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世直
彭世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096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2016-07-24 16:47:18)
标签:

原创作品

七绝

科尔多瓦清真寺

文化

世直图片

分类: 图文游记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兴建迷宫五百年,空前横亘世人宣。

城池收复标新教,奇迹交融汇宇寰。

 

在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游览的兴奋劲还没过去,大巴车已经把我们送到了207公里外的科尔多瓦。

 

这应该是我们葡西之行的第五天,一路走过,璀璨的历史文化、奇异的自然景象、风情的都市浪漫、深邃的古老街巷、美丽的田园风光,每天都有惊喜,每天都在期盼……

 

在车上,L导给我们讲明了参观科尔多瓦清真寺和古犹太人居住区的注意事项,并给我们简单介绍了科尔多瓦及清真寺的历史。能看的出来,喜欢历史的人都格外有兴趣的听他讲。也有人私下叨唠,云山雾罩的,让人听不明白。还真不能冤枉L导,复杂的历史背景还真不是几句话就能让人整明白的,就如同一根线,不从头开始捋顺,总会乱糟糟的。到一个国家旅游,不管参观多少历史文化景点,它们都是有关联的,一开始就有意关注和细心听导游讲相关历史,不明白就问,相辅相成就会产生叠加效应,新讲的东西理解起来也就相对容易多了。要是出来只为图新鲜、看热闹、到此一游,也就没有必要非听这些了。各有所需,只要按自己习惯和喜欢的方式就好。

 

我们的车就停在瓜达尔基维尔河不远的地方,我们跟着L导沿着河岸向不远处的古罗马桥行进。2月9日,正是我国农历的大年初二,北京还是很冷的,也见不到绿色的植被。这里完全不同了,穿不上那么厚的衣服,不但有花有草,还有进入深秋的感觉。古老的水车磨坊、古罗马桥、小凯旋门在这种景象映衬下,更显得古朴、壮观,仿佛一下把我们带入到了那个多事之秋,眼睁睁看着岁月演变着不一样的历史篇章。

 

眼前这座17孔横跨瓜达尔基维尔河,长238米,宽16米,巨石建造的古桥,古香古色的,还有桥头堡,始建于罗马时代,扩建却是摩尔人时代,北端连接着凯旋门、大清真寺和古老的城区,南端连接着卡拉欧拉塔,也是如今的安达卢西博物馆。北岸古城墙边上矗立着的是阿拉伯拉斐亚磨坊风车,这曾是科尔多瓦的象征,14世纪时,这个风车就是城市城徽的一部分,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当年的辉煌。

 

来西班牙这几天参观了不少历史古迹,一知半解的了解了一些西班牙历史,总的感觉走到哪都有出乎想象的历史事件发生,细琢磨起来还都挺有意思。你怎么会想象到世界上还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融为一体的建筑,在我的想象中,不说是水火不相容,起码也是格格不入的两个宗教,你怎么又可能把它们混在一起那?你可以说它是清真寺,你也可以说它是教堂,在不同的历史书籍里的确也有这样不同的叫法,这在世界历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西班牙地处欧洲西南伊比利亚半岛,阳光充沛、物产丰饶,来前就翻看世界地图,我惊奇的发现它与北非仅仅隔着窄窄的直布罗陀海峡,难怪西班牙成为欧洲、北非各种力量你来我往的反复争抢之地。参观科尔多瓦清真寺,不光是能看到精美无比的摩尔人创造的回教建筑镶嵌艺术,也可以看到同样精美无比的哥德式基督教雕塑艺术,更多的联想却是复杂、曲折的西班牙历史。

 

