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散文睡醒的乔镇岁月年华彭世直 |
分类: 原创散文 |
高高的白墙,翘翘的瓦,雾霭弥漫道天穹。
深深的里弄,大大的柁,石板苔藓踏紫辉。
长长的鸣唱,柔柔的歌,深居幽静在道观。
悠悠的古镇,深深的根,魂牵梦萦浸年华。
镇东老驴头家的大黄又提着嗓子鸣唱了,这也是它今天的第三次鸣唱了,每天早上五点来钟总会有这一出。
老驴头是乔镇马掌铺大掌柜的,姓李,名庆堂。祖上就是开驿站的,从他爷爷那辈就吃不上这口官饭了,可还是延续了客店和马掌铺的生意。李庆堂也是六十开外的人了,由于性格倔强,成天又是和驴、马打交道,镇上人都叫他老驴头,他也就默认了。
提起这大黄,也是老驴头家的一绝!什么大黄?就是老驴头家的一只大公鸡,大黄是老驴头给它起的名字。只要大黄鸣唱,就是一呼百应,全镇子的公鸡都会跟着鸣唱。
大黄也从不瞎叫唤,要叫也是有时有点的。乔镇的人们习惯把大黄一点来钟的第一遍啼叫,称作是上半夜和下半夜的分界线,就是还在“夜战马超”的赌棍们,也在掂量着是否该“收兵回营”了。
大黄第二次的鸣叫,应该是下半夜的三点来钟,赶早集的人要起来了,他们必需赶夜路,在天亮前赶到集镇,不然真到了天亮,早集就收滩了,这些卖货的乡民还要赶回家去出早工哪。
大黄今天的第三次鸣叫,拖出了长长的鸣音,也不知有多少叫鸡公扯着嗓子在应和,打破了雾气笼罩下还没睡醒乔镇的一片寂静。
有灯火了、有狗叫了、有人吆喝牲口了、有炊烟了、有踏青石板的脚步声音了。乔河镇算是睡醒了。
戴着红兜兜,穿着大花裤衩,最先钻出被窝的准保是女人们,她们要伺候男人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她们要洗浆连补,她们还要和男人们一样去下地。可现在她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镇子外边的水塘边刷马桶。
男人则挑上空水桶到镇子中间的水井去担水,要在这天亮前把水缸存满水,还要去收拾一下自家的自留地,一年四季,一家人吃的菜全靠这点地种植出来。队上是只种粮食不种菜的,自家的这一亩三分地也只能靠这业余时间来料理了。
有面铺生意的则早早的拆卸下高高的门板,抢在早集前上货,等着赶早集的乡民来买货。小本生意,辛苦啊,可总算能养家糊口。
还是老驴头的生意开张最早,十里八乡要来钉马掌的人,早早的就赶来了大车,打头的都把牲口拴到了马掌架上,就等老驴头来干活了。客店里的生意则是老驴头的老婆支应着。两块儿生意,每天虽说忙忙碌碌,小日了过的还是有滋有味,在镇子里,就算是富裕人家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老驴头哪。
睡醒的乔镇啊,新的一天就要从这里开始,这正是:
昏睡的灯火,缕缕的清烟。弥漫的雾气,晨曦的霞光。
浸染的秋色,圣上的佛光。风水的乔镇,梦中的仙人。