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

标签:
日记我回来了端午佳节岁月年华彭世直 |
分类: 图文游记 |

休博两个多月了,工作、生活忙的不亦乐乎,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怠慢了朋友们,自己也掉了一层皮,可苦中有乐,也算是幸事。
今天总算搬回自己新装修的小家了,给人全新的感觉,倍感温暖。
第一件急办的事就是将已预埋好可又不理想的局域网线更换成无线网络系统,好尽快能与我的博友及朋友们交流。
第二件急办的事就是借端午节到来之际,祝福我的同事们、博友们、朋友们都能过上一个祥和、幸福、愉快、开心的节日!
上午收到朋友们的一些短信,有一条比较代表我的心,贴出来与大家分享,也作为我对朋友们的最真挚祝福!
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您-我的朋友们!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的习俗不用介绍大家也都知道不少,可真要整个明明白白,还是要靠书本上的知识,当然现在不需要那么累,上个网比翻书快的多了,数据信息化时代让人目不暇接,让我们大家都开阔了眼界,更让我们分享到了时代的进步。
网上《端午节简介》
网上《端午节习俗》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艾蒿、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图片及关于端午节的简介及习俗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