穿过凯旋门,沿着科尔多瓦曲折、光滑的石板路,没走多远就来到了充满迷幻色彩的、又属于伊斯兰建筑风格、高大厚实的清真寺墙脚下。进入前面的院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93米高的钟楼,原是清真寺的宣礼塔,基督教徒收复后改建的。现在看来,这座文艺复兴风格的钟楼耸立在这里,也并不觉得突兀,几百年过去,早已与阿拉伯风格的回廊浑然一体。钟楼下有一座小门,那就是原先宣礼塔的免罪门,看来后来的统治者还是保留下了宣礼塔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年信徒们就是通过这道门步入橘园的,那里有喷泉水池可以沐浴净身,洗掉身上的灰尘和心中的罪恶,再到寺中去祈求真主保佑。

 

迈进椰树枝之门,就真正来到清真寺天主教融合一体的教堂。难怪那位同行的游客发牢骚,怪L导讲的不清楚,看来他还是想弄明白历史的真相,参观起来不至于太糊涂。我喜欢欧洲历史,正是错综复杂的历史、宗教、民族的关系,才加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来前作的功课不多,但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参观游览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宏伟建筑时就会越发感到有意思了.

 

还是先简单回忆一下我收集、整理、概括编辑的那段剪不断、理不清的历史:

 

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侵入,建神庙,设为罗马安达卢西亚行省的首府;572年西哥特人侵入,破坏惨重,神庙全部被毁,建造天主教修道院;711年摩尔人,(北非人)侵入,起初买下科尔多瓦一半的修道院作为礼拜堂,在那个时期,两种宗教曾在同一屋檐下短暂地和谐并存;756年,随着伊斯兰教的势力增长,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的最后继承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在此定都,自称统治者,拉赫曼一世买下整个修道院,推倒后大兴土木,开始了大清真寺的宏大工程;历经五百年,一代代伊斯兰君主多次扩建,竟修建成为了美轮美奂的宏伟建筑。

 

1236年费尔南多三世光复西班牙,清真寺改为天主教大教堂,也象征着伊斯兰教的殿堂被封闭,可能是因为清真寺太宏大、太精美了,天主教统治下的头三百年,除了零零星星的局部改造,仍然保存着整体颜貌;16世纪初,卡洛斯五世下令要在清真寺中心建立一座全新的教堂,好在卡洛斯五世还算是位有节制的君主,不忘大清真寺是科尔多瓦曾经辉煌的标记,凝聚着那个时代精美绝伦的穆斯林建筑艺术,才有了今天混为一体的、空前绝后的大清真寺。

 

从光线充沛的庭院步入灯光昏暗的清真寺内部,你会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那就是要心马上静下来,像是要等待奇迹的发生。果不然,一排排红白相间的圆拱、立柱,在一盏盏环状盘式微弱吊灯点缀下,显得好庄严,像走入森林。密密麻麻,优美的马蹄形的阿拉伯柱子,据说这是在阿拉伯内乱之中被迫背井离乡、建都科尔多瓦的拉赫曼一世对家乡棕榈林的思念。随着后来面积的扩大,清真寺在建筑和装饰风格上也日益成熟。从早期略带罗马风格影子的朴实,逐渐发展成为精致繁复的摩尔风格。如花瓣般的精巧卷拱,镶嵌了各种玉石、象牙、金箔的壁龛,都彰显着科尔多瓦当时富甲一方的权势和显赫。与当初的就地取材不同,扩建中的清真寺采用了大量从拜占庭、法国、罗马运来的材料,甚至当时的拜占庭皇帝也派遣大批工匠并奉送上大量珍贵的马赛克作为礼物。

 

一代一代的伊斯兰君主在清真寺的不断扩建中,构筑着自己万代延绵的梦想。在基督教收复前,清真寺里边的石柱原有一千多根,在收复300年后,在卡洛斯五世时期,改建教堂时,给毁了三分之一。现在还有850根石柱,将正殿分成南北19行,每行各有29个拱门的翼廊,每个拱门又各有上下两层马蹄形的拱券。 听L导讲,科尔多瓦在鼎盛时,就有超过300座清真寺和其他宗教建筑400余座,成为伊斯兰世界最强盛的首都,在当时伊斯兰世界里可与巴格达、君士坦丁堡鼎足而立的繁华都市。科尔多瓦清真寺当时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清真寺,可与耶路撒冷和麦加的大清真寺媲美。

