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2013-09-15 15:51:50)
标签:

原创作品

草帽山

定都阁

桑峪村

世直摄影

分类: 图文游记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还是上次去妙峰山在一位“驴友”那得知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潭柘寺的线路,昨天一早起来就乘地铁到苹果园,出站口倒换841快车到大峪下车,前行100米在十字路口左转,再向前几十米大棚子处,右手一个高台上,看到一行有二三十人的登山队伍,钻进建筑物边上的一条小道,我马上询问一老者,他告诉我,从这攀爬上去就是草帽山,翻过几个山头就可以到达定都峰的定都阁,如再想翻到潭柘寺,全部行程徒步需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大约需要六个小时。

 

知道了大概,可必定是我第一次来穿越这条路线,会有好多不可预见性的东西存在。经常爬山,特别是野山地段,让我领教了不熟悉路线的危害,尽量避免别走错路,在不熟悉,且又是鬼不生蛋的林子里,周边你什么也看不到,只有隐约看见的小路和挡在你眼前的荆棘和杂草,还有周边茂密的灌木和树林,最要命的是千万别迷失方向,在没有标记的路口,不管你选定那条路线,一定要留下自己能记住的标记,万一要退回来,要知道怎么从原路退回。既然前边有一大队人马,我为何不追上他们,短暂的混个脸熟,也会多知道一点路况。快步的攀爬,没一会就在写有草帽山的大石头旁追上了他们,他们正在取景照相。

 

京西古道虽说没有北京西山风景区和西山风景走廊的名声大,在我看来它同样是魅力无穷的。来前做功课,就很渴望穿越这条路线,一次尝试,就会引发我对这一地区人文地理的好奇,门头沟有十三个古村落等着我去慢慢探讨。就拿这草帽山来说,它因山的形状而得名,加之它是卧在门头沟城区里的一座山峰,连接着九龙山风景区(妙峰山镇管辖)。中间的定都峰位于潭柘寺镇,登高远眺可纵览整个北京城。民间传说“燕王喜登定都峰,刘伯温一夜建北京”就在此地。峰上的定都阁可是北京长安街的最西端,定都阁也有定海神针之说,新建的定都阁有点过于现代的印象,可不失雄伟和壮观。

 

草帽山位于门头沟大峪西侧,原是座荒山,这要感谢门头沟区政府,投入财力打造了一条“空中”景观。规划整治,铺设路面,修建凉亭、搭建观景台,打造了一处休闲的、跨越地界的,山脊上的郊野公园。草帽山有葡萄嘴、高家园、坡头、中门寺四处登山口,除了我遇到这支30来人的队伍,路上也遇到了三二个当地的走山人,像我这样背着背包的独行侠,特别是还想跨越地界的徒步行走,这次还真没遇到。也难怪家里人老怕我一个人去爬山,这爬山是指没人修路,也没有路标,只有经过人们踩踏过,或称不上是路的路,称之为野山,里边含有很大的风险。也难怪在野山路口总有提示牌,“请不要攀爬野山”。是集体行动,且受过专业野生训练的人当领队,队伍前后有专业人员持对讲机照看会好的多。

 

草帽山的几个山头也就是二三百米高,落差也不大,老远就看到定都峰山下有一水库,波光粼粼的。不有那么一句话吗,“山不在高,有水则灵。”这个季节水库蓄水并不算多,可山上有水,就让人联想到山青水秀,心情总是滋润的。昨天又犯傻了,出门查看天气预报是阴转多云,帽子也没带,半上午就显得阳光越来越强烈,有暴晒的感觉。这里的山不高,可几座山头上上下下,定都峰也有六百余米,叠加在一块,又有一定的路程,是要消耗大量体能的。

 

我在第二个山头就甩下了这一大队人马,在刚开头与他们押尾的副领队聊了一会,得知他们这个队伍有爬山老手,也有新手,都是通过网上报名集中而来的。他们最终目的地是从潭柘寺下山。我本想随着他们一起走,因告知到定都峰处到潭柘寺,有一个多小时的野山路。可通过刚走过的路程,我感觉这个队伍整体行走速度太慢了,人多,架不住总有一些人时不时的停下来摘酸枣,刚翻越两个小山头就集体坐下来休息。我可不想停下来,不停的快步行走,就会不停的出汗,衣服汗透了,没有衣服遮盖的脸部,不停的出汗,用手擦过,少量的汗水随之蒸发,留在脸部的就是很细的盐面了。这不用说了,脸面肯定晒黑了。我算领教了,出门别看是阴天,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户外运动,是要保护好自己,又让我长记性了。

 

途径水库,跨过防火观察岗楼,见到了一个去往定都峰的方向指示牌,走了三百来米,一路铺垫的路面没有了,只是一个小土路,看到左下方就是上山的公路,不想跟着公路走,按原路退回到那个方向指示牌,还是走中间的一条路向上狂走。和那行人马分手走到现在,估计怎么也有一个多时辰了,一路上一个人影也没看到,突然路又断了,马路中间只有一条小土路,蜿蜒伸向林子深处,再往里走遇到了麻烦,隐约的小路,只有扒开挡在眼前茂盛的杂草才能走过去。杂草上湿漉漉的,还有不少蜘蛛网,自己马上冷静下来分析着前边的道路,这条路算是野路了,要是近期有人走,怎么着也会踩踏出一条路沟来,齐胸口的杂草把小路全都遮挡了起来,眼下只有扒开杂草,低下头,还能分辨出踩踏过的痕迹,索性就硬碰上头皮走下去,反正这些时爬山没少遇到这种路,也估计不会走太久就会连接上公路。

