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2012-12-15 17:59:43)
标签:

原创作品

丽江观音峡

世直摄影

彭世直

杂谈

分类: 图文游记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丽江观音峡,它秀丽和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美丽而古朴的纳西风情,以及它的茶马文化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到北京一个多月了,今天再来整理在观音峡拍的图片,迷人的自然风光及旧时茶马古道的热闹景象就在脑海里滚动,它不愧为是“丽江第一景”,让人回味无穷。

 

观音峡位于丽江坝子三大关隘的“玉龙关”关口处的七河乡,距离丽江十七公里,是古代茶马古道滇藏线通过丽江入藏的惟一关口和军事要塞。丽江土司木老爷曾在此设有海关和兵营。公元一六三九年元月二十五日,徐霞客应木氏土司的邀请由此入关,并留下了“坞盘水曲,田畴环焉……为‘丽江第一钥匙’”赞美之词,才有了“丽江第一景”美誉。

 

从丽江古城出发,没一会就到了观音峡,下了旅游车,老远就看到牌坊式的景区大门,上书“茶马古道”四个大字, 两边的对联是“漫漫雄关邱塘道”和“悠悠茶马滇藏情”。不禁使人联想到马帮,出自好奇的心也会遥想到,历史上这里不知道会有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发生。

 

丽江自古以来就是川滇藏三省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通道。由于语言气候文化差异等因素,丽江成为了茶马重镇。而观音峡正处于鹤庆与丽江的交接处,且山高谷深,为北上入丽江的通道,历史上记载,马帮也把它称之为茶马古道“第一险”。由于落差巨大,道陡路窄,马帮到此均要歇脚停骖,补给生活用品和配备马料等。现在看到的街面场景,虽与历史甚远,还是有当年的印迹。当你第一次走到这古老和神秘的街道上,自然会联想起当年荡气回肠的大马帮故事,再看到神秘的东巴广场,望着奇特怪异的图腾柱,聆听遥远的关于人与神的动人传说,我们不禁会对这里千百年来的文化肃然起敬。

 

我最喜欢木家别院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纳西族“四合五天井”四合院落代表作。我们头一天晚上住在束河古镇上纳西族民居中,就是这样的格局,只是没有这么气派,依山而建,桥水相连,要知道这古朴别致的木家别院是当年丽江土皇帝木土司所设的查税所。精美的六合门,宽敞的天井,白墙画壁,宽敞而明亮的前廊,银制器具,竹菊梅兰,庭院盆景,东巴八格图形,天然山水和人为之作,无不体现纳西族的聪明才智和他们独到的审美观。

 

云南旅游业搞的比较好,进入景区基本上都有导游与团队一起前行。从导游那里得知:相传是古时观音菩萨路过此地,看到这儿的人民的惨遭洪水危害,大动慈悲之心,手劈崇山峻岭,使洪水泄出峡谷。人们为了感恩,就给这峡谷起名为观音峡。出于好奇问导游,只看到这山水的秀美,还没感受到能称为峡谷的自然景观。导游告诉我们要跟她一路前行,这里分为黄龙潭、茶马文化区、峡谷景观区几大部分组成,要说这峡谷是在山的那面,要坐滑道车穿隧道过去。

 

现在已进入十一月的中旬,正常情况下,北方在十一月十五日就应该供暖了,根据天气变化,北京这几年都是提前几天就开始供暖了,可见天气的寒冷,植被也都枯萎了,可这里还是郁郁葱葱,植被极为丰富。特别是这黄龙潭区域可以看到“三坊一照壁”等十分典型的丽江纳西族古老民居建筑,还可以看到雪水融化成的黄龙潭泉眼。山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景象十分迷人,还真有点像九塞沟秋日的风光,令人难以忘怀。

 

沿石板路登上小山坡,远远就看到亭子边有一石雕人像,这是为纪念明代大旅行家兼地理学家徐霞客而建造的“霞客亭”和他的石雕像。这里其实就是当年徐霞客从大理、鹤庆北上进入丽江坝子的唯一入关口,在这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做了详尽的记载,写下了“此山真丽之锁钥也” 的壮美篇章。站在徐霞客面前自己显得好渺小,还是情不自禁的倚靠他的跟前,是他的思想让我凝聚,像是停顿在了山水间。虽说不能像他那样游遍天下山水,写下载入史册的篇章,也想在有生之年,尽可能的多看到一些祖国的秀丽山川,把这些记忆好好的珍藏。

 

一片绿野丛中,幽静而自然,蜿蜒的石板小路就在池塘边,走到一座不起眼的普通木桥前,桥头的石碑却使人很惊异,原来这是贺老总曾经屹立于上的“红军桥”。历史上的1936424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方面军的战士,从黄龙潭湖边行军经过,从山上砍来粟树搭建起一座便桥,在这里翻越西关。行走在队末的战士们还专门伐木修好了被压损的木桥。为了纪念,当地老百姓们便把这座桥命名为“红军桥”。

 

