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 ~ 法海寺 ~ 八大处 ~ 碧云寺

标签:
原创作品七律随笔世直图片旅游 |
分类: 原创诗歌 |

【七律】过客
冬去春来思绪起
久违诗意驻心田
忽闻远处钟声响
念想随情把宇寰
一览群山多壮丽
空青万象不知寒
匆匆过客修禅理
有道求实志更坚
一个冬季没怎么爬山了,看天气不错,临时决定直奔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一是法海寺从来没有去过,听说寺内“五绝”难得一见,勾起我的好奇欲望和极大的兴趣;二是喜欢户外运动的驴友没有不知道“香八拉”路线的,可我还没走过经法海寺骑上虎头山,翻过翠微顶(八大处),取道鬼笑石(森林公园),盘绕香炉峰(香山后山),穿过挂甲塔,直插碧云寺(香山)的线路。
不怕您笑话,作为北京人,1988年就公布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法海寺,居然没去过。其实,细细盘点,北京还有不少值得游览的文化古迹,值得我们去推敲和思考。最受益的莫过于开阔了眼界,还能在游山玩水、修身养性中获取人文历史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身处北京,家门口正经八百的文化大餐都疏忽漏掉了,也未免太可惜,也太遗憾了。
我是乘坐地铁到苹果园,再换乘公交车到首钢小区下车(苹果园地铁站多条公交线路都到首钢小区,就是三、四站的路程),下车就是石门路,直行百十来米,右拐就是模南小区路(沿街两边是自由市场),直行、左拐进入模式口大街,总共1.5公里就到达了目的地——法海寺。这段路谁也走不错,跟着人流走就行了。我还在想,是法海寺使得这一地区热闹非凡,还是社区牵线搭桥使得这一地带无比的兴旺。反正给人的感觉,这地方很接人气,也很接地气,蔬菜、瓜果、鱼、肉、海鲜、干货、古玩、杂品,还有几个场子,跳舞的、唱歌的、卖艺的,好不热闹。
寺庙就是寺庙,佛门净土就像高高在上,喧闹的红尘永远被隔于山门之外。跟随熙熙攘攘的流动风景,来到这颇有深山古寺气势的海法寺,心一下就静下来了。今日的山门殿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四壁立障曰板,拱形券门,斜格木棂窗,前後挑檐雄伟宏大,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一道红门,一道红墙,赵朴初先生为门楣上提的鎏金“法海禅寺”,格外醒目。海法寺最早是有远山门的,现在不复存在。这座山门也是重修的,寺内没有了香火,只有护法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阁等,和一个管理文物的部门。
寺内的敕赐法海禅寺碑记。明正统八年(公园1443年)立,碑文记述了法海寺的地理位置及寺院情况,由正统年间礼部尚书胡滢撰写,备职郎工部营缮所副吴郡杨春、古并贾英镌刻。据《法海禅寺碑》记载,明英宗朱祁镇的近侍太监李童,忽做一梦,寻遍京西名山来到此处,见这里正与梦景相符,遂倡议向百姓、官员、喇嘛和僧尼募款建寺,於明正统四年(1439年)闰二月动工修建,到正统八年(1443年)十月才完工,历时达五年之久。
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又多次重修。当时寺院内建筑,除了上边介绍的五大建筑外,还有伽兰祖师二堂、选佛场、钟鼓楼、云堂等建筑,规模宏伟,装修绚丽。英宗朱祁镇特赐名为“法海禅寺”并颁《大藏经》一部,使之成为当时颇负盛名的一座皇家寺院。说实话,北京皇家寺院游览过不少,慕名而来还是冲着“五绝”来的,在我看来,此寺值得一游,图个新奇和神秘,图个稀有和珍贵,图个净土保平安,也是要非来不可的。咱没时间扯远了,只说说法海寺的“五绝”:
先说第一绝,那绝对是精美的明代壁画。在法海寺有真品和复制品之说,距今五百多年的原真品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北墙门的两侧、中佛像座龛背後和十八罗汉身後两面山墙上,壁画面积达236.7平方米。经专家论证,该壁画是中国现存元、明、清以来由宫廷画师所作为数极少的精美壁画之一,也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保存的古代壁画中的杰出代表,与敦隍、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我国现存明代壁画中,从壁画艺术、规模、完整程度和壁画制作工艺、绘画技巧、人物造型及用金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论证,法海寺壁画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
可要说回来了,为了保护国宝级文物,现在大雄宝殿的真品只对专家开放,要想一睹真容,需要了解情况,还要主动找寺庙文物管理部门提出参观申请,得到同意,再另交100元,跟随文物管理员进入大雄宝殿,在规定时间内,用手电照明参观,更不用说禁止拍照了。如果不知道这一情况也没关系,在药师殿里可以欣赏到复制品的壁画,虽是复制品,与原件在细腻程度上有明显的差异,精度也能达到50%,就算很不错的复制品了,还可以拍照。没到过敦煌,经常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介绍敦煌壁画的节目,到法海寺来,一定要想办法看到真品,那如同就像上了趟莫高窟,壁画中的人物雍容华贵,仪态高雅,无论是衣裙、首饰还是背景的种种细节,笔法也都极其细腻,特别是水月观音画得最为传神,正如介绍的那样,给人以清新明静之感,很是享受那种滋润到心的过程,没皈依佛门,心已归到了那里。
