伊丽莎白桥挥手告别,向那位心怀正义思想的人致敬!
锁链桥和布达城堡都纳入夫人的镜头之内,值得珍藏的照片,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