再往前走,只见一倾幽静的湖水,水质清彻见底,池边的鹅暖石和油绿的水生植物,在涌出的泉水中好鲜活,园林工人就在池中还在呵护着什么,想看个究竟,又怕掉了队。清山绿水好养眼,我就像偎依在青山翠柳、野草花香、碧波荡漾之中,上有佛光,下有幽园,怎么突然发现山角下有一座观音寺,庙宇不大,可析透出一派清幽的佛家意境,联想到“佛地海”,这是何等的宝地啊。

跟着导游一路走,我反正总是最后的。进入了黄龙潭景区,风景显得更加,我好陶醉,就想多看上两眼,就想多拍几张图片。其实这一天天气并不算好,大部份时间都是雾沉沉的,真有阳光了,也要进入峡谷了。这里古香古色的滇藏茶楼就坐落在这翠竹绿柳间,在湖水的映衬下给人时隐时现的感觉,我没时间去品味纳西族姑娘泡的茶,可我知道那一定会是普洱茶,是手巴掌大的普洱树叶制造出的享誉世界的名茶。

 

穿过茂密的竹林和水塘,便是长约385米的过山隧道,可乘电动滑道车通过,也可自行穿山洞而过,我们入园前选择了乘坐滑道车,此时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在等候乘车的时候抓拍了山下的风景画面,真是好美。远处的纳西族古村庄还有炊烟缭绕,湖水中的月亮岛时亮时暗像是太阳在与它做捉迷藏游戏,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不禁使人豁然心胸、心旷神怡。与夫人同乘一辆滑道车,眼帘中浮现的都是难得的美景。过隧道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地界是神灵出没的地方,想当年,那些马帮出没在这里,虽给人彪形大汉的感觉,真要是过这峡谷,也的确够难。

 

出了隧道,前行向上百余米便是观音峡口,有石碑书:“丽江观音峡”,这个季节,又赶上干旱年,峡谷清幽,群峰耸立,能闻水声,可谷底的水并不是很多。转望山峰,只见一条瀑布飞流直下,确有银河落九天之势,这就是丽江观音瀑,可想面知,这要是雨季,一定巨响如雷,给人震撼之感。观音峡谷两岸都为悬崖峭壁,前边讲到的传说,是观音菩萨用手掌劈开而形成的。据说它最奇特美丽之处就是在太阳照进峡谷的中午十分能看见双道七色彩虹,十分迷人,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取景拍片,乐在其中。再看刚刚乘坐过的电动滑道车,还是很讨人喜欢的,红、绿、黄等颜色穿行在悬崖峭壁之上,想到开发这块旅游的先行者,真是经过周密的考查,设计出了独到的旅游线路,走马帮之路,游古宅民居,逛古街旧景,观高原山水,慕神灵保护,探峡谷奇观,乘一叶龙舟,收东巴文化,感天下奇观。顺着下山石阶很快到了山下船渡码头,导游送我们上船,就算完成了她的使命,我又想到了上边的文字,乘一叶龙舟,收东巴文化,我还兴趣正浓,真不想就此收兵。

 

在山上俯视山下的湖光山色与坐在船上赏景的角度完全是不一样的,有山水甲天下的感觉。我们要坐渡船到湖的对岸,我就坐在船老大的身后,他稳稳地操纵着舵盘,这让我想起了在武汉工作期间我曾在船上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也开过船,只不过比这条小船大的多,在长江里航行,有船长在身边,绕暗礁、迎风浪,乘风破浪的感觉很过瘾。船开到湖中间,赶快聚焦在船周围的景致上,水花涟漪、波光粼粼、云高雾散、荷仙楚楚、山影重叠、寺光映现、白墙灰瓦、多彩楼阁,隐于绿树丛中,恬淡无语,思绪张扬,船靠岸了,心却还留在山水间。

 

我还是被眼前的景物吸引,东巴文化广场,古老的文化让世界的学者痴迷。就如同中国与汉字紧密相连,所持东巴文化的纳西族也是和东巴文紧密相连的。简单的说,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丽江主要聚居地的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千年以前,纳西族中有一种多神的原始宗教,称为“东巴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这奇特怪异的东巴图腾,上面刻着各种神灵鬼怪以及祭司时所用的八宝、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给人以无限的神秘感。

 

从丽江玉龙雪山到丽江古城,再到丽江观音峡,一路走过,纳西族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就是与神灵有关,所到之处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你就看那东巴文字,就像从远古走来,演变的只是字形的差异,可她的魂没有变。一路游来,虽说也有现代人工雕琢的痕迹,但自然景观很美,东巴文化也很有趣味,只感到跟团旅游的约束性,不能尽性的游玩的更好,但还是自感不虚此行。用我们老家的方言,我还是蛮喜欢这里的。从徐霞客身上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对于眷恋山水的人来说,他不光是游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周游世界,最受益的莫过于提升自己的品味,知道如何在大千世界中,在历史长河中吸取精华,增长知识,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云南行(四)丽江观音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