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虎涧(二)

(2013-06-01 18:52:43)
标签:

原创作品

白虎涧

世直摄影

北京的后花园

彭世直

分类: 图文游记

白虎涧(二)重峦叠嶂,石奇云海谷幽。

神岭千峰,陡峭溪潭梢沟。

古往今来,万木盘曲春秋。

驻跸得名,借道通天宸游。

 

不来不知道,白虎涧为何成为登山爱好者的好去处,因它三面环山,自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山峰错落林立,且别致;山体绵延宏伟,且险峻。山不在高,蜿蜒而幽才自在;路不在远,惊定而险才刺激。战胜自我,勇于攀爬,就会切身体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那充满豪情壮志精彩诗篇的内在含义了。

 

上篇说了,白虎涧历史悠久,奇峰怪石,地界也不算小,全都游下来,是要花一番功夫的。要讲探究历史的话题可就多了:章宗皇帝为何到此一游,并留下“驻跸”御笔;历史上最著名的“五云”捧“上方”,即“宝云寺、车云寺、石云寺、大去寺、青云寺”和“上方寺”,遗址尚存,这里面不知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为何这里的地貌,竞能有如此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当然还有好多不可思议的话题,让人瞑想。

 

我走的路线是通天十八洞,这里的洞神奇而幽静,凉爽而新奇,美妙而通幽,让你在不经意间会产生能通天的感觉,就像是山神之路。边走,边看,切身体会这通天洞的奇特,处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一线天,洞径相连,一不小心是要碰头的,有些洞穴也实在狭小,需要蹲下身子低下头,蜷缩着身子才能通过,这时候才想到要是带个安全帽就好了。攀爬到这里,给我的感觉,就像在石头夹缝里一步步向上攀爬,突出了一个“险”字。

 

白虎涧自然风景区是太行山脉,往东伸向华北平原的突出余脉,两条山脉分别自北、自西逶迤而来,交会于此。山尽处,山峰从高处骤然跌落,仅高十余丈,几乎与地相平,这些山石皆独自壁立,底部漆黑似铁,顶峰洁白如雪,有的突兀若杵,有的浑圆似球,奇形怪状,参差叠磊,峰岭纵横,妙趣天成。古人思忖此处石笋状的山峰形成的万笏朝天的独特景致绝非人力所能企及,必是天公神仙所造设,故名神山或神岭山,山上数步即有一峰,何况向西、向北又绵延数十里,应有上千之数,故称此景为“神岭千峰”。

 

北京西山风景区去了不少个地方,这里显然开发时间较短,原始风貌明显,诸多景点都不是很好找,要知道在群山中,没有什么路不说,指路牌也很简易,越往里走,越感到险境丛生,有时竟然不知道应该走那条路好,这时候你才突然感觉到,这里根本就碰不到几个人。也难怪这里是登山爱好者的好去处,这次经历我算是领教了,驴友们是结对而来,在攀爬中都能有个相互照应,肯定会安全很多。

 

第一次来,我说过了,目标就是翻越玉佛顶,攀爬其它山峰和探寻历史古迹就留给以后机会了。当你还只攀爬一半的时候,你会发现周边好多人都打退堂鼓,撤退了。没别的,就是越往上攀爬,山路越来越不好走了,也是的,当左右全是万丈深渊,,不进则退也是很自然的事。当我看玉佛山峰就在眼前,要征服它的心就会应运而生,这才有了上篇提到的,攀爬到山顶,中间有二次都有打退堂鼓的念头,可我还是攀爬上来了,还别说,还真是有种自豪感。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努力攀登,巧夺天工的天然杰作怎么可能与你零距离接触,感叹苍天造化出这么美丽的风景,真有一步登天的感觉,这就是一种魔力吧。

 

按计划,登到玉佛顶后,从山后下山,在山顶上休息的时候,看到先后登上顶的几个人都要原路返下山,一问才知道,那是条称不上路的路,很危险,只有喜欢登山的驴友们喜欢结队走,一般跟我还是反向,也就是从后山攀爬上来。那几个人下山了,我不知道是那根神经又激发了我,就想先下下看,因为我看到了夕阳红和太阳队在岩石上留下的方向标记,他们是真正的登山团队,一看就知道他们受过救生安全培训。

 

从玉佛顶下一个缓冲坡,再上一条有绳索拦截的小土路,好陡,绳索外边就是万丈深渊。这时候就该称它是笨重的单反相机了,在胸前左撞右撞,小心谨慎的抓着外边有根绳子的绳索,到了下山的小路口上,虽有点陡,因前边不远处就是个转弯,还看不到下边的情况,赶快将相机存放在背包里,能想像到,一会儿会遇到很多麻烦。