说到第二绝,还是与大雄宝殿有关,不能想法进入殿堂,是看不到大雄宝殿顶部三个藻井天盖上所绘“曼陀罗”和天花板上所绘的以梵文代表的“毗卢遮那佛”和菩提像的。但也没关系,文物部门既严格保护顶级珍品文物原件,如同壁画一样,也为游客准备了复制品,还是在大雄宝殿背后的药师殿里有一个曼陀罗藻井的复制品,与原件相比,只是感觉描画的色彩过于艳丽了,怎么看,也没有壁画复制品那种以假乱真的效果,更找不到那种像是念有咒语,深奥莫测的感觉,反而突发奇想,这样厚厚的颜料,是否经得起风化,会不会过不了二年就会起皮子。真是想多了,但愿文物部门的复制品,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要在当今的时代,在技术水准上还要输给古人。
第三绝是在大雄宝殿东侧展室看到的,原来是悬吊在大雄宝殿殿前台基档侧的龙纽大铜钟。大铜钟高达二米左右,铸造精湛,为大明正统上年铸造。钟身上部铸有经文咒题,下部铸《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等。据说该钟可与世界四大钟王之一的觉生寺铜钟媲美。在这个展室里,你不只能看到大铜钟,还能看到海法寺众多的珍贵文物及相关历史介绍。
第四绝该是法海寺大雄宝殿前的两颗高大挺拔的白皮松,怎么看都像北海团城上被乾隆皇帝封为“白袍将军”的两颗八百多年历史的金代白皮松,法海寺这两棵虽说只有五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可比“白袍将军”还粗壮。我想,乾隆爷要是知道这两颗活化石及其历史,说不定也能封个啥称号那。经过漫长的岁月,法海寺这两棵“活文物”,人们喜欢叫它“白龙松”,似乎与神话牵扯在了一起,至今还是枝叶茂盛,生机盎然,似乎也是在象征着这座老寺庙千古绵延的旺盛生命力。
第五绝有点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四大天王”,有人说是“四柏一孔桥”。“四大天王”我是看到了,那是法海寺山门前的四颗参天古柏,像是四大天王守护着庄严的寺院。“四柏一孔桥”据说不在寺内和门口,问一老者才知道,在山门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有一座明代所建拱形小石桥,小桥四角上生长着四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每到春夏季节,清洌泉水汇成小溪,潺潺流经桥底,周围苍松巨柏生机勃勃,成为奇特的景象。如今小桥已下沉,早已是荒草萋萋,小桥流水的美景只能在想象中展开了。由于时间关系,当天重要的行程还末开始,只有等再有机会再来了,最好是小溪流水之时,再去探个究竟。我在想,只要心在山水间,就会比想像的好。关键是要有好的心境,想想那些古诗人,浪漫的情怀只需身临其境,少许的点缀,就能陶醉身心。归根到底,一切美好,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能走心就好。
法海寺就不多说了,还是简单讲一下从这徒步到碧云寺的过程。本文的开场白提到了“香八拉”线路,“香八拉”顾名思义是“香山至八大处拉练”的简称,又叫“野香山”,是 北京驴友乐此不彼的多条经典户外线路。香八拉与香山、八大处密切相关,但又不局限于香山、八大处,随着户外活动的广泛开展,驴友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其范围扩展到了百望山、太舟坞、东山、三家店、法海寺、植物园等范围。我此次计划的就是后者中的一条任意组合线路,走一次属于自己在这一地区的新延长路线。
这条线路走下来,应该还算轻松的,15公里的路程,最高海拔514.8米,穿越累计攀升高度723.2米。根据户外等级划分,这条线路危险等级大约在1.0级,强度等级勉强能靠在1.5级,难度等级也就1.0级,一般有点户外运动基础的,都能胜任。比起阳台山、妙峰山、凤凰岭、白虎涧一带的登山线路,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难度和体能相对好多了,阳台山、妙峰山都是海拔高度一千二百米以上的高峰,特别的驴友走的野道,别说体能和时间上,危险系数也会大大提升。曾经在白虎涧历险,历历在目,也给我敲响了警钟,也让我收获好多经验。登山运动不能怕,但却要格外小心,更要考虑周全,最好能跟团队走,起码有个伴,别像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就钻进山里了。就说这次,虽说等级不高,也存在风险,特别是野路,在太阳就要落山时,宁肯绕道多走消防通道,也不要钻入阴暗的野道,望不到天的林子里,岔道多,辨别不出方向,还是很恐怖的。
这次在盘绕香炉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喜欢登山运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才工作才二年多,工作压力大,一到休息日就来“香八拉”线路爬山,他是从森林公园登到“鬼笑石”再到碧云寺的,在空山中遇到了我这个老头子,在穿越挂甲塔门洞后,两段陡峭的盘山道,小伙子都是蹲在坡道上,用两手掌支撑着路面保护平衡,一点点往前挪动。他惊奇的发现我也没带登山杖(出行前,我只想到要去参观海法寺,竟然忘记带登山杖,这是登山运动的大忌),居然曲腿稳稳当当的前行。能直起身子后的小伙连连夸奖老朽,我告诉小伙,老朽为了锻炼身体平衡,已经开始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蹲马步,一是能保持身体平衡,也给小腿张力维持了好的肌肉保证,非常有益处。小伙子答应回去后就学老朽,开始练蹲马步。我总说,坚持锻炼也是要有恒心和毅力的,根据自身的需要,努力了,就会取得收效,临时抱佛脚,或根本不想做,将一事无成。
又完成一条新的路线,很是开心。走不完的西山山脉,永远是我的最爱。