 

赶快将相机装进背包里,本能的找了一根粗一点的树枝,空着的左手扒拉着眼前的杂草,左手用树枝往前挑着杂草开路,眼睛紧紧盯着脚下不太容易分清踩踏过的痕迹,高一脚低一脚的,就想尽快冲出这多少还是让我有些恐惧的无人之地。越是走到这样的地方越是觉得没有尽头,两次打退堂鼓想返回去,当前方不大的天空中露出了架设高压线的铁塔尖,我惊喜不已,拼力扒拉着杂草冲到了铁塔的脚下,在一堆修建铁塔的大石块上,我看到了就在不远处的下边正是通往定都阁的公路,我也算安全的走出了这片“沼泽地”,可还是心有余悸。

 

终于攀爬上定都峰上的定都阁。定都阁不愧为“京西景观第一峰”的美称。登上楼阁,真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爬上最高点,四个方向的景物尽收眼底。看介绍,整个定都阁工程占地面积为5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地上高度为33.9米,共有6层,外观看为3层,为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造型,它已经成为欣赏京城美景、品味古都文化的知名景点。看到定都阁下一周的反射灯,想到这里晚上绚丽的灯光,成为了长安街延长线西部端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问了一个本地人,得知要徒步到潭柘寺,得翻过桑峪村后面的山梁就是潭柘寺;抄近路就往九龙山方向,远处山上三根连着的电线杆子处左转弯,从那条小道走过去。我真想马上尝试,下定都阁高台阶下拐弯处,我直奔远处的三根电线杆子处。经过的路段还挺宽,像是九龙山山脊上的防火通道,这时正值中午的一点多钟,我走到了拐弯处,也向里艰难的走了一段,还是杂草丛生,要分辨着路面才能一点点往前走,我看了一下手机,这个时辰,在这种地界,很难看到人的影子,双卡手机,都没有信号。真有点事,联系都成了问题,为了安全起见,我撒了出来,等日后直奔这里,搭帮上去潭柘寺的“驴友”们,再去探出这条路的究竟。

 

改变计划,也不想走回头路,返回到定都阁,决定出正门,从小路下山,途经桑峪村村北头山上的古刹广慧寺。经查,广慧寺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相传汉朝初年,张良故人刘氏高官为找风水宝地以清修而建,取名“广弘慧力”,其佛语是大智大慧、消除烦恼之意,后改广慧寺。喜欢寺里两棵古银杏树,树龄都有一千三百年了,还是一雌,一雄,可见寺庙的历史历经沧桑。

 

下得山来就是桑峪村,村头的桑峪牌楼与山上定都阁遥呼相应,很是壮美。它属于京西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村落三面环山,正南与108国道相连,该村环境优美、景色秀丽、交通便利、民风纯朴,与名胜古迹潭柘寺景区遥相辉映、紧紧相邻,宛如潭柘景区延伸的后花园,古韵悠然,也算是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了。

 

桑峪村大部分古建筑已成残垣断壁,但部分古老民居建筑依然得以保存下来,以清代建筑居多。据介绍,桑峪村115号院是颇具代表性的古典民居建筑。门楼为硬山顶,清水脊。砖雕工艺细腻、花饰图案精美。门楼前角柱石雕刻着琴棋书画图案,精美无比。矗立在门楼两侧的石狮栩栩如生。这家宅院的外墙还镶嵌着做工考究的拴马石,傍晚余辉更是给它笼上了一层金纱。

 

 还得知桑峪村有好大一部分村民信仰天主教。桑峪堂(耶稣圣心堂)是一座较大且历史修久的教堂,是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天主教堂。据说早在元朝时期的,就有外国传教士来这里边行医边传教,当时有一家民房作为祈祷场所。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进行了重修,清光绪十一年(1896年)又在大堂东侧开出一块平地,将大堂东侧接出了4 间,使大堂变为九开间,面阔30米,进深10米,可以容纳四五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教堂扩建。1988年翻建为今日所见之新教堂。高耸的白色塔尖在雄伟的大山烘托之下感人而壮观。1939年10月日本侵略军将教堂烧毁。文革期间,圣母山被拆。1988年,天主教堂进行了重修,其建筑风格新颖别致,古朴而庄重。

 

因时间关系不容我到村子里去挖掘不为人知的故事,从这些记载不难看出它的悠久和沧桑。我知道我会回来的,它周边的潭柘寺和戒台寺虽早已去过,可把这些历史与周边文化都串联起来,该会很有意思,也有讲不完的故事。徒步走出桑峪村,就如同我的脚步,丈量着历史,每一步都记载着不同寻常的人和事。遇到一位高龄的长者,坐在大树下的一把椅子上,若有所思的在想着什么,当问及他老人家这里的风水,羡慕他生活在这山青水秀的地方,老人家随口说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里的风水比水渠那边的潭柘寺还好哪。”我虽不知道,也没法去考究水渠是指的什么,可他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还是让我对这片山水产生敬意。

 

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桑峪村,走出去老远,见到了桥和公路,左转弯,就是931的一个车站,它的站名是南辛房,车往前开,走盘山路,途径戒台寺,最终到达苹果园,钻进地铁,结束了我一天的行程。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穿越——草帽山——定都峰——桑峪峡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