 

果不其然,一拐过这个小弯,进入眼帘的就是两边的峭壁,就像是笔直下去的,好陡好陡的一个沟,就不是路,再往下看,有点毛骨悚然,这要失手滑倒,在这万丈深渊的碎石沟里骨碌下去,不摔死才怪那。好在我看到一行驴友正全副武装的往上攀爬着,前面的离我也就十来米高,队伍最后边的有二三十米远。我本能的收住了手脚,低着身子爬到崖壁边上,死死的抓住一个小树,要等他们都上来,因为我一动,脚下的碎石就会往下滚,会伤到他们的。他们打前的领队停了一下,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大声朝我说着:“你怎么什么都没带,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你今天就会领教什么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了。”这位朋友是给我上了一课,往回走,不是我的性格,既然被“逼上梁山”,就没退路了。

 

眼看着他们一个个相互照应着从我身边攀爬上去,我要开始行动了,我慢慢蹲下身子,尽量保持好自身的平衡,屁股挨了地,可一时怎么也找不到下一步这手要先抓到那,不抓住手,脚下稍微有一点滑动,人就会出溜下去。确实感到了恐惧,可大脑一再支配着自己要冷静,还听到上方的声音,“他什么都没带”。正在紧张寻找着生根之地,高处在向我喊话:“你前边不远处上边有根铁线,想法靠近它,抓住它。”我抬起头,看到不远处左崖壁上拴有一根铁丝,真是找到救命稻草了。躲是躲不过去的,必须保持好重心,控制好脚下,每挪动一点,手指都要死死扣住任何接触点,这可不是儿戏,一不小心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终于抓住铁丝了,不知道这是风景区早先拴有的,还是爬山驴友们自己架设的,虽说只有几米远,就是崖壁上石头缝里长出的一颗小树,成就了这个生根点。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我的胆量不知怎么开始变大了,在这悬崖峭壁边上竟然敢玩起了跳越动作,说玩是笑话了,这完全是被逼出来的,这当中有几段都不好找抓手,你不及时抓住和登住点什么东西,那怕是一点草根,一块石头,一个崖壁上的缝隙,不然是会非常危险的。

 

衣服都汗湿了,快到崖壁下的缓坡了,感觉脚下开始有石阶了,脚也开始发软了。真是在峭壁沟壑里穿行出来的,那位驴友的话,“让你真正领教什么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还在我的耳边回响。走出这段险境也明确的告诫了我自己,再出来走这样陡峭的的山路,是必须要带登山棍、安全帽、绳索和抓钉工具,否则,在奇特的山峰地貌,山石也陡峭险峻,在这样秀丽而壮观的自然风光探险路上,不注重自身的安全,弄不好,一切都会化为泡影。

 

白虎涧给我的感觉是风景太多,岔道也很多,真正能翻山越岭的人其实很少,越往高处走,游人已经稀少的可怜,正如我下山到这里,跟我反向而来的人,走到这里,看到这陡峭笔直的一条沟,大多数人都是望而却步,再返回去寻找新的退路,因为他们攀爬过来的天梯,下去就会困难许多。而我正是要走他们走过的路,倒着走出天梯,因为我知道,最艰难的我都走过来了,天梯对于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

 

白虎涧的天梯还算是有点刺激的,一个很光滑的大石头,峭壁上是人工开凿出来的一个个脚印和身旁唯一一条救命绳索,他不是几步的事,几十米的陡峭岩壁上攀爬,也就要点胆量了。也很有意思,这不像在山上,大浪淘沙,看不到几个人了,天梯,一般人还是能攀爬上去的。还是那句话,“上山容易下山难”,因翻越险沟用力过猛,我的两条上腿肚子有些拉伤,再下这天梯,虽说有一根晃动的扶手,这么陡峭,还是要费一点力气的,我是采用了趴在石壁上,一手抓绳索,一手支撑石壁,倒着攀爬下来的。

 

终于下山走出青山碧水的白虎涧,可白虎涧奇特的山峰、古怪的石头、险峻的山路、茂盛的林木、沟谷的蜿蜒、山水的秀丽都给我留下的极深的印象,尽管肌肉有些拉伤,可这是一次胆量的锻炼,也是毅力的考验,自己安全翻越了这陡峭的玉佛顶。总结经验,还想有机会再来攀爬其它几座峰,尽管可能还会是凶险的旅途,可还是想去攀爬。通过这次攀爬经历,让我更加感受到登山、探险的乐趣。勇于挑战自我,应该是生命的本能,就看自己处于什么心态,怎么去面对。人老心不老,挑战点极限运动也是身心的历练。我期待着有机会再来白虎涧,那将是早有准备的我。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白虎涧(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