向虎头山方向攀爬,法海寺被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风好大,瞭望塔上的旗子吹的嗖嗖响。


想走近道,就要走些野山路,这道就算不错的。

山下就是火电发电厂,高压铁塔一排排好威武。

从小路翻上虎头山,看到宽敞的消防通道格外舒心。

这能看到中央电视塔,还有远处的国贸,晴天,可清晰度不是太好。

要从这军事管理区一直北扎,望山跑死马,只管阔步向前。

回头看,就从这片铁塔下,下到法海寺。

虽说现在刚刚立春不久,仔细看,山野还是有返青的迹象,不是心里感觉吧。

山沟里运动场、滑冰场样样具备,只感觉远离喧嚣的市区,生活在这里好滋润。


再远处的山,应该就是门头沟区了。


发电场会在这山里,厂区面积不小。

翻过这个山头,就离八大处不远了。

上到高处,果然看到八大处的索道了,还有远处的玉泉山塔和颐和园的佛香阁。最右边不是奥森高塔吗。

行走在群山之上,心情不知有多惬意。真是天路,好美的意境。


翻过这个山梁就是八大处的翠微山脉。

沿路驴友留下好多足迹。

从这瞭望架东边小路下去,就是八大处的宝珠洞。

要从这条路线走下去,远处山顶上是部队哨所,那应该是森林公园最高处的鬼笑石,还要攀高,要加油。

下山这个路口要记住,往右边拐,走不了多远也能拐到八大处最高处宝珠洞(七处)。

这个路口很重要,不管从哪头来,这一个口有四条岔道,笔直往山上走,就是法海寺方向。


军事哨所要到了,软脚坡,小腿肌肉有点紧。

森林公园的鬼笑石,风景这边独好。

离玉泉山更近了。这山下森林公园门口,可是北京健身步道的起点,全长四十多公里,要人走。。。

看到香山公园的香炉峰了,要从它的后山院墙外边走,盘山绕到碧云寺。

不错,岔路口有个路标,目标挂甲塔塔门,坚持就是胜利。

太多路口了,必须要有方向感,不搞清楚,一猛子扎下去,可就远了去了,特别是野路。

围墙内高处是香山顶上的一个观景台,你那人头攒动好观景,我这好僻静,鬼不生蛋的地方,一个人影都没有。

好似一个人的风景,独享其中。

挂甲塔塔门到了,一下像是有了安全感,还见不到人,倒是有人气了。

北京森林防火抓的真好。

看到山下的西山碧云寺了,感觉自己就像幽灵,一下来到了人间。

从这个门出来,马上就要到香山碧云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