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笔记羊皮卷马丁.科尔推销员出身贫寒奋斗不止彭世直杂谈 |
分类: 感悟随笔 |
今天单位所在地区线路检修,停电、停水,时间一天。数字化网络信息时代离开了电,什么都做不了,班也没法上了。
还是五点半钟起床,这是一年365天强迫自己雷打不动的时间概念。想去跑步,腰痛的毛病又犯了,只得作罢。在床上躺着随手拿起孩子前些天送我的一本《羊皮卷》,就被它的序言及所汇集的十一部力作大标题所打动,它是[美]马丁.科尔等著,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书,它的序是从羊皮卷的故事开始的。
两千年前,在今天阿拉伯地区的沙漠地带,有一个赶骆驼的男孩,名叫海菲。他最急切的愿望就是要改变他地位低下的生活,因为,他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而姑娘的父亲却富有而势利......
他的恳求获得了他的老板-大名鼎鼎的皮货商人柏萨罗的恩准。为了验证他的潜力,柏萨罗派他到一个名叫伯利恒的小镇去卖一件袍子。然而,他却失败了,因为出于一时的怜悯,他把袍子送给了客栈附近山洞里一个需要取暖的新生婴儿。
海菲满是羞愧地回到皮货商那里,但有一颗明星却跟随着在他的头顶上方闪烁。柏萨罗将这种现象解释为上帝的启示,于是,他给了男孩十道羊皮卷,那里面记载着震古铄今的商业大秘密,有实现男孩所有抱负所必需的智慧。
海菲怀揣着这十道羊皮卷,带着老板给他的一笔本金,离开了驼群,走向远方,正式开始了他独立谋生的推销生涯。
若干年后,这个男孩成为了一名富有的商人,并娶回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他的成就在继续扩大,不久,一座浩大的商业王国在古阿拉伯半岛崛起......
熟悉以上这段文字的人都明白,这是一部奇书的故事梗概。它的名字叫《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作者奥格.曼狄诺,美国人,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作家和演说家。
读到这里不由自主的联想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他也出身贫寒,可他正是凭借着自己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曾读过并收藏了由罗茜编辑《曾荫权出身寒门之家边当推销员边考公务员》一文,感受很深。我再次把打动我心弦的收藏文章搬出来,与羊皮卷的故事一起,与朋友们一道来分享成功者的风采。
出身香港寒门之家 出生香港寒门之家的曾荫权,祖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回龙新基村。曾荫权性格坚毅,这也许与他小时候生活在贫寒的家庭里不无关系。
辍学当“卖药仔”曾荫权以优异的成绩,在考取香港大学建筑工程系中名列前茅。可当他把录取书捧到父亲面前时,曾云竟紧锁双眉发出叹息,“孩子,你的志气很了不起,可你看咱家的状况……”
曾荫权这才注意到父亲的脸色。自从家里添了三个弟弟后,全家人依靠曾云的薪水支撑,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困窘地步,他悄悄收起了考试成绩单。
接下来的几天,他买了几张报纸,每天拿在手里,即便上街寻职时坐在大巴士里,也目不转睛地盯住报尾那些五颜六色的招聘广告,他心中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都随着那些初看时颇具吸引力的招聘启事的实地应聘而化作泡影。严酷的生活现实让他在频频碰壁后变得精神麻木了。
“孩子,在英国人统治的香港,你的理想永远不会实现。”一天晚上,父亲开亮了曾荫权床前的灯,他发现儿子根本没睡,睁着眼睛在黑暗里苦思苦想。
“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还是到工厂去干吧?”
“进工厂?”曾荫权浑身一抖,父亲的话俨然晴空的炸雷。在他眼里,进工厂,特别是在英国人开办的工厂里与他从前在书院学到的知识全然背道而驰了。
“你不要激动。让你进工厂只是权宜之策,如果有机会,你可另寻前途。我有个朋友介绍,你可进药厂先做药品推销。工作虽然苦了一点,但你可接触真正的社会。”
“您要我当‘卖药仔’?”曾荫权把华仁高才生的文凭与整天在大街上疲于奔命的药品推销员联系在一起,心里仍有巨大的障碍。
“‘卖药仔’有什么不好?总比在家里无所事事强许多。孩子,任何好高骛远的所谓理想,都会在香港这种畸形繁华的社会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说罢曾云转身走开了。曾荫权又跑了几天,直到山穷水尽时只好到药厂上班。
经过近一年的奔波,曾荫权几乎把香港每一条里弄都烂熟于心。那些英国人开的药品公司和中国人开办的药房他几乎都去过,他学会了看各种脸孔,也学会了与各种市侩商贩打交道。每种药品,他都能脱口说出它们的性能和价格,也学会了与商贩老板砍价。最让他头痛的是,那些私人药店老板们,不侃到让曾荫权无法承受的低价是不肯进药的。而这些药品尽管销出了一定数额,但每次都会遭到英国经理的责怪。
“你这个糊涂虫,去那些小药店怎么可能砍出优惠价格?你为什么不到那些医院去推销?”英国经理一连扣了曾荫权几次薪水,才提醒他一条新途径。
“医院?我没有任何门路,怎么能把药推出去?”
