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山的呼唤

(2013-04-14 17:50:30)
标签:

原创作品

大山的呼唤

世直摄影

岁月年华

彭世直

分类: 图文游记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大山的呼唤

还是去年十月去的凤凰岭,一晃半年有余。

 

早就听说凤凰岭的杏花村,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漫山遍野、花香四溢、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不到周末就动心了,预先查询了花期和这个双休日的天气预报,周六是多云,周日又要降温。春天是不等人的,对于上班族来说,相隔一周就可能会错过了观赏的最佳时期,主意定了,没有特殊情况可是雷打不动的。

 

不去不知道,去了一次算是领教了,凤凰岭的地界还真是不小。上次一天只游了个北线,总体感觉还算不错,曾做七绝一首:“山丛玉兔驾凌空,道观桃源隐雾中。曲径天梯攀峻岭,飞来石塔镇天宫。”可见凤凰岭的奇石怪峰有它独特的魅力。这次主要是游览中线和南线。参观龙泉寺,逛杏花村,再爬山游历金刚石塔和黄普院。

 

刚到凤凰岭,下车就看到几个僧人带着一行几十人三步一跪地朝龙泉寺而来。还是在五台山看到过这个场面,到如今也不知道这是行的什么大礼,只知道双手向前,全身趴在了地上。这不是一个两个就完的事,还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从我看到的地方到龙泉寺也要有上千米的距离,队伍中还有那么多年轻人,据说是学佛学的,真是精神可嘉啊。

 

始建于辽代的龙泉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南有龙泉池而得名。龙泉寺最有名的是那两颗银杏树,一雌一雄,都是千年以上。喜欢山门后的单孔石桥,只可惜地处北方,又是少雨的季节,一时还看不到小桥流水的景致;院子里千年银杏树现在看来也是干巴巴的,给人一种沧桑之感。我在想,顽强的生命怎么总是跟佛学寺院有关,命都比别处长啊。这里的香火长年不断,寺里的主持是中国佛教学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可见龙泉寺的影响力。寺里的楼台阁楼现在都在大修,工程还真不算小,都修好后,这里将更壮观了。

 

出龙泉寺,走南线,途径杏花村。要说杏花村的面积也不算小,远远看去,近千亩的杏花都竞相开放了,很是壮观,只是都被一个个篱笆院子给分隔开了,有开放的,也大门紧闭的,更有修建的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被杏花团团包围在中间,真有天下最美乡村婺源那种景致,但只能在外观看而不能靠近它。问守门人才知道这是当地有钱人私人宅院,不对外。可不管怎么说,还是很难得看到这么多杏树同时开放,心情自然格外的好。想起宋人叶绍翁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不就有那么几张杏花图片是从篱笆墙边上拍来的。出外来踏青看到这样的景致,你说,能不欣喜和激动吗。

 

顺着南线公路走就进入南景区,攀爬一段山路身上就开始出汗了,脱下一些衣服,人显得轻松一大截。走走歇歇,你会被周边的景色倾倒。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彼此都找到了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天地人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会让你的精气十足。特别是看到天空中厚厚的云层不知怎么突然静悄悄散开了,一下子,蓝天白云瞬间就来到了你的身边,真是让人万分惊喜,启心里感谢苍天的恩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还在不停地摁动快门的时候,也想给自己留下这美好的记忆。说来也巧,和同样有这种心情的小D不期而遇了,一样的心境,一同的感受,相互照应着,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人与自然最精美的瞬间。

 

早在网上看过凤凰岭的金刚石塔图片,的确颇具特色。一个不算大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是在一个高约15米的巨大石头上的顶端上,将高不可攀用在这还挺合适。这个塔建于明代,塔高约2.5米,塔基各角雕饰着一头凶悍环角牛状的饰物。据碑文记载:金刚石塔为妙觉禅寺第一代住持尹奉寿塔。尹奉死后,他的弟子,也是第二代住持静端和尚遵照遗嘱,将师傅尸骨葬在塔下。它和北线的的飞来塔还真有点遥呼相应的感觉,都是在巨石上,塔身都不大,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就像在与苍天对话,也使过往之人驻足敬之。

 

黄普院,现存就只是那几个像西北窑洞的门和洞了,由金章宗完颜景创建,始为金章宗狩猎行宫;为京西八大水院之一,故又名圣水院。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赐额妙觉禅寺;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又改称明照洞瑞云庵,俗称“皇姑院”。现院内还有一些残留的石碑,碑上刻有龙、龟等图案。从残留的碑文证实,妙觉禅寺是因“坍塌旧基”从明照洞瑞云庵前迁移出来的。1941年秋,庙舍被日寇焚毁,寺址及银杏树、古碑尚存。

 

当攀登到山的最高处,小D情不自禁的在山顶上大声喊起来,按她的说法,心胸都打开了,肺活量都剧增了。在我看来这就是喊山,当年出差到四川大巴山区考查高压线路的大运点,看到两山之间的乡民经常通过对喊进行交流,就感到特别的有意思。这里的山虽说没有那里的群山高大,可必定也是西山山脉,海拔也有上千米。在小D的带动下,我也跃跃欲试,把两只手掌放在嘴边上当话筒,嗓门没那么高,可还是喊出来了。我听到了小D的回声,那是从大山深处回荡来的,有种撞击心灵的震撼。

 

我真要感谢这位叫我叔叔的年轻人,她传递给我了青春的活力,让我也能很放松的陶醉在大自然之中,浑身充满了力量,与她一同分享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快乐。要分手时,小D说,双休日过后又将回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我相信懂得生活人才是最会工作的人。我也祝愿这位年轻人,希望她事业上取得好的成就。有大山的呼唤,岁月都会有激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隽永的快乐
后一篇:春日赏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