饶有兴趣的参观还在继续,突然就像走入到另一个世界,中间冒出了一座融合了哥特、巴洛克、文艺复兴风格的大教堂。正像有旅人调侃,像是破壳而出。怎么看也让人不能相信这是建立在大清真寺的中央。没有隔断,没有围栏,所有与周边衔接部分,真是边缘地处两重天,代表着不同的宗教色彩。我在上边曾讲,好在卡洛斯五世还算是位有节制的君主,正如科尔多瓦历史记载的,当在改建教堂过程中,这位国君曾对改建者们惊呼道:“你们为建起一些在我国到处都能见到的东西而破坏了再也无法找回的东西”。才有效的保护下了这座充满伊斯兰风格,极其精细、华丽、辉煌的历史建筑。

 

我还在想,当你知道了这么多有关大清真寺的历史背景和根源,一种敬仰之心也会应运而生。古人太伟大了,尽管你争我夺的战争不断,安定下来后,城市建设从来没有停止过,伟大的建筑本身实际也见证了历史的过程与兴衰。

 

走出西大门,一边是高大的清真寺外墙,一边就是科尔多瓦古城区。还是孩子提议,边走边转,钻街巷也别太深,但一定要围着清真寺转上一圈。这是个不错的提议,可速度要加快一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能看到更多的风景。想是这样想,可有时候又由不得自己,看到好的东西总要驻足观看,还要拍下图片。这不,刚出大门就被高高的台基、光溜溜的石柱,还有一个接一个造型精美、装饰繁复的阿拉伯大门深深吸引。那些见证了历史沧桑的门环只怕更是目睹了一千多年以来过往人们的喜怒哀乐,不管你信仰什么。

 

我好奇的是,古人为什么将台基建的这么宽大?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见到的法国巴黎庞大的地下管网工程,那都不是现代人建造的,图的不都是一劳永逸吗。这正是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要向人家学习的东西。

 

古老的犹太人居住区和清真寺一样,都是科尔多瓦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而这个中心整体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还包括犹太人教堂等众多历史建筑。我又想到,1492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驱逐境内的所有犹太人,为什么后来的历代国君还把他们的居住区,教堂保护的那么好?我是想明白了,要不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土上,也会像圆明园一样的命运,这些贪婪的君王都一样,好东西都想归为己有。我也为犹太人惋惜,历史上为什么对他们那么不公,圣经上“一个犹大人出卖”的读音误解,竟导致极具聪明智慧的犹太人历遭破害……

 

科尔多瓦古城区内的街巷都非常幽静,明显的安达卢西亚特征像。位于清真寺大教堂附近的犹太区更是如此,像迷宫一般错中复杂,统一白色的墙壁,错落有致的楼房,这个季节就可见庭院、门前、窗外、壁上、巷间到处摆放的花草。讲究的大户庭院中还有喷泉、柠檬和橘树。你稍加注意,所有房屋装饰都很精美,漂亮的瓷砖成了点缀之物,还有色泽鲜艳的线条穿插其中,分外迷人。反正你要是时间充裕,继续探究深处,一定会有新的惊喜。高兴之余千万别迷失方向,愉悦了身心,陶醉的可是咱自己的心智。

 

转了一大圈,按时到清真寺东北角上集合,这正是清真寺钟楼的围墙外。围墙、钟楼,折射的是不同宗教的相容。但当年的卡洛斯五世国王怎么也不会想到,再怎么在清真寺里边改建看似豪华的基督教堂,也永远遮挡不了伊斯兰建筑自始至终的魅力,也要感谢他留给世人一座独一无二的伟大建筑。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葡西之行(11)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