英国经理鄙夷地盯了他一眼:“你这个孬种,路不都是人走出来的吗?”
曾荫权看不得英国人的鄙视目光,他心里燃起一股激愤的怒火。从第二天开始,他果然背着药品走进了医院。
“出去出去,院长不是‘卖药仔’可以随便见的!”小雨初霁,他一个人向车站方向走去。想起刚才在威尔士亲王医院里因推销药品和药房经理的不愉快冲突,他心里升起了难言的苦涩。他把新品价格已压到了最低,然而医院的英国经理仍不进货,曾荫权决定去见院长。让他没想到的是,没等他走进院长室在走廊里就遭到一个雇员的驱赶,甚至不许他说明原因,就不顾一切地往外推他。
“‘卖药仔’怎么可以见院长?院长是高贵的人,你是个什么呀?请出去,休怪我不客气了!”
“混蛋!”曾荫权气得攥紧了拳头,真想打那雇员一拳,但理智控制了冲动。就在他退进电梯间的一刹那,突然朝那个雇员骂道:“小丑,别忘了你也是中国人!”
中学学历考取公务员 一年多光景下来,那些和曾荫权打过多次交道的药店老板,大多熟悉和信任了他,他们知道他不会欺骗他们。曾荫权也因得到老板的信任而安心在药厂供职。
但曾荫权的恩师英国人穆嘉田却始终鼓励他充当公务员。
第一次听到老师的建议,曾荫权觉得像个笑话,“像我这种人怎么能进入官场?再说,在英国人的港督府里任职的官员都是有社会背景的人;我父亲是小警察,怎么能把我介绍到官场里去当官?”
但穆嘉田却充满信心:“英国人并不都要富人去做官。为了更有力地统治香港,港府官员们深知须有一批华人进入港府供职!”他劝说曾荫权:“中国人在这里从政有什么不好?中国人参与对香港的治理,能从另一侧面体现中国人具有与英国人同样治理港岛的才能,这是为中国人争光啊!”
曾荫权这才恍悟老师的良苦用心。想到将来可以用从英国学校学得的知识,为香港的中国人服务,他振奋起来……
不久穆嘉田递给曾荫权一份港府招聘政务官的启事。曾荫权十分惊喜,就在他对从政开始认真考虑时,没想到港英政府居然破天荒在民间招收政务官,而且竟开始招中学学历的政务官了。见到这天外飞来的好消息,曾荫权兴奋得有些跃跃欲试了。
但让大家失望的是,1965年的这场考试,曾荫权并没成功。
“你自认失败了吗?”曾云是在考试结束后听说儿子的事情。尽管是失败的消息,可儿子想跻身公务员的初衷让他大为振奋。一天晚上他主动询问此事。
“没有……可是,我不想再考了。”曾荫权不敢与父亲的目光相遇。初闯官场的门槛就吃了闭门羹,他的勇气与锐气都遭到了挫伤。
曾云却说:“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丧失信心,你将来就只能当卖药仔了。你想成就一番辉煌的人生,没有失败挫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希望你再闯一次!”
“什么?您说我明年还去考公务员?”曾荫权做梦也没有想到严厉的父亲会支持他进港府从政。
父亲的一席话消除了他心中的诸种障碍,下定了再考的决心。
1966年春天和夏天,他仍在推销西药,同时开始为第二次人生冲刺做准备。他利用有限的时间抓紧学习,熟悉香港和英国的历史,有时还到图书馆里查阅有关港英执政的资料,甚至对哪一年哪一位英国人来港任总督,哪年英国人从香港划走多少税金给伦敦也了若指掌。大量的阅读使他对考试信心大增。
在这次考试中,他出色的表现征服了所有的考官,他们做梦也不曾想到中学毕业、而且一直做推销员的曾荫权能这样切中时政地回答问题。当曾荫权回答完最后一道题,“哗——”地一声,大厅里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一位初出茅庐的“卖药仔”成功了!
把曾荫权与海菲放在一块,这中间不知跨了多少年代,可他们都有共同的经历,那就是推销员。一个要做出人头地的商人,一个要做出类拔萃的公务员,是他们不懈的追寻、不懈的努力,才使得他们的理想变为现实。一个人的一生,就要有坚强的信念,并将这种意识带到思想中去,经常使用这种经风雨磨砺的思想,就能在心中构筑起意志力量的